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元旦刚过,徐子瞻和4个年轻人聚在北京,除了做他们赖以为生的软件外包业务,某天晚上还非常有仪式感地看了一场10000公里以外的发布会,在当时看海外发布会这件事极其困难,当然这难不住做软件开发的他们,就是这场在当年关注度不高的发布会,以及那个后来被称为“帮主”的日渐消瘦的长者,让这个10人团队,在10年的时间里扩充到400人,成为国内第一家登录主板的纯手游公司,并被评为“中国十大App设计开发公司”。
当然这都是后话,彼时能够带给他们震撼的就是那部被叫做iPhone的手机,而真正成就他们的却是一年后才上市的App Store。没有人能够说清第一代iPhone到底为什么吸引人,就像徐子瞻他们自己也说不清那个晚上为何异常兴奋,他们只知道一件事:“iPhone is everything for everyone”, 这个手机就是未来。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他们只说对了一半,10年来iPhone之所以屡屡被认为引领未来,有相当大的功劳要归于App Store及其生态链,这个在当年要挑战Symbian、Linux以及Windows Mobile三大主流移动操作系统的新生儿,虽然一出生就站在了iPhone以及乔布斯这两大巨头的肩膀上,但要想获得国内开发者的认同绝非易事,而第一批敢于吃螃蟹的开发者,即便在今天看来也是要付出极大勇气的。 1 那个熬夜看完iPhone发布会的徐子瞻在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对iPhone一直念念不忘,在大学时代就接触苹果产品,对其产品和精神非常崇拜,并自诩为果粉中的hard core的徐子瞻在iPhone发布以后,第一时间叫朋友从美国买了一台,用他自己的话说:“使用后被彻底震撼”,随即只用了很短时间就做了一个重要决定——公司转型,放弃原来的外包业务,转向iPhone应用的开发。 这个决定对于当时的团队来说需要勇气,首先放弃外包意味着公司断了收入,要在当时的App Store 通过付费下载赚到钱,就需要去和世界一流的开发者比拼,不仅是技术的比拼,更有挑战的是设计的比拼,作为一个来自中国的初创小团队,怎么能设计出全球用户喜欢的App成为最大的挑战。 与徐子瞻同样被iPhone吸引的还有Wesley,2009年初的时候他还在一家游戏公司打工,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并没有做喜欢的事情”,而那一年的春节他入手了一台iPhone,并且从刚刚上线半年的App Store上下载了几款小游戏,就是这一夜,躺在床上玩了一夜游戏的Wesley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辞职,自己开发游戏! Wesley有点叛逆精神,他觉得当时国内盛行的端游、页游都不能接受,反倒是GB、PSP等掌机很合他的胃口,所以他坚信同样的体验移植到iPhone上,再加上触屏操作一定会大受欢迎。于是程序员出身的他单枪匹马,拉上一个外包设计就开始了“吃螃蟹”似的创业。 与徐子瞻和Wesley两位独立开发者不同,陈晏堂所在的合合信息在2009年12月初次登陆App Store之前,就已经与三星、moto合作,并且尝到了预装的甜头。但是从彼时风头正劲的Windows Mobile平台移植到初生牛犊一般的App Store,也是由于其创始人镇立新博士预见到了iPhone的智能化趋势以及App Store的生态威力,而在2009年能够在手机上解决名片扫描的痛点(那时还没有大规模使用二维码),登陆App Store之后想不火都难,以我身边人为例,这款名为《名片全能王》的应用,几乎是那时的装机必备。 2 仅用两周就开发出第一款游戏的Wesley对处女作的期待没有那么大,0.99美元的定价让他觉得如果能有10个人下载就很开心了,出乎意料的是,第一天居然有接近100人下载了这款叫做iDragPaper的小游戏,在今天看来这款游戏依然有它的卖点,排行榜功能可以带来近乎病毒似的传播效率。 同样采用以小博大策略的徐子瞻和他的团队也上线了第一款App,这个在今天看来仍不过时的工具叫 “Translator”,是利用Google Translate API做的一款翻译App。这个App技术难度不大,挑战在于设计。 聪明之处在于,他们借鉴了当时 iPhone上短信的设计,以对话泡泡的形式来展示翻译,最终证明这个设计极为简洁并且符合iPhone用户的天然习惯,其结果就是,”Translator”上线第一个月依靠付费下载的商业模式,挣到了10万元人民币。 “虽然只是一笔很小的钱,但当时这让我们非常惊喜,高兴得跳起来,因为这不仅让我们这个小团队在断掉外包后能够活下去,同时这证明了我们这个中国草根创业团队能够做出全球用户都喜爱的产品。” 这番在今天听起来都饱含激情的言语,对彼时的开发者来说是莫大的鼓励,有一点徐子瞻说得很对——App Store从创立伊始就存在的付费下载的商业模式,对平台本身、对开发者、对用户三者来说,恰好找到了共同的利益平衡点,而在之后的9年中,这一最基本的商业模式从未改变。 这个在今天看来天经地义的商业模式,背后却写满了幸运与艰辛。 对徐子瞻这样的草根初创团队来说,新平台上的第一个作品在第一个月就能盈利10万元,除了敏锐的嗅觉以外多少还有一些幸运的成分,要知道在2008年,稳居移动操作系统头把交椅的Symbian仅一个季度的出货量就达到1850万部,而此时iPhone的累积销量连Symbian的零头都不到,只有680万部,Symbian携旗下五大手机巨头在国内攻城略地,设立研发中心,开发者大会贯穿全年,显然,为当时一部卖到8000多元的诺基亚N95机皇开发App更有前途。但幸运的徐子瞻和他的团队却在Symbian最风生水起的时候转投iOS怀抱,除了幸运和勇气我不知道再用什么去形容了。 但是对于App Store平台来说,初始的运营总是写满艰辛,那时用户们最津津乐道的行为就是“越狱”,各种“李鬼”应用商店遍布网络,几乎没有人为这个平台付费下载App,这个从Symbian时代就沿袭过来的使用习惯,直到iPhone 5s发布之后才渐渐消弭,可见平台推行的阻力之大,用户之顽固。 3 就像少年的成长那样,前行路上总是少不了彷徨与迷茫,但最重要的是不能停下前行的脚步。 徐子瞻及其团队的第一款App “Translator” 上线并带来下载和收入后,坚定了围绕iPhone和App Store来制作产品的理念。他们清醒地意识到,App Store为偏隅西南的草根团队来带了千载难逢的机会,这是几乎没有任何商务和市场营销能力,只懂埋头开发,不懂如何俘获用户,更不用说实现收入的绝大多数初创者所梦寐以求的机会。 徐子瞻看得很清楚的是,Translator仅依靠App Store ,一次性解决了渠道、销售和收款问题,打通了移动应用开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放眼2008年的移动平台开发环境,再没有如此高效的开发平台了。 接下来就是典型的励志故事了,徐子瞻和他的团队又做了很多App并在App Store上线,比如“工具箱”、“酒店查询软件”、“航班查询软件”、“社交软件”、“新闻软件”等等。其中一款Twitter客户端软件“Twitbird”,和一款新闻阅读软件“MobileRSS”最为成功,长期排在下载排行榜前列,也使得公司发展到了50人规模。 2011年,徐子瞻的tap4fun进行了第二次重大转型,转为开发iOS游戏,成为国内最早一批开发iOS移动网络游戏的开发商。转型游戏以后,依靠当时App Store提供的免费下载+内购系统,立刻获得了巨大成功,tap4fun全面转型定位为移动游戏开发商,之后的游戏产品数量、质量、收入、利润和人员规模都持续上升,成为国内主要的移动游戏开发商之一。 今天当你浏览tap4fun官网时,会发现他们同时运营的游戏多达9款,其中必有你玩过的一款,这个获奖无数,早已迈入顶级游戏开发者行列的团队已然褪去稚气,成为苹果公司现任CEO蒂姆·库克的座上客。 享受到App Store初期红利的还有Wesley,无心插柳的是,在2009年夏天上线第一款游戏后,他又用半年时间做了第二款游戏Band Band Jump,上线的同时捎带手把之前那款iDragPaper改为了免费版,因为当时很多开发者流传免费游戏+广告也是一条生存之路,没想到这个意外之举让这款半年未更新的游戏彻底火了。 那年圣诞节这款游戏在英国、美国、日本、瑞典均处于下载排行榜第一,超过Apple自己的应用,接下来的2010年一年下载量达到1000万,并且Wesley的公司前3-4年的主要收入都来自这个游戏的广告,一年几十万美元的收入,对于那时只有3-5个人的团队来说,简直是幸福不要来得太突然。 之后Wesley的公司又在2010年上线了Finger Balance,当时在App Store美国区收费游戏排名前10,免费游戏排名第一。直到现在,Wesley的公司也不过30多人,但年收入达到2000万,这一切似乎都要拜2009年春节的那个“游戏之夜”所赐。 徐子瞻和Wesley两位独立开发者在享受App Store初期红利的同时,合合信息也尝到了在全球范围树立品牌的甜头。 通过App Store,他们不仅获得了全球用户的认可,同时基于在App Store的排名和下载量,赢得了客户的认可。后来《名片全能王》和三星、华为、Softbank、中华电信等的合作,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在App Store的排名。包括合合信息的天使轮融资,就是经纬创投的创始人张颖看到《名片全能王》在App Store上总是排在商务类第一名,就促成了投资。 这款屡被苹果编辑团队挑中,作为商务类目推荐的应用,在2009、2011、2013三次获得App Store年度最佳应用的称号。到目前,《名片全能王》已经拥有超过3亿用户,遍布全球近200个国家。 这个堪称教科书一般成功的案例,让合合信息将之后的App都在App Store上发布,如启信宝,汇聚了1.1亿家企业的120个维度的征信数据。合合信息也步入了C轮融资,估值超过30亿。 而在开发者获得巨大成功的背后,是App Store自身的突飞猛进,截至2017年3月,苹果系统在中国有180万名开发者,过去几年苹果向中国开发者支付了900亿元人民币现金。其中,仅在过去12个月,苹果就支付了400亿元。 4 Wesley知道其实这一切要感谢的不止是那一部iPhone,说到底是App Store以及苹果的理念吸引了他。“苹果鼓励创新,而我们不想被同质化,这与苹果的理念十分相符。例如早期游戏设计注重体验,让触控屏和传统游戏机制相结合,因此比较受欢迎。”在Wesley看来这才是首批App Store开发者所应有的信条。 而在近几年的时间里,Wesley也意识到App Store的“淘金热潮”归于理性,现在的竞争更加激烈,毕竟市场规模变大了100倍都不止,2010年50万的目标收入就已经很宏大了,但现在几十亿美元也只能算是一个小目标。 随着开发技术的成熟,越来越多的独立开发者涌现出来,但是对于新开发者来说,只有差异化才能从大公司突围,主流游戏永远是“巨人战争”。 与Wesley有着同样共识的还有合合信息,当年在开发第一款应用的时候,绝对是App Store的红利期,整体环境比较开放,只要想清楚这款应用可以给用户解决什么问题,保证用户体验,就能相对轻松地获得第一批用户。而现在,移动软件市场已经是一片红海,想要进入这个市场必须万分慎重,想清楚自己的用户所在、产品未来方向以及赢利点。只有这款产品真正解决了用户痛点,并且有一定的技术壁垒,才能有的放矢,获得用户的认可。 与此同时用户要求也变得更高,对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更加苛刻,需要开发者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最重要的是,推出自己独到的产品,保证好的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 回望初心的徐子瞻除了Wesley那一份理性的判断,还想说的就是“感谢”二字,我知道这不是客套的辞令,能够在9年的时光里伴随App Store这个平台共同成长,除了惺惺相惜的依赖就是由衷而表的感激之情,只是你很难说要感谢的是2007年隆冬时节的那场发布会,还是10年后的今天坐拥180万中国开发者的App Store。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徐子瞻们对于苹果这家公司的核心精神的信仰,始终未变,也许正是当年的爱屋及乌才有了今天的与子偕老。 作为第一批开发者,我想他们是最有资格评说这个平台的,徐子瞻看到的是,App Store与苹果都变得更加开放了, App Store做了不同国家地区的本地化,比如现在能够用微信、支付宝直接在App Store上购买虚拟物品就是对中国用户体验的巨大提升。 不过面对汹涌而来的新一代开发者,徐子瞻这样的老司机更加笃信“Quality is the best business plan”这个信条。现在环境竞争更激烈了,流量获取的成本更高了,为了生存和发展好像需要做更多事情。 但实际上,越是竞争激烈,越是浮躁的环境,高品质、有灵魂的产品越能脱颖而出,被全世界追捧。 面对成长迅速且日益庞大的开发者群体,苹果也在不断完善App Store的开发环境与体验,例如去年6月苹果宣布对审核进行革新,主要变化是减少了审核时间,约50%的App审核在24小时内完成,90%的审核在48小时内完成。更快的审核使得开发者得以快速修复问题,并更加顺畅的整合用户反馈。 与此同时,苹果也在整风肃纪,去年秋天,苹果开始评估并移除了几十万个不能在App Store上发挥作用、年代过长或是不符合审核规定的App,这对于用户体验是有利的。 而在最近,苹果也应广大开发者要求推出了新的评分和评论API,除了帮助开发者激励用户提供反馈之外,也允许开发者直接在评论里回复用户,无论是针对某个问题表示支持或是简单致谢用户。 对于新改版的App Store,可能很多细心的开发者会发现有些变化,那就是露出的机会变多了,比如像故宫博物院、Fortune City、Loner这些本土开发者的作品在改版后迅速出现在编辑推荐的位置上。 其实所谓的红利期,App Store也是一直存在的,因为苹果的生态系统总会有创新点涌现出来,比如近几年WWDC上都会释放新的API和开发工具包,例如HomeKit、HealthKit等,再比如今年提供的AR应用,这些都是开发者的新机会,在这些新机会面前新老开发者人人平等,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比拼的就是反应速度与用户体验,这些新机会就是新的红利。 5 今天,当你被数以百万计的App和游戏包围得不知所措,对于付费、内购方式习以为常的时候,可曾想过当年在夹缝中求生存的App Store走过的是怎样一条披荆斩棘之路,而像徐子瞻、Wesley、陈晏堂这样勇于吃螃蟹的首批开发者又是下了多大的决心才在陌生的平台迈出了第一步。 对于App Store的过去9年来说,累计支付的900亿人民币就像徐子瞻掘到的10万元第一桶金一样,无论多么耀人也只代表过去。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App Store再不需要其他产品的光环笼罩,它早已成为包括iPhone、iPad在内的iOS系统的灵魂。 今天,当无数开发者投入App Store的时候,他们有着与首批开发者10年前看到初代iPhone时同样的信条:这是最好平台,这是最好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