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高考状元和零分考生,后来都怎样了?

[复制链接]
查看: 7751|回复: 1

410

主题

196

回帖

1638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638
发表于 2017-12-6 15: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e75d535467624c738d223198a976376d.jpeg


最近,在媒体上看到这样一条新闻:

【“白卷”考生十年后重新高考】2008年高考,安徽考生徐孟南交了"白卷":考卷写满了自己的"教育宣言"。走出考场十年,他辗转各地工厂打工,成家生子,渐渐觉得当年的做法“太不值”。几天前,徐孟南进行了2018年的高考报名,目标是省内一所职业院校。

这条新闻引起了我的好奇,为什么一个考生要故意在这么重要的考试中考低分呢?他这十年又经历了什么?追着看了很多后续的报道,才渐渐理出了头绪。


02

另外一种人生会是什么样子呢?与“0分考生”对比最强烈的可能就是高考状元了吧。去查了一些08年前后的高考状元们的现状,的确对比颇为有趣:

04年河南省高考理科状元刘也行,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专业一直读到博士毕业,现在是知名金融集团一名投资总监。

对于高考,他说:“我一直把高考当成是一种人类脑力竞赛,我曾想过,如果把高考改成电子竞技,成为状元的还会不会是我们这一批人?我印象里遇到过的许多高考状元都是高分高能的人,他们都有很强的综合素质,不只是考试好。”

05年杭州萧山区文科状元周劼,清华新闻系毕业后在新华社工作6年,之后加入了一家健康科技类创业公司任合伙人。

对于高考,她说“高考状元身份并没有让我之后的学习和生活变得更容易,状元身份只是别人口中的谈资,我的自信和今天取得的成绩与高考状元身份的关系也不大,无论当时有没有成为高考状元,我依然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

07年漯河市文科高考状元佟亚涛,出身农民家庭的他在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后顺利保研,就职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任一档财经栏目的编辑。

对于高考,他说:“我还是相信读书能够让人有改变的机会,最起码能够通过努力来获得一些小的改变。”

04

记得今年有一档叫做《演说家》的节目,请考研名师张雪峰在节目上演讲,嘉宾鲁豫问张雪峰,你是真的相信考研会改变一些人的人生,还是因为自己做这行所以才这么说?

张雪峰在鲁豫提问的过程中,连续说了三遍:我是真的相信!

他说“如果你有兴趣的话,你在今年9、10月份你到齐齐哈尔大学去看一看,什么样的企业,到齐齐哈尔大学去招聘。你再到北京的大学看一看,到北京科技大学招聘的,是什么样的企业。到清华北大招聘的,他们是去什么样的企业,他们给这个学生多少钱?一个月的工资,您去看一看,您就知道了。”

张雪峰说到激动处,甚至带着一点点的哭腔“世界上所有的500强企业,都告诉你学历不重要,但他们绝对不会去一般学校招聘。”

其实很多时候生活真的就是这个样子,当我们去问“高考是成才的唯一途径吗?”几乎所有的回答都是“必然不是”。当我们去问“学历重要吗?”,从名校名企,到周围的亲朋好友,总有些会告诉你,“不重要,你看马云,你看比尔盖茨,你看我一个朋友某某某。”

但是真正的落到每个人的身上,就会知道,这里面存在着一个概率的问题。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差,但工作强度工作环境和薪资待遇,绝对有优劣之别。

不能说每一个成绩好的孩子都会有一个顺遂的人生,也不是所有成绩差的孩子都前途渺茫,只是在概率上来说,考入好学校,成为在选拔中脱颖而出的那部分人,会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去感受更宽阔的世界。

对于没有办法拼爹妈、拼资源、拼财力的家庭来说,高考的存在,给了绝大多数孩子一个相对公平的机会,无论你背景如何,只要你成绩足够好,就有机会去更高的平台,过更好一点的生活。

也许考试不是最好的路,也不是唯一的路,但是在最该学习的年龄,知识总是好的,拼搏总是值的。告诉孩子,好好把握自己的学习时光,未必会让你无忧,但真的能让你无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1

主题

151

回帖

1939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939
发表于 2017-12-6 15:2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