我是姜妍,是一名产业报国的“追梦人”。做设计就像当母亲,从设计图纸到车间生产、试车、安装运行,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一点点长大。 乙烯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化学产品之一,乙烯产品占石化产品的70%以上,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十八大以来,国产乙烯压缩机设计制造技术实现了弯道超车,实现了几代人的梦想。2010年,我带队设计的我国第一台乙烯压缩机成功运行,打破国外长达几十年的技术垄断。2012年,我设计的百万吨级乙烯压缩机在抚顺石化成功应用,我们的机器安上了“中国芯”。2016年7月2日,由我主导设计的惠州炼化120万吨乙烯压缩机在场内一次试车成功。如今,我们更具备了140万吨乙烯压缩机的研制能力。每次机组试车成功,我都如释重负,又压力倍增,因为这预示着下一项任务的开始。 姜妍在十九大“代表通道”发言。资料图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十九大开幕当天,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呈现了中国过去5年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我强烈地意识到,振兴发展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创新”在报告中出现了50多次。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倍受鼓舞。 确实,十八大以来的这五年,是我国极重视科技创新的五年。沈鼓的重大装备可以用“井喷式爆发”来形容,秉承创新精神,我们成功研制了中国首套10万空分压缩机、西气东输长输管线压缩机、用于航空航天试验的大风洞压缩机等一大批重大装备。我们从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创新确实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发展方向。提出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奋斗目标。 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作为一名装备制造企业的工作者,我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使命感更强了。我还记得,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沈鼓集团视察时,鼓励我们老企业要敢于搞新技术、创新品牌、闯新市场,引领潮流、争创第一。四年来,我们建设了以“两院三站五中心”为核心的科技研发体系,有力地提升了沈鼓高端装备的供给能力。沈鼓被誉为我国石化装备制造业与国外竞争的“国家砝码”。
姜妍在车间与同事交流。资料图
十九大报告还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我认为,工匠精神表现在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对职业的执着度。工匠最重要的特质,就是一定要有坚守、踏实干。我大学毕业后进入沈鼓集团,到现在已经20年,从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成长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脚踏实地、精益求精是我不断取得突破的法宝。
姜妍在车间与工友商量设计图纸。资料图
不断提升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国际影响力 我要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好,把报告中关于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国企改革的要求传达和落实好,让沈鼓率先实现振兴。
很多重点项目的设计图纸细节,姜妍都要亲自一一核对。资料图 我们要继续提升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国际影响力。在未来,我们绝不当跟随者、模仿者,要做领跑者、领军者。身为“老先进”国企的技术人员,我会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把我们的产品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更多的“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 我们将培养、影响和带动一支有潜力的年轻研发队伍。我们现在的设计团队多为80后、90后的年轻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团队虽然年轻,却在不断成长,近年已完成多个重大项目的研制工作,许多都是在石化工业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项目。 总的来说,十九大报告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刻苦钻研,锐意创新,勇于担当,不辱使命。我们将努力攻克中国制造业发展中的一个又一个难关,让“中国制造”不断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续写沈鼓人的新篇章,再塑沈阳老工业基地的新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