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5月后,全省各地医院陆续发现急诊儿科手足口病患儿求诊数突增,有急诊医生说“平均一天接诊达到10人左右”。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向省疾控中心了解发现,5月上旬全省手足口病发病一路增加,符合流行期早期征兆,目前全省发病已经小幅超过基线。专家提醒,目前还只是流行期,发病高峰预计会在6月出现,民众须引起重视。 今年手足口病在粤流行病原是CVA16,但更容易引起疾病在托幼机构内的暴发;为尽量减少发病导致的重症与死亡,专家呼吁应尽早让适龄婴幼儿接种疫苗并做好日常防护。 急诊医生:“日均接诊10例左右,是流行期早期征兆” 5月13日,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院感部接到急诊科的儿科接诊医生报告称,进入5月以来,手足口病患儿明显比上个月增多,平均一天达到10例左右,判断“这应该是流行期早期的征兆”,因为手足口病传染性强,不排除近期患儿还会数量继续递增。 同样的情况也在深圳发生。深圳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所梅树江所长表示,近两周截止到5月13日,深圳手足口病发病数快速增多,预计还会呈上升趋势。 5月16日,省疾控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主任医师杨芬证实,上述情况在全省各地包括广州都在发生——进入5月直到5月上旬,手足口病例在逐渐上升,目前已经小幅超过基线,“这表明全省手足口病进入流行期”,杨芬指出,不过广东还未正式进入发病高峰期,发病高峰预计会在6月出现。 预测:手足口病流行或猛于去年广东进入流行期较晚 自2008年5月列为法定报告以来,国家每年报告手足口病例数在百万例以上,一直高居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首位。 今年的情况如何?记者了解到,4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例行发布会上指出,我国已进入手足口病流行期,3月份全国手足口病报告病例已达2.8万例,结合历年监测数据呈现的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析指出,预计2018年手足口病流行强度将高于2017年,不排除重症、死亡较2017年有所增加的可能。 国家疾控中心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92万,死亡病例95人。 不过,广东的情况与全国的情况略有不同。 杨芬指出,今年1月-4月广东手足口病在低水平波动,甚至今年1月-5月手足口病的发病强度明显降低,全省各地进入手足口病流行期也较晚。在深圳,今年至今虽然报告1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但1月-4月的发病水平也低于去年同期。 广东临床医生的感受更为明显。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是全省接诊手足口病患儿最多的医院,每年全省约有1/10手足口病患儿在该院治疗,该院同时还是重症手足口病定点治疗医院。该院感染科主任徐翼说,根据往年经验,广州手足口病接诊高峰在每年4月-7月、9月-10月,每年一进入4月,病例就会陡然增加,比如去年4月,手足口病每周门诊量就从二三十人增加到三四百人,仅仅用了半个月时间。不过,今年4月,该院接诊的手足口病例还呈散发状态。 尽管今年广深惠等全省各地的手足口病流行期来得晚,但目前发病比例已经小幅超过基线,省疾控专家也预计发病高峰在6月出现。 新情况:主要流行病原为CVA16 杨芬特别提醒,全省各传染病监测哨点医院上报情况发现,今年4月后,全省手足口病的主要流行病原是CVA16,而2017年的优势病原体主要为EV71。“与EV71相比,CVA16不太容易引起重症与死亡,但更容易引起疾病在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内的暴发,而且现在的EV71疫苗不能预防CVA16。”杨芬说。 但专家还是呼吁,家长们应尽早为适龄婴幼儿接种EV71疫苗。“EV71型引起重症及死亡的比例要高于其他型别”,杨芬指出,这样做最主要目的是降低重症发病风险。 如何应对发病高峰 家长 一旦孩子不幸中招,家长们要学会“二摸”“二看”,即摸患儿额头是否发高烧,摸皮肤是否发冷;看患儿是否萎靡不振,看肢体是否颤抖抽搐,如发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将患儿送院治疗。
学校、托幼机构 同时,家长和小朋友要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勤洗手、多喝开水、吃熟食,家庭要保持居室清洁、空气流通和勤晒衣被,尽量避免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家长要帮助小朋友做好个人卫生,并保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提高抵抗力。
集体单位要提高警惕,落实晨检、病例监测、清洁消毒、环境通风等日常防控措施。注意及时观察儿童身体状况,出现聚集性疫情要及时报告教育部门和卫生计生部门,及时处置。 各类人流密集、流动性大的商场、车站、儿童娱乐场等公共场所,以及幼儿早教等各类儿童培训机构,要加强环境通风、清洁消毒等防控措施,保持公共场所环境和各类工具用品卫生清洁,预防手足口病传播。 何为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5岁以下儿童常见多发传染病,主要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亦可通过飞沫和被病毒污染的水及食物传播,发病急,传染性强。大多数患儿症状轻微,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少数会发展为重症甚至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