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月那事儿

[复制链接]
查看: 6731|回复: 0

452

主题

173

回帖

1717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717
发表于 2018-1-17 15:4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jpg

(绘画作者:萧荷,原名邓卜燕。安徽亳州人。70后。酷爱文字,画画,摄影。简言:只想无愧于心,踏实,简单,干净的活着。)


0.jpg

佳作欣赏山西作家文苑


0.jpg

杨保卫,1970年出生,山西祁县人,自幼酷爱文学、艺术,祁县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作品有《风雪夜归人》、《最后一碗拉条子》、《堵鸡窝》、《老刘画材》、《大槐树下》等。

那年那月那事儿


0.jpg

记得1983年,一个秋风送爽的晚上,全家人聚集在炕头,围坐娘的身旁,娘靠着卷起的被枕,憔悴的脸上难以掩饰病痛的折磨,强作精神微笑地说:“现在咱家分到了口粮地,好日子终于盼到了,奴奴(对孩子的昵称)们,说说咱们在分到的田里种点什么好呢?”听完娘亲的话大家都兴奋、激动。

四哥先打开了话盒子:"我看哩先种上小麦,小麦碾成面,以后就天天吃上白面嘞。”二姐激动地说,"我看呀,再种上两亩大白菜该多好。”三姐兴奋地说:“种上西红柿才好呢,西红柿熟了自己吃不完的话还可以卖钱呢。”娘笑着说:“你们的这些想法呀,都不错的,不过现在生产队给咱家分到的是几亩绿豆地,绿豆已成熟,先一起去田里把豆子收割回来再商量种什么吧。”娘的话音刚落,都激动得摩拳擦掌,恨不能立刻就长上翅膀飞到自家地里。哑巴二哥已经从库房的墙上取下来几把镰刀,从木口箱里拿出了磨刀石,放到板凳上,在院子里的枣树下挥动双臂“嚯”、“嚯”地磨起了镰刀。锋利的刀刃在暗黄的灯光下折射着耀眼的光。二哥拿拇指在刀刃轻轻的掠过,仿佛在试探刀刃是否锋利,最后满意地点了点头。


第二天早晨,迎着初升的太阳,大家拿上镰刀,骑上自行车风一般驶向了村外的口粮地。

来到了地里,踩着落叶金黄的土地,眺望着一望无际的田野,绿豆荚个个饱满硕大,低垂着身体仿佛在酣然入睡。金黄的叶子在秋风中摇曳着,发出沙沙的响声,似乎是一曲欢快的歌谣。我和弟弟兴奋地冲到地里,摘起了绿豆角,比起了谁摘得多,谁摘得大。这时大哥给大家分了工,他和二哥管割蔓,左手撸住豆蔓,右手用镰刀把蔓根齐刷刷割断,再把豆蔓一排排地摆到了水渠旁。我虽然小,却不甘示弱,和姐姐们一起把豆蔓抱到了地旁的小路边。

中午,虽说已经是秋凉了,可气温还是很高,都干得大汗淋漓。地头隐隐约约走来位老人,仔细一看是原来是娘,对,是娘亲,头上包着一块紫色毛巾,穿着灰色的上衣,蹒跚着向地里走过来。左手提着暖壶,右手拎着竹篮,大家箭步如飞地迎了上去,接过娘手中的热水暖壸和月饼的竹篮,看到娘脸上的汗珠不停地淌,大哥说,“娘,不在家里歇着,怎么来地里了。"娘说我:“俺在家坐不住,想来看看你们,看看咱分到的这片地。”娘看着田野,没有多讲话,娘年轻时在集体社的什么劳动没参加过,种苗、施肥、浇水、种菜这些活更是干得出类拔萃,所以才会积劳成疾。这就是我们的娘亲啊,全然不顾自己的身体,心里装着我们和这片土地,硬是拖着多病身体走了一里多地来看我们……

路旁抱出的绿豆蔓堆起来如小山一般,怎样运回家呢?大伙都发愁了,这时大哥在渠道旁把镰刀交到我手里,对大家说:“我去想想办法吧。”然后背转身抽着烟走出了地里。


一会儿,一辆绿色的解放牌大卡车带着轰鸣声由远而近,看到大哥穿着他的蓝色布衣,头戴鸭舌帽,微笑着握着方向盘朝着绿豆地慢慢开来,我和弟弟高兴地拍着手跳起来,嘴里还喊着:“大汽车,嘀嘀响……迎着大卡车跑向地头,汽车颠簸着拐到了地里,大家手疾眼快地把一捆捆豆蔓扔到了大卡车上,我边跑边使出力气往车上扔,结果豆蔓还没扔上去,便天女散花般落地了。大卡车上叠放豆蔓的哑巴二哥,看到我把豆蔓扔得乱七八糟,站在豆蔓上红着脸“伊呀、伊呀"比划着,不让我跟着车跑。

近黄昏时,卡车上已装满厚厚的豆蔓,此时,停放在地头的一辆飞鸽牌自行车被大卡车的前轮碾成了"8”字形,大哥在我们的呼叫声中停车下来,围拢到一起,呀,这不是大哥的自行车吗?大家面面相觑,眼光一齐扫向大哥,大哥看到了自己的自行车变得面目全非,哈哈大笑着说:“碾就碾了吧,骑多少年了也该换了,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其实,大家都知道这辆飞鸽牌自行车伴随着大哥从事公安工作很多年了。大哥为破案件骑着这辆飞鸽牌车子,不管城里城外,还是上山下乡,风风雨雨十几年,不知承载着大哥多少个平凡岁月,大哥肯定对他怀有一份特殊感情,此时我看到大哥红润了眼眶,却对着我们像没事一样,我深知那是长兄坚强后的掩饰。

坐在了满满豆蔓的大卡车上,秋风徐来,落日的余辉洒满金色的田野。太阳即将隐入到灰色的大山背后,双膊当枕睡在绿色豆蔓的怀抱,仰望着蓝天,看着朵朵云彩飞逝而过,不知是霞光映红了白云,还是白云衬托了天空……

晚上,皎洁的圆月高悬在空中,墙根下堆满了发着银白色的绿豆藤。母亲在院子里小桌上摆上丰盛的水果,袅袅升起的烟雾里祭奠起了月神,站在旁边透过桔黄的烛光看到母亲默默合起掌,祈祷明年五谷丰登,合家团圆。

远处大街小巷的鞭炮清脆的回旋耳旁,鸣响的礼花姹紫嫣红,满天飞舞……

编者按

这篇《那年那月那事》虽然文笔稚嫩,却体现了一个永恒的主题---民以食为天,国以土为本。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农民在贫困饥荒中拥有了土地,表现出对土地的无比珍爱和眷恋,以及得到土地后的狂热与兴奋。作者文中回忆了曾经在艰苦岁月中的一段幸福时光,充满了对往昔的怀念和依恋,有一种淡淡的乡愁冲蕴而出,对土地的情怀可见一斑。今天我们的孩子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安逸生活中,可有知足与感恩?各种社会现象引人深思…(刘宏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