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企业历史,正如2010年处于3G到4G的过渡期一样,现阶段*ST凡谷正处于4G到5G的过渡期,大量研发投入很可能需要在2020年后才能释放红利。 文 林夏淅 编辑 刘肖迎 河东河西用不了三十年,十年就够了。 2007年武汉凡谷上市,当期公司净利润2.29亿元,实控人孟庆南家族以84.54亿元财富总额成为湖北首富。 2017年武汉凡谷却出现毛利为负,净利润更是两年亏损。 2018年3月公司被曝财务数据造假,4月被证监会披星戴帽,武汉凡谷终成了*ST凡谷。在此压力下,11月1日公司公告称,董事兼副总裁万正洋、财务总监王恒因个人原因离职。 2018年是多灾的一年,但无疑也是其绝地求生的关键一年。*ST凡谷一头急着卖地,一头忙着打财务造假案的官司,可谓是马不停蹄。 01 遇一个低谷,脱一层皮 *ST凡谷主要业务为移动通信领域射频器件和射频子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其主要客户是华为、爱立信、诺基亚等全球主要通信设备集成商,间接为全球各地的移动运营商提供服务。 通信网络的建设本身具有一定周期性,这种周期性对行业内公司会形成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上市前的几年,正是全球移动通信市场快速发展的几年,移动和宽带业务为电信运营商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作为产业上游的*ST凡谷也受益匪浅,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实现从2004年开始的5年连增,其中2008年得益于所得税优惠政策,增长势头最是强劲,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较上年增长36.56%和43.68%。 但好景不长,2010年国内大规模的3G网络建设期结束,而4G网络建设还未大规模启动,由此*ST凡谷进入第一个营收低谷期,收入大幅回落,毛利率从2011年开始连跌三年,由2010年的37.53%降至2013年的18.06%,被砍掉了一半。 来自GSM协会(GSMA)的统计数据显示,自2010年确立4G通信标准后,运营商的资本开支逐年增加,2015年达到1980亿美元的顶峰。 再看*ST凡谷的收入趋势,随着大环境恢复有所反弹。但由于人工成本和运输费用有所增加、铝合金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以及为峰值订单和增量需求作出的人力和设备投入等原因,营业成本持续走高。*ST凡谷的毛利率一路跌跌撞撞,不断下降,2017年甚至为负毛利。销量上去了,利润空间却越来越小。 纵观企业发展历史,正如2010年处于3G到4G的过渡期一样,现阶段*ST凡谷正处于4G到5G的过渡期,大量研发投入很可能需要在2020年后才能释放红利。 就这样,*ST凡谷在第二个低谷里里已连续亏损了两年。 02 难题 行业遇冷、科技产品价格的快速下降以及上游原材料价格的走高,都是其无法控制的大环境因素。但在同样的大环境中,为何只有*ST凡谷显得尤其脆弱? 我们以5G板块下同一细分领域中的大富科技和春兴精工数据作为比较。 缺乏核心竞争力和业务模块单一,或许是潜藏在大环境因素下的根本原因。 2010年,*ST凡谷的营业收入9.90亿元,同比下降26.75%,此后三年营收持续低迷,成本却有增无减,最终导致毛利率从37.53%跌至18%左右,下降近一半。 雪上加霜的是,市场的低迷导致公司于2010年末中止了募资开展的隔离器模块产业化项目,已投入的4,330万元打了水漂。2012年公司再发公告停止建设研发大楼。 大富科技和春兴精工也参与了2010年这一波大跳水,毛利率下跌幅度分别达到60.82%和69.76%。 这一波低谷结束后,*ST凡谷从第大变成了老幺,但即便如此,三者从毛利率和毛利绝对值来看,差距都还不算太大,真正拉开距离的是接下来的两年。 2016年和2017年*ST凡谷净利润分别亏损1.65亿元和5.14亿元,期间营业收入分别同比下降了5.41%和14.92%,营业成本却分别上升9.51%及下降1.87%。导致毛利率由2015年17.8%骤降至2016年的4.83%,到2017年甚至呈现-9.78%的负毛利率。 大富科技牢牢抓住了技术这一核心竞争力,在研发投入上十分舍得花钱,从2011年开始,不论从占比还是绝对值,都走在了*ST凡谷前面,而也是从2011年开始,两者的毛利逐渐拉开距离。 春兴精工虽然在研发投入上没有下大功夫,但其持续投入建设的制造平台在2014年-2016年4G大规模建设期里带来了巨大的规模经济效益 ,在行业整体低迷时实现逆势增长,营收逐渐超过了*ST凡谷和大富科技。2017年更是找到新的收入增长点,以精密铝合金结构件和无线终端业务作为过渡期的支撑,维持住一定毛利。 近三年*ST凡谷似乎意识到研发的重要性,不断加大投入,即使在2016年和2017年持续亏损的情况下,也未削减研发经费。但不知道这迟来的醒悟能否为其在5G战场上争得一席之地。 作为通讯产业上游的射频器件供应商,*ST凡谷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个重要问题—对于大客户过分依赖。 据其2017年年报披露的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情况,第一名占比高达60.05%。而此前公告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曾显示,华为是其最大客户,对华为的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2/3。 如此高的占比,可以说华为紧紧攥住了*ST凡谷的命脉,交易中的主导地位显而易见,如此也不难理解“华为借壳凡谷上市”的传闻。 这样的局面不仅使得*ST凡谷尤其被动,两者的合作不容出现一丝裂缝,还要在无形中承担自己和金主华为双重风险。 03 生死关头求生欲爆发 面对难以在短期内挽回的局面,*ST凡谷坐不住了。 2018年3月6日,*ST凡谷发布了一则阴沉沉的公告,内容是关于公司及相关当事人收到中国证监会湖北监管局《行政处罚决定书》。 公告称*ST凡谷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立案调查。经查明,*ST凡谷在2016年半年度报告和第三季度报告中存在虚假信息披露的违法事实。 具体手段是通过少计自制半成品的领用,导致公司半年度报告和第三季度报告分别虚增营业利润及存货1,559.59万元和3,810.65万元,虚增的营业利润分别占当期披露营业利润的51.17%和115.09%。 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公司在发布第三季报后的第四天,大股东孟家一家三口就公告减持股份,套现约8,600万元,然后又在套现后修正前期业绩。 这一波操作不免让人质疑其有意在减持股份前修饰报表,抬高净利润,抑制股价下跌,为套现铺路。经整理修正前后数据列示如下: 公司解释称,业绩披露错误主要是由于此前的ERP系统由于历史原因一直缺少成本核算模块,每月需人工对大量数据进行处理和成本核算。2016年4月财务人员岗位发生调整,工作交接不全面,最终导致少计成本12,452.99万元和少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850.58万元。 悉心设计还是无意为之,我们或许无从知晓,但客观事实是,相对好看的第三季报确实为大股东减持埋了个伏笔,虽然减持当日股价并非处在最高点,但从历史趋势来看,17.17元/股已经是个好价钱了。 与之相关的负面公告,淹没在公司频繁发布的《调研活动信息》、《关于收到土地收储第一期补偿款的公告》、《关于首次回购公司股份的公告》、《关于筹划股权激励计划的提示性公告》等一系列利好消息中,并未引起轩然大波。自十月底发布政府拟收储土地的公告后,股票价格也开始有所回升。 似乎造假已经难以触动公众的神经,只要有钱赚,原则性的错误也会被包容和遗忘。 然而投资者的包容和遗忘不能改变披星戴帽的事实,*ST凡谷若想冲出低谷,跟着老大哥华为在5G领域分得一杯羹,就急需实现摘帽、重整内控等一系列问题。 面对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走高和通信行业快速更迭导致的产品价格大幅下降,指望这一年主营业务盈利肯定是不行了,于是*ST凡谷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卖地。 2018年10月31日*ST凡谷公告称,将由武汉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分中心以补偿方式收回公司持有的2宗国有土地使用权及地面上的建筑物、附着物等资产。相关资产交付等工作预计在2018年度内完成,完成交易后将增加公司收益约2.29亿元。 从11月8日*ST凡谷针对深交所关注函发布的回复公告可以看出,这笔卖地交易如果成了,2018年就能扭亏为盈,预计净利润2.05亿元,大家还有2,612万元奖金拿,不成,就靠第四季度的盈利和处置固定资产,也能勉强度过难关。 但2018年前三季度已亏损5,288万元,指望第四季度能够实现净利润5,474万元,覆盖前三季度亏损实在不易,公司也没拿出具体的方案,可见186万元的预计净利润只是一块饼。 所幸与政府的卖地还算顺利,12月3日发布公告称已收到土地收储第一期补偿款约1.45亿元,占补偿总价的50%。不出意外的话2018年*ST凡谷将成功借助这次政府收地项目扭亏为盈,实现摘帽。 卖地求生也好,粉饰报表也罢,都不能解决*ST凡谷的根本问题。作为科技型企业,必然要以技术作为核心竞争力,而应对射频器件这种周期性明显的行业问题,老对手春兴精工似乎已经提供了以多元应多变这一种答案,*ST凡谷的答案又在哪里? 如果无法根治顽疾,每一个低谷还得脱一层皮,而如今的*ST凡谷已经“无皮可脱”。这也是湖北首富孟庆南家族所面临的最大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