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增生、息肉、囊肿,到底用不用治?

[复制链接]
查看: 10493|回复: 0

127

主题

37

回帖

1565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565
发表于 2019-9-12 15: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结节、息肉、增生、囊肿……体检时,如果发现身体里长出了多余的“东西”,很多人都会惴惴不安,甚至担心会不会发展成癌。

《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邀请权威专家,告诉你哪些“病块”值得警惕,并教你对症处理。
受访专家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 徐兵河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主任 沈丹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医师 王翔
结节:九成是良性的
结节是生长在皮下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团块”。临床上,检出率较高的结节主要有三种:
甲状腺结节
约95%的甲状腺结节为良性。
直径小于1厘米、形态规则、边界清晰、无细小钙化;或体检报告提示3级及以下的结节,一年复查一次即可,一般无需治疗。
如果结节过大,压迫气管和周围组织,引起功能异常,就需要治疗了。
甲状腺结节患者,要注意调节情绪,少生气;不宜多吃海产品;远离生活中的辐射环境。有些患者饮食上需要限碘,这种情况应及时咨询医生。
乳腺结节
乳腺结节90%以上是良性的,恶性情况比例非常低。不过,最好到医院就诊,通过彩超、钼靶照相等检查,明确是良性还是恶性。
肺结节
90%以上的肺结节是良性病变,约2%有恶变可能,但还是不能掉以轻心。
出现干咳、白痰、胸闷时,要及时做胸部CT检查,以便进一步诊断。
结节直径较大、边缘不规则,则需要做病理检查,或是2~3个月进行复查。
从事烹饪、重度污染、有毒化学物等相关工作,长期吸烟或接触二手烟的人,是肺癌高危人群,发现肺部结节时要提高警惕。
息肉:有一部分会恶变
息肉是黏膜表面隆起的增生物,人体有黏膜的地方就能生长。
息肉的处理方式,与其大小、形态有关。一般来说,体积较小、带蒂的炎性息肉不会恶变,符合以下5个条件的息肉比较危险:
腺瘤型息肉;
菜花型、宽基广蒂息肉;
短期内增长得非常迅速;
有家族史;
患者年龄小于50岁。
肠息肉
95%左右的大肠癌是由息肉恶变而来。直径<1厘米的息肉建议活检,根据结果处理;直径>1厘米的息肉,建议直接切除。
发生在直肠中下段的息肉,可通过直肠指检触及;不能触及的结直肠息肉可通过肠镜确认。
需要提醒的是,息肉不能一切了之,因为腺瘤性息肉切除后再生、复发的概率较高,同时多发性息肉容易漏诊,息肉切除后必须密切随访复查。
胆囊息肉
通常不会恶变,但有可能诱发胆囊结石或并发慢性胆囊炎。
不吃早餐或很少吃早餐、经常饮酒及进食高脂食物、压力大、情绪焦虑的人更易中招。
胆囊息肉患者一般无需口服药物,但具备以下条件中的任何一条,建议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
息肉最大直径≥1厘米,尤其是单发息肉;
息肉最大直径≤1厘米,但短期快速增长;
胆囊息肉合并急慢性胆囊炎;
年龄>50岁,合并胆囊结石。
鼻息肉
一般不会恶变,但会引发打鼾、呼吸困难、鼻腔内流脓或清涕、嗅觉减退或丧失、耳鸣等不适。
囊肿:恶变可能性不超5%
囊肿就像长在身体里的“水泡”,可以一个或多个出现,恶变的可能性很小,一般不超过5%。
除了头发和指甲等部位,人体各处都可能长囊肿,其中肝囊肿、卵巢囊肿、肾囊肿比较常见。
肝囊肿
肝囊肿多为先天性的良性病变,直径一般不超过3厘米,没有症状,也摸不到肿块。
体检发现小的肝囊肿,可以抽血查甲胎球蛋白,并每年做1~2次B超“监视”它。
直径大于5厘米的肝囊肿,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引起恶心、呕吐等,建议及时治疗。
卵巢囊肿
卵巢囊肿常发生于15~50岁的女性,恶变率较低。
生理性囊肿多在单侧,直径一般小于5厘米,通常会自己消失。
如果囊肿持续存在或长大,就有可能是肿瘤,需要手术治疗。
发现卵巢囊肿后,建议先观察2~3个月。
肾囊肿
肾囊肿多无症状,对肾功能影响一般不大。直径小于5厘米的肾囊肿,像肝囊肿一样定期检查即可;大于5厘米,建议及时到医院治疗。
增生:一般无需特殊治疗
增生可以理解为“长多了”,临床上以乳腺增生、骨质增生、前列腺增生较为常见。
乳腺增生
多表现为乳房疼痛、乳房肿物,大多数不会癌变,也不需要药物治疗。但如果是囊性增生,最好遵医嘱半年做一次彩超。
正常乳腺与囊性增生的乳腺
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缓解乳腺增生,不让其继续加重。
学会放松情绪、劳逸结合。
适当进行户外活动,散散步、跳跳操。
多吃蔬果,戒烟限酒,注意控制体重。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以往又称“良性前列腺肥大”,是一种良性疾病,但也会影响生活质量,如引起排尿障碍、尿结石等。
如果患者的长期症状较轻,不影响生活与睡眠,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但需密切监测;如果症状加重,应及时就诊进行合适的治疗。
骨质增生
骨质增生又称“骨刺”,主要发生在人体承重的关节处,多发于颈椎、腰椎、膝关节等几个位置。
如果没有引起症状,一般不用特意纠正。
体检时不能漏掉4项检查
多数身体里的赘生物癌变的可能性较小,但这并不等于放任不管,定期体检是发现和追踪“病块”的重要手段。
一些体检项目需要暴露隐私部位,或有疼痛等不适,很多人会自动放弃,但这很可能遗误大病。
1
肛门指检
直肠指检,也叫肛诊,是一种无需任何器械,仅凭医生一根手指,就能令常见肛肠疾病(如痔疮、低位直肠癌),及生殖系统疾病(如子宫颈肿瘤、前列腺增生)“原形毕露”的检查方法。
其中,约80%的直肠癌患者,就诊时可通过直肠指检被发现。
2
胃肠镜检查
胃镜是发现食管、胃等部位早期病变的最佳手段。检查前需空腹6小时以上,检查当日不能喝水、吃早餐。
肠镜是目前结直肠癌筛查的首选手段,也是结直肠癌诊断的“金标准”。检查前一晚,体检者晚餐应禁食或只吃流质食物,同时遵医嘱服用泻药。
3
经阴道超声
这项检查是B超的“升级版”,能及时发现宫外孕、子宫肿瘤、阴道良性肿瘤等疾病,且做检查的女性不需要再憋尿。检查时,需要避开经期。
4
粪便检查
粪检是消化道疾病的“照妖镜”,尿检是肾脏、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第一道风向标。体检时不要因为怕脏、嫌麻烦,就放弃大小便检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