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想留北京就别事儿多,你以为你是谁呀!

[复制链接]
查看: 8252|回复: 0

320

主题

207

回帖

1386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386
发表于 2017-11-29 15:5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英国,拿到学位已经不轻松,还想同时找到工作,有种“哥德巴赫猜想”的感觉。回到国内,如果还能在北京有一份相当凑合的工作,这是幸运,而不是那些一天到晚给自己脸上贴金的所谓企业家、社会名流念叨的“天赋”、“勤奋”。

12月初,英国大学的硕士毕业典礼就要举行了。留学折腾了一年,也该画个句号了。毕业典礼“走秀”风光一下,圣诞季购物疯狂一下,与老师、同学告别亲热一下,留英学子每年年末的归国潮也就周期性结束了。

留在英国继续工作、生活近乎奢望,随着英国“脱欧”进程的深入,恐怕会进而变为绝望。

对于中国留学生而言,在英国的硕士学习往往只有一年,拿到学位并不轻松,还想同时找到工作,有种“哥德巴赫猜想”的感觉。

再说,就算能留在“好山、好水、好无聊”的英国,虽然不一定像在澳洲去养牛、摘苹果、锯木头、当电工,估计也好不到哪儿去,在社会上应该也属于“沉默的大多数”,在经济上应该也一样不好找工作,在生活上应该也按部就班、周而复始,安逸、休闲得诚惶诚恐,提前进入退休、养老状态。

中国留学生回到国内,又能如何呢?

生在中国这样的人才大国,如果还能在北京有一份相当凑合的工作,这是幸运,而不是那些一天到晚给自己脸上贴金的所谓企业家、社会名流念叨的“天赋”、“勤奋”。

从英国回到北京,我工作的地点曾在朝阳门附近,走过地下通道,总都能听到一个大男孩在歌唱,歌声时而忧郁,时而激昂,不过,更多的时候还是淹没在匆匆的人流中了。

想想他,会不会是下一个王宝强、“西单女孩”、“旭日阳刚”之类的“娱乐新宠”?

与其说这是成名或成功的另类道路,倒不如说是消费时代“一切皆娱乐”的“大众胃口”——科班出身的“潜规则”上位看腻了、听烦了,换个“原生态”的愣头青调剂一下。

以尊重“草根”的名义,搞几个“破格提拔”是容易的。

不过物以稀为贵,“破格”多了,架子就不好再端着了,因此只能有限度地制造几个例外。

普通海归,没什么背景、势力,面临的局面有可能还不如“朝阳门男孩”——连被消费的资格都没有。

留京指标、落户的难度着实不小,京城没人还是不好办,但终究还是可以办的。混在北京的职场,应该知足,真去了小地方,需要打点的地方恐怕要翻番。

得到留京的资格,还得找住的地方。

我的至亲曾住在北京中心区阴冷、潮湿的大杂院里(后来有了新名词,叫棚户区),盼着拆迁,真拆了,又得不到好的补偿,还得挤进新的大杂院里。好不容易等到了公租房落实到位,已经被“发”到亦庄了。而留下的土地上盖起了四合院小区,上亿元一个大宅院,谁住呢?“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现在想想,市区内的大杂院其实已经不错了,郊区的“蚁居部落”不是说清理就清理了吗?总比没地方住强。

不能要求国内都像英国那样惯着“钉子户”,城市化改造的大事让少数没有大局观念的人搅和了,谁付得起这个责任?

住的问题解决了,环境污染的事也别要求太高了。

柴静有关雾霾的网上纪录片没看过吗?某地的环保部门怎么说的——不用煤可以,关掉钢厂可以,这十万人没了工作靠吸新鲜空气活得了吗?

京津冀一体化!大家都互相担待着点儿。吸点儿雾霾也公平合理,谁让北京周边省市都比北京穷呢?

从英国回来了就好,踏踏实实的,脑子里别总想那么多没用的,整点儿实际的,想想明天早晨几点出家门能挤上八通线……

推荐文章:

比尔盖茨获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能享受副部级待遇吗?

2018年英国名校研究生商科录取快结束了,留学申请遭遇“杀招”!

三色幼儿园的“资本论”:中国早教丑陋的原始积累

陈冠希纽约大学演讲中的“中国制造”之辩你有没有搞错?

作者简介:赵刚(Andrew)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MBA;国际教育知名专家,现任英国诺森比亚大学中国区首席代表;十几年来一直从事中英教育交流、文化传播工作,著有《留学的逻辑》《到英国去》《欧洲情调之旅》等;资深自媒体人,获评腾讯教育“2017年度最具价值自媒体”、搜狐“2016年度留学类自媒体人”,同时得到新浪教育、一点资讯教育频道、网易自媒体平台的关注和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