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 一棵梨树四季结“金果”

[复制链接]
查看: 5486|回复: 0

998

主题

11

回帖

3369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369
发表于 昨天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盐城
4c322120f5c106d8a7e564f6c077905a.jpg
行走大丰乡野,产业振兴的生动图景徐徐铺展,恒北村以梨园经济带动增收,狮子口村依托手工经济铺就致富路,全心村花卉产业、吉兴村大蒜种植等特色产业遍地开花。这些“土特产”正成为强村富民的“金钥匙”,推动农民增收、村集体经济连年攀升。
近日,央广网记者走进我区,深入本地10个特色村落,开启了一场乡村探访之旅,解码乡村发展的“幸福密码”。即日起,本报推出专栏“央广网看大丰乡村振兴”,请跟随记者一同探寻我区如何走出科技兴农、品牌强农、生态惠农的共富新路。
走进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恒北村村东的梨园,成片的果树郁郁葱葱,近看,一颗颗梨果挂在枝丫间,长势喜人。果园里,曹满进正在给果树打药,“我今年60多岁了,家里种了十几亩梨园,每亩年收入七八千元。农闲时,我还给村里的梨园打药,一天挣一两百元,生活越来越好。”
曾经,恒北村家家户户种棉花,上世纪60年代,棉产业收益下降。恒北村的党员干部北下辽宁,将一根早酥梨枝条,带回恒北村,插入了棉田。历经数十年试验、推广,家家户户种起了梨树,村子也实现了产业嬗变。如今,村子成为集梨园风光、生态宜居、乡村旅游特色文化为一体的沿海果香特色村,村民腰包鼓了,村容村貌也发生了巨变。
恒北村种梨树并不是一帆风顺,引进早酥梨品种后,也曾因品种问题,遇到瓶颈。为此村干部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联动省农科院在恒北村设立了新品种示范基地。50亩的示范基地里,栽了20多个新品种,还试验了篱壁形种植新模式。
“除了为村民提供新品种,我们还成立合作社,每年梨树采摘季集中收购一批梨,为老百姓兜底销售,同时调控梨子价格。”恒北村党委书记李晓霞说起依托梨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村民种棉花,一亩地收入1000多元,现在种梨子,一亩收入翻了接近十倍,全村村民人均年收入4万余元。”
为了做大梨产业,恒北村开发“真的梨不开你”系列100多种文创产品,融入非遗、梨园文化、本场人文化,招引浙江华盛达控股集团建设恒北原乡温泉度假村,发展非遗研学、农耕体验、温泉康养、休闲度假,建成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拉长梨产业链条。
“村里为我们的梨打造品牌,所以现在梨不愁卖,基本属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曹满进告诉记者。
据介绍,该村积极发挥“恒北早酥梨”国家双地标品牌作用,保护性注册恒北45个系列175个品牌商标。目前全村现有梨树种植面积2000多亩,带动全区种植4万亩,全市种植面积10万亩。
梨产业逐渐做大,李晓霞和村两委又将视野瞄向了旅游经济和非遗。“现在,我们春有花、夏有绿、秋有果、冬有雪,游客四季都能来度假,未来将集聚教育、研学、康养等产业进入乡村,助推农文旅融合发展,拓宽群众收入渠道,实现富民强村。”李晓霞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