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治理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综合性的工作,同时又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是提高群众生活品质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今年以来,大中街道坚持问题导向,突出生态河道及长效管护机制建设,多向发力,共管共治,以“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为目标,聚力绘就人水和谐新画卷。
[下好“一盘棋”,实现活水畅流]
德丰村德西中心河,因周边农户乱堆杂物、生活污水直排,导致河水宣泄不畅,河两侧多年没有疏浚,长满芦苇,淤泥堆积,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生产生活质量。为彻底改变这条河道的现状,该街道迅速组织人力、物力,全面开展违建拆除、河坡整治、户厕改造等工程,并完成河道清淤、河坡绿化、道路亮化等配套工程,真正实现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 近年来,在大中街道精心组织和协调下,各村利用“有事好商量”议事协商机制,在河道清理、违章拆除、环境整治、长效管护等方面形成一致方案,多措并举加快整治步伐。截至目前,已对红花村三排河、六组河、恒北三排河、元丰东西中心河5条河道实施长效整治。今年上半年,又对全长7.97公里的新跃河进行全面整治,通过清淤疏浚、木桩护坡、绿化栽植等管护措施,打造5.57公里的生态河道,共完成清淤土方3万平方米,木桩护坡2公里,绿化种植3万平方米,并一次性通过了盐城市生态河道验收。
[当好“保洁员”,宁护碧水清波]
7、8月份是防汛抗灾的关键时期,大中街道下辖21个村,耕地面积大,防汛任务重。在美化河道环境、清洁水质的同时,为防止因淤泥过度堆积导致河道蓄水与防洪排涝受影响,该街道因地制宜,提前谋划,人工打捞、挖机疏浚双管齐下,重点对漂浮物、树枝、杂草以及两岸生活垃圾进行清理。目前全街道清淤河道总长5.3万米,经全面整治后,水域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近年来,该街道将碧水守护工程作为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重要内容,在考虑实用性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推进实施。恒丰村精心规划、水系重组,优化土地耕作,助农户增收;恒南村为消除群众对出水的疑虑,科学规划设置排灌设施,确保河道清淤施工不影响村民的日常生产生活,并结合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整村推进小型水利建设,条条河道换“新妆”。
[做好“河管家”,构建靓丽景观]
如今的河道整治不仅满足于“畅水”“碧水”,更要实现水岸共治。在疏浚河道的同时,该街道加快推进生态河道建设,构建群众身边的“微景观”,做足水美的“下半篇”文章。 为了精准实施河道管护,全街道共设置街道级河长19名,村级河长134名,民间河长21名,按照一河一策、河岸共治“一张图”编制,采用绿植护坡,突出生态性、景观性,不断提高河道沿线的“颜值”,努力实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优美景象,打造靓丽的沿河风光带,推动“清水河”向“美丽河”升级。截至目前,已高品质建成生态河道26条。大中街道在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多措并举补齐“生态治水”的短板,按照水下无淤积、水中无障碍、水面无漂浮、水边无垃圾的“四无要求”,全面提升河道治理管护能力,打造群众向往的幸福“水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