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大桥镇联丰村王志强家庭农场的千亩田畴里,大型拖拉机轰鸣作业,植保无人机穿梭巡防,烘干塔、冷库等现代化设施有序运转。这片6500余亩的农场土地,不仅是优质水稻、小麦和大葱的产出地,更是该镇培育新型农业经济主体、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 政策东风引航,新型农场扎根沃土。“自小就想着把家乡的土地种好,种出高产优质的粮食。”55岁的王志强是土生土长的联丰村人,30多年前,他抓住粮食贸易机遇,与益海集团达成合作,完成原始积累;2013年,借着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东风,他成立大丰区王志强家庭农场,通过竞标先后流转土地6500余亩,主攻水稻、小麦、大葱种植。如今,农场已成为集种植、加工、仓储、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经营主体:投资700多万元购置大拖拉机、植保无人机等各类农业机械上百台,1200多万元建成日烘干量1500吨的烘干设施,1500万元打造2万多平方米粮食仓储和7亩晒场,1200万元建设5000立方米冷库及大葱加工车间。科学种植让农场硕果累累,优质南粳9108水稻亩产最高达1580斤,强筋小麦亩产约1200斤,1000亩大葱年亩效益最高达2.5万元。王志强先后斩获“中国十佳种植能手”“江苏十佳最美乡村科技致富带头人”等荣誉。 联农带农发力,共享产业发展红利。王志强始终秉持“致富不忘本”的理念,将联农带农作为农场发展的重要使命。在技术赋能上,农场共享成熟的种子、农资购销渠道,为周边种植户提供良种信息和正规农资资源,针对病虫害防治等难题开展上门指导,带动周边粮食种植稳定稳产。在就业帮扶上,农场常年吸纳50多名本地村民作为固定职工,人均年工资约6万元,同时每年提供5万人次的季节性用工岗位,年发放工资总额达1000万元。在产销服务上,依托与益海集团的长期合作优势,农场以优质优价收购本地及周边县市的粮食,今年计划收购量超100万吨,上半年已完成50万吨,年销售额有望突破25亿元。通过高于市场价的收购政策,累计为种粮群众增加收益5000万元左右,还为地方水上运输、汽运行业分别增收2500万元和2000万元,解决了粮食滞销的后顾之忧。与此同时,该农场还创成综合农事服务社,计划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在耕种管收各环节提供全程机械化服务,既帮农户种好田、提产量,又解放劳动力让他们投身二、三产业,实现多元增收。 主体培育提速,激活乡村振兴动能。近年来,该镇立足农业资源优势,紧扣乡村振兴战略要求,通过政策扶持、资源整合、服务优化等举措,鼓励发展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主体,推动农业从“小散种”向“规模化、现代化、产业化”转型。如今,像王志强家庭农场这样的新型农业主体,不仅破解了传统农业“小生产”与市场“大流通”的矛盾,更通过技术共享、就业吸纳、产销联动等方式,让农民深度融入农业产业链,实现“农场强、农户富、乡村兴”的良性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