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 大丰:公益课堂点亮群众生活

[复制链接]
查看: 5674|回复: 0

1132

主题

11

回帖

3839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839
发表于 昨天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盐城

近期,丰有约·市民课堂、青年夜校、公益暑托班等一系列公益课堂相继在我区开课,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活泼多样的教学形式,赢得了市民一致好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时时刻刻都存在。”一直以来,我区积极回应群众需求,不断探索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形式。一系列公益课堂的开办,正是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生动实践,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文化教育服务。

立足本土特色,让公益课堂“活起来”。我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瓷刻、麦秆画等众多独具特色的非遗文化。在公益课堂的课程设置中,融入这些非遗文化元素,邀请非遗传承人亲自授课,不仅能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还能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让古老的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精准定位人群,让公益课堂“见实效”。不同群体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各不相同,因此,量身定制课程设置尤为重要。对于社区群众,开设家政服务、美食制作等与日常生活和就业创业息息相关的课程,可以帮助他们提升职业技能,增加就业机会,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对于青年群体,绘画、摄影、音乐、舞蹈等兴趣类课程能够满足他们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帮助他们释放压力、培养爱好、提升素养。针对儿童和青少年,安全教育、科普知识、艺术启蒙等课程不可或缺,丰富多样的课程为孩子们搭建起全面发展的阶梯,帮助他们在知识的滋养下健康快乐成长。

关注乡村需求,让公益课堂“沉下去”。农村群众同样有着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对知识技能的渴望。针对农村特点,公益课堂可以开设贴近农时的农业技术课程,邀请农技专家讲解科学种植、养殖技巧,助力农业发展提质增效;开展乡村电商培训,教村民们如何通过网络平台销售农产品,拓宽增收渠道;还可以开设乡土文化课程,挖掘村庄的历史故事、民俗风情,让村民们在学习中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丰富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力。

公益课堂的开办,是一项惠及广大群众的民生工程。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活动开展,不断丰富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扩大覆盖范围,让更多群众从中受益,让公益课堂真正成为点亮群众生活的“文化灯塔”,为我区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