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过去了,韬蕴资本集团创始人兼CEO温晓东为易到设立的“小目标”没能实现——健康成长,回到自己“应有的市场地位”。 1月21日,温晓东在朋友圈转发一张公告截图,称愿以半价面向全社会公开出让易到股权。 按照韬蕴资本披露的数据,易到如今已在100多个城市展开业务,拥有60多个城市牌照、数千万注册用户和数百万注册司机,将网约车业务拓展到这样的规模需要近百亿资金。如今,韬蕴资本愿意以一半的价格出让易到股份,低于其当年从乐视接手时的成本。 温晓东承认,在网约车这种讲究布局的行业,韬蕴资本的能力“犹如沧海一粟”。加之整体融资市场不景气,该公司很难再向易到进行持续性投入。在未来网约车市场的参与者中,也很难再有韬蕴资本的身影。 这意味着,一年前还雄心勃勃地要让易到找回“行业地位”的温晓东正式宣告认输,黯然退出网约车产业。 放弃网约车战场 在被乐视风波推到聚光灯下之前,出生于1983年的温晓东一直精心维护着自己神秘低调的形象。外界对他执掌下的韬蕴资本,同样知之甚少。 性格内向、不爱说话,是有过交集的人对他的评价。他拒绝“抛头露面”和“当网红”,不愿意为了跟公众打交道而宣传包装自己,还在接受采访时拒绝记者为他拍照。在网上搜索温晓东的照片,只有寥寥几张,而且真假难辨。就连2017年6月收购易到67%股份之后,他也有足足半年多时间几乎没有对外发声。 “我希望公司最牛的地方在于,如果有一天我挂了,它还能正常运行。”用温晓东自己的话说,投资人低调是理所当然,频繁曝光没什么好处。更何况,他“形象不好,怕猫在路边摊吃饭时被人认出来”。 然而,2018年1月初,温晓东一反常态地打破沉默,首度公开露面并接受媒体群访,复盘韬蕴资本入主易到的来龙去脉,展望易到未来的发展战略,并承诺在2018年对易到投资40亿到80亿元。那也是他极其罕见的对外发声之一。 就在温晓东这番表态的前几天,易到宣布在全国7个试点城市下调平台佣金至5%,达到行业最低水平。易到方面称,这是为了吸引更多车主,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 更早之前的2017年12月,温晓东还为易到制定了“一体两翼”的全新战略,计划打造以网约车为主体、并行发展汽车金融和境外出游业务的全新商业模式。 至少从表面看来,温晓东对易到充满信心。但当时就有分析指出,他的突然高调,正是试图尽快将手里的易到股权变现,韬蕴资本因投资乐视而面临巨大的资金窟窿,而在2017年这跌宕起伏的一年里,易到也并没有如他所愿实现涅槃。 公告内容称,韬蕴资本在接手易到不到两年时间里,为易到累计解决了近60亿元债务问题,包括降低负债近30亿元、降低用户余额近12亿元和提升净资产26亿元,远超此前双方约定的数额。直到现在,易到34亿元负债中还有28亿元是韬蕴资本向易到的垫款。 但这似乎无济于事。截至2018年12月,易到总负债34.4亿元,用户余额5.9亿元,公司净资产-21.25亿元。 2018年12月27日,易到向车主发出通知,称由于乐视控股及贾跃亭本人在主导易到期间欠下并隐瞒了巨额债务,这些遗留的债务正成为影响车主提现的关键因素。 但乐视控股很快针锋相对地发表声明,称易到此举是“试图通过甩锅、无理取闹的方式转移司机提现难的视线”,而原因在于该公司此前进行了大量预存返现50%的活动,有可能是拿着用户预存款支付司机佣金,”这一寅吃卯粮行为或将易到正常运营再次拖入危险境地“。乐视控股还建议司机加快提现,以免自身利益受损。 易到遇挫,温晓东自己的日子也不好过。 2018年12月11日,韬蕴资本因拖欠中融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欠款,被法院采取限制消费令,温晓东本人也成了不能坐高铁飞机、住星际酒店和进行其他高消费行为的“老赖”。 放弃网约车这片战场并力求挽回一些损失,似乎成了他别无选择的一条生路。 债转股收购易到 从2017年6月26日晚间开始谈判到28日正式入主易到,韬蕴资本只花了不到两天时间。而温晓东之所以如此仓促地成为“接盘侠”,是乐视资金危机之下债转股的无奈之举。 由韬蕴资本控股75%的蓝巨投资是乐视的重要债权人之一,陷入危机的乐视拿不出钱来还债,于是出让67%左右易到的股权来偿还债务,作价5亿美元左右,其中绝大部分是以债务形式进行交易。 温晓东此前接受群访时称,按照正常的流程,像易到这样体量的收购应该经历至少三、四个月的冻结期,了解清楚情况后再做决定。但在当时,易到的司机已经连续3个月拿不到正常的合理回报,为了解决易到的燃眉之急,以及考虑到“社会稳定问题、经营问题和易到将来的名誉问题”,他当时采取了“反常规运作”,也就是先拿钱再收购股份。 最新公告称,2017年6月30日,韬蕴资本向易到提供首批6.3亿元款项,用于解决司机提现问题。 另外一个他没有拿到台面上来说的理由,则是此举与韬蕴资本长期以来在对出行领域的野心不无关系。 官网资料显示,除了易到用车,韬蕴资本旗下的蓝巨投资集团还曾投资摩拜单车、北汽新能源、摩拜单车、图灵奇点、智车优行、华域汽车等出行领域企业,还涉足智能停车场管理公司、充电桩公司、电力公司、数据管理公司等。当时,温晓东野心勃勃地希望“从电力源头开始一直到出行”,遇到易到这个难得的“捡漏”机会,他不愿意错过。 在他看来,易到估值200亿元是比较合理的价格,韬蕴资本以50亿估值拿到手,“我觉得不算贵”。他还对外放出话来说,自己从进入易到的头一天起就不是抱着倒手、脱手的目的,而是想靠手头的资源整合,“把它做起来”,“愿意和易到共同成长”。 作为国内最早的网约车平台之一,2010年上线的易到在很长时间里独占鳌头,知名度和用户数量都不容小觑。2014年,滴滴和快的陷入补贴大战,缺乏足够资金支持的易到率先败下阵来,并于次年被乐视揽入旗下。然而,在摊子铺得太大的贾跃亭手中,易到并没有恢复往日的盛况。 2016年,易到花60亿元疯狂补贴,以高额充返的方式达到了日均百万订单,但也为此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当年9月,乐视手机被曝出拖欠供应商款项,庞大的乐视帝国如同多米诺骨牌般相继倒下,身为乐视非上市体系中一员的易到也不例外。2016年年底到2017年4月,易到接连遭遇融资受阻、拖欠供应商费用、创始人离职、司机提现困难、乘客打车难且贵等窘境,面临成立以来的最大危机。 虽然温晓东收购易到实属无奈之举,也有自己内心的“小九九”,但不得不承认,在易到最危急的时刻,他扮演了“白衣骑士”的角色。 2017年后半年,向来只负责投资不涉足具体公司管理的温晓东又是马不停蹄地约访司机、乘客和易到员工,又是召开马拉松式会议,费尽心思重整易到内部的千头万绪,“花了一半精力”在这家公司上面,甚至感觉这会是自己“未来事业的重要构成部分”。当年7月14日早晨7点,完成阶段性工作的他特意发了个朋友圈,以示纪念。 那时,他恐怕很难预料,正是收购易到这个被他形容为“仓促”的决定,为此后的龃龉和困境埋下了伏笔。 易到乐视打起口水仗 温晓东与贾跃亭相识于2013年前后的一场饭局上。他拒绝透露两人交往的更多细节,但接近韬蕴资本的人士称,温晓东曾在多个场合把贾跃亭描述为他的亲密好友,并对贾跃亭当时不断发展壮大的乐视帝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2014年,韬蕴资本想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投资乐视网,因为“不管贾跃亭会怎么样,这个公司质地是好的,价格便宜的话就值得进入”,但未通过证监会审批。此后,官网数据显示,韬蕴资本转向了乐视的非上市业务,包括斥资两亿元投资乐视移动,斥资3.2亿元投资乐视体育,3.34亿元投资乐视汽车,还投资了乐视影业,具体数额不详。 据温晓东透露,他当时之所以动了收购易到的念头,也是因为贾跃亭主动找到了他。 直到入股易到,温晓东仍然公开表示“不排除接手更多乐视资产的可能性”,并对乐视系的互娱、游戏公司表现出兴趣。“易到从侧面反映了乐视手头有一些东西本身应该是不差的,只是原来没有运作好。就像易到,虽然存在问题,但我认为这个平台还有价值,无非是能否释放出来。” 那时,温晓东没料到,收购易到不仅没能弥补他投资乐视的损失,反而让他进一步被拖入泥潭。 韬蕴资本在最新的公告中声称,该公司2017年6月接手易到时有两个核心点,一是贾跃亭承诺易到整体负债不超过23亿元,二是14亿元欠款无需韬蕴资本承担。当时,易到作为借款主体向第三方贷款平台中泰创展借款14亿元,但实际上只到手了一个亿,剩余13亿元被乐视汽车挪用。 2018年11月,经历过多次公司搬迁、司机上门讨要欠款的易到又因为一段视频,被曝光了内部的矛盾重重。也是在这个月,焦头烂额的韬蕴资本向美国加州法院和英属维尔京群岛东加勒比海最高法院提交了立案请求,要求冻结贾跃亭在美国的资产。 12月18日,韬蕴资本发布声明称,贾跃亭名下的FF股份和加州4处房产被法院冻结,但贾跃亭一直躲在他的豪宅中闭门不出,此举被外界评价为“坐实了老赖的名号”。 但就在当天早上,乐视控股债务处理小组也很快发表声明,称并没有收到任何的冻结其资产的法律文书,并反咬一口,指责韬蕴资本创始人温晓东在收购易到的交易上存在欺诈行为,未向乐视支付款项。此外,乐视方面还指责温晓东言论涉嫌造谣诽谤,严重损害了贾跃亭和乐视控股的声誉。 12月18日,乐视控股债务处理小组发布一则声明,称乐视控股与韬蕴资本至今存在几十亿元的经济纠纷,因此,乐视控股已准备于近期起诉韬蕴资本。 紧接着,就在当天晚上,韬蕴资本态度强硬地作出回应,认为乐视控股的声明“颠倒黑白、荒谬透顶,充斥着谎言与恶意”。该公司还声称贾跃亭未收到法院文书,是因为他一直躲在他位于加州的豪宅中,律师一天两次去敲门送法律文书,但老贾始终深居不出,门禁电话一打通就挂断,FF公司的前后门也紧紧关闭。韬蕴资本还声称,当初接手易到时,贾跃亭及乐视方面“欺骗”其易到的债务是23亿左右,但实际上高达50亿元。如果乐视方面还有异议,他们会随时采取法律手段,“奉陪到底”。 双方撕得越来越激烈,温晓东甚至指责贾跃亭“自绝于中华”,“难道您还有个人声誉么?”贾跃亭则在两天后晒出了笑容满面、提前举办圣诞派对的照片,被外界解读为特意现身打破“躲豪宅”传闻。 如今,重新夺回FF控制权的贾跃亭短期内还很难看到翻身的机会,寄希望于贾跃亭还债的温晓东似乎也已撑不下去。而易到半价“甩卖”能否顺利进行,还有待时间考验。 司机寄希望有人接盘 这已经是创始团队集体出走后,易到面临的第三次“易主“窘境。负债超34亿的易到,会有人接手吗?易到司机王强觉得答案是肯定的。 尽管有四个半月,超2万元的车费无法提现,但王强仍然在易到平台接单。 2018年11月,他在易到总部中关村技术交易大厦现场登记的时候,易到工作人员给出的说法是,到2019年1月25日肯定可以提现。 最终能不能提现王强不知道,“反正易到经常说话不算话”。王强2011年就加入了易到,是这个平台甚至全国最早的一批网约车司机。 2010年易到用车完成注册,成为中国第一家网约车公司。2012年9月,滴滴做的出租车打车软件才在北京正式上线;网约车巨头Uber一直到2014年才进入中国市场。在这8年间,中国网约车市场在资本的助推下,经历了疯狂补贴战。这场本意是为了争抢用户的战役,倒让网约车司机分到了一杯羹。 王强也“叛变”过,2015年补贴大战正酣,他也注册过滴滴。同时在两个平台接单,王强心里有了比较。他当时觉得,滴滴肯定干不过易到。“滴滴对司机太宽松了,什么破车都能进来。易到那时候针对的都是中高端客户,最差的车都是帕萨特”。 “包容”的滴滴很快在规模上超过了“小而美”的易到,此后更是凭借着与快的、Uber的合并,占据着网约车市场近90%的市场份额,将易到远远的甩至身后。 时至今日,外界对易到的看法非常悲观。2018年9月8日,滴滴宣布暂停夜间服务第一天。王强从凌晨12点工作到早上7点,仅仅7个小时流水就超过1000元,不少乘客坐上车的第一句话是:原来易到还活着。 王强并不害怕易到无法提现成功,在他看来,易到就算经营不下去,最终卖掉了,无论谁接手也得给司机钱。 “谁愿意接手呢?”王强在回答AI财经社这个问题时,轻笑了两声,“肯定有人愿意接手,那块网约车牌照值钱着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