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花6年拍3万张照片记录故宫 单霁翔都被打动了!

[复制链接]
查看: 14843|回复: 0

61

主题

5

回帖

460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60
发表于 2019-11-1 16: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0月25日电(记者 上官云)苏唐诗,一位来自河南小县城的摄影爱好者,因拍摄古建筑出名,亦曾凭借出色的摄影作品两次获得“十佳中国古建筑摄影师”。

《风云紫禁城》。2016年6月,拍摄于故宫太和殿广场。苏唐诗 摄

不过,他最为人熟知的,还是“蹲拍”故宫近六年、攒下大约3万张照片的经历。为此,苏唐诗也成为人们口中专拍故宫的“网红”摄影师。

他拍摄的照片里有故宫的清晨,也有故宫的黄昏。白雪皑皑中,故宫角楼静静立于水畔,虽无言,却意蕴悠远。

《雪之城》。2019年2月,拍摄于故宫角楼。苏唐诗 摄

雨散云未收,故宫中,巍峨的宫殿傲然立于世间,天上一片云卷云舒,奇幻之间,更显得大气磅礴。

《喷薄》。2016年6月,拍摄于故宫太和殿广场。苏唐诗 摄

某个晴朗的日子,几缕阳光透过半开朱红宫门,照亮画中人的脸庞,令这原本“高冷”的建筑,仿佛也多了些人间烟火气。

《梦之光》。2019年1月,拍摄于故宫承乾宫。苏唐诗 摄

上元之夜,故宫热闹无比,转过城墙一角,却是夜色笼罩下被灯光照亮的宫殿屋顶,静谧却自显端庄大气……

《夜之魅》。2019年2月,拍摄于故宫东城墙。苏唐诗 摄

就是这样一幅幅简单却极具个人风格的摄影作品,却每一处都散发着浓郁的诗意,深深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和注意。

《轻拂》。2017年3月,拍摄于故宫寿康宫。苏唐诗 摄

如此,故宫的春季的杏花,夏天的绿荫,秋天的黄叶,冬日的白雪,乃至朱门金殿,黄瓦红墙……在苏唐诗的镜头中一览无余。

《金色繁华》。2018年10月,拍摄于故宫十八槐。苏唐诗 摄

将近六年的时间里,他在河南与北京之间,先后往返40多次,用着“相当业余”的摄影器材,用最普通的游客视角,去捕捉故宫最细微的美。

《一隅》。2019年2月,拍摄于故宫御花园。苏唐诗 摄

他镜头下的故宫,既有昔日皇城的威严大气,也有如今贴近老百姓的温暖亲和,就连故宫的一草一木,再平常不过,但在苏唐诗的镜头下也仿佛具有了灵魂。

《画境》。2019年9月,拍摄于故宫御花园。苏唐诗 摄

故宫之美,不仅在于高墙大殿的宏伟,一草一木,一花一果实,都可以美不胜收。它们用各自的方式,诉说着那些流逝的岁月。

2019年初,苏唐诗从3万张照片中认真筛选出148张,结集为一本摄影集:《看见,不一样的故宫》。

《天望》。2018年3月,拍摄于故宫乾清宫。苏唐诗 摄

他心怀忐忑地给单霁翔写信并附上摄影集,期待能得到这位“网红”院长的评价。

单霁翔理解苏唐诗的意思,本不打算回复,可翻看这本画册后,却被深深地打动了:

他看到了已然落下神坛、走向人间的太和殿广场,格局依旧恢弘,却多了些和蔼可亲;

看到了曾经深不可测的皇宫庭院里,一个穿着红衣服的小女孩,在妈妈面前撒欢奔跑;

也看到了曾经象征着森严等级的硕大门钉上,覆盖着的布满沧桑的劳动者的手;

慈宁宫、寿康宫……其中的春夏秋冬,原来是如此魅力无限。

《温度》。2018年10月,北京故宫午门。苏唐诗 摄

单霁翔改变主意,为苏唐诗写下序言:“故宫之所以称为故宫,便是因为它属于历史,属于人民,属于新中国,属于新时代。它不应藏于深宫,不应站在旧时代的高处,眼神冷漠,俯瞰众生。”

“我们让人民丰衣足食,再让紫禁城走入人间,在人民的心目中,故宫之大美才能肆意绽放。”

《对语》。2018年10月,拍摄于故宫翊坤宫。苏唐诗 摄

“我其实十分感谢他的努力,感谢他用普通的摄影器材,踩着普通观众的脚印,通过普通人的视角,展示出这样一座属于人民的故宫博物院,这也正是我孜孜以求的目标。”

世间有如巧合:画册中有几幅照片的拍摄时间是2019年4月7日,那也正是单霁翔担任故宫博物院院长职务的收官之日。

苏唐诗。受访者供图

两个生活轨迹各不相同的人,用各自的方式表达着对故宫深深的热爱。

优秀的摄影作品应该如陈年美酒,经得起时间考验和细细品味。看过苏唐诗那些大气又唯美照片的人,多半都会想,这是哪位摄影名家的作品?

《风雨千年》。2015年8月,拍摄于云南楚雄彝人古镇。苏唐诗 摄

其实不然。他常说,自己只是个来自河南小县城的老民警。

苏唐诗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热爱传统古文化的父亲按照“诗”字辈排名,给他取名为唐诗。

苏唐诗。受访者供图

受家庭影响,他喜欢摄影、绘画和书法,但长大后却并没走上与此相关的工作岗位,而是从警校毕业后,成为一名民警。

基层民警工作繁杂,由于长期劳累,苏唐诗右耳失聪,还患上了严重的脊椎病,发作时甚至站都站不起来。不得已,他离开了一线工作岗位。

《水龙吟》。2014年9月,拍摄于北京太庙。苏唐诗 摄

时间充裕一些后,他想起了少年时的梦想。2006年,苏唐诗买了一部相机,把摄影这个爱好重新捡了起来。

为了练习,苏唐诗拍过黄河故道的晨雾,拍过公园里的水鸟。花木、风景、河流、行人……都可以成为照片的素材,有人说他“见山拍山,见水拍水,走到哪儿拍到哪儿”。

《雪之琴》。2018年1月-江苏镇江金山寺。苏唐诗 摄

苏唐诗不以为意,就这么走走停停拍了八年。2014年,他在网上看到一个古建筑摄影大赛,便投了一组稿子,没想到,最终被评为“年度古建筑摄影师”。

获奖令他有些意外,但也仿佛打开了另外一扇门,拍摄古建筑的热情一下子迸发出来。

《古祠遗风》。2014年6月,拍摄于广东潮州龙湖古寨。苏唐诗 摄

此后,苏唐诗对拍摄古建筑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总觉得拎着相机出去,遇到古建筑不拍,好像吃了多大亏一样。

他仍然记得,在五台山显通寺,为了拍到理想的照片,自己在香炉脚兽旁趴了1个小时,压根没发现带火星的香灰掉在衣服上。为此,右胳膊留下了一道被灼伤的疤痕。

《苍茫清凉寺》。2017年7月,拍摄于山西五台山清凉寺。苏唐诗 摄

专注,永远是做好一件事不可缺少的条件。苏唐诗的摄影作品越来越富有意蕴,光影交错的背后,是对摄影艺术深深地热爱。

拍了大大小小的古建筑后,他把镜头对准了有着几百年历史的紫禁城,“无论是建筑式样的大气,还是雕梁画栋的细腻,故宫都是古建筑中的精华所在。”

《暖阳》。2018年12月,北京故宫颐和轩。苏唐诗 摄

随着科技的发展,打开手机,谁都可以轻松完成拍摄。但苏唐诗每一次按下快门,都是经过精心设想。

“以前拍故宫,想着要突出它的气势、拍出它的恢弘与威严。”苏唐诗慢慢感觉到,也许这并不能全面反映故宫,不能表达自己的对故宫的感情。为此,他一度觉得有些困惑。

《守》。2017年2月,北京故宫太和殿广场、苏唐诗 摄

2018年3月,苏唐诗在国家图书馆偶然看到一本摄影集,里面的每一帧照片,镜头语言十分朴素,从细微处着眼,但却恰到好处体现了古建筑最本真的美。

他一下找到了思路,列出一个时间跨度为一到两年的拍摄计划,“从故宫的春夏秋冬开始拍,多寻找一些细腻的小景。”

《皇城轶事》。2018年12月,北京故宫午门广场。苏唐诗 摄

有时器材不合手,苏唐诗便会向朋友借来好一点的镜头。期间,他多次往返于北京和河南老家,去一趟就拍个两三天。

许多人都曾从他拍摄的照片中领略到故宫的美,却并不知道背后艰辛。一幅红墙黄瓦的雪景图,可能需要苏唐诗在下雪的天气,吹着冷风在故宫一待就是一整天,手脚经常冻得失去知觉。

《天上》。2018年7月,拍摄于故宫隆宗门广场。苏唐诗 摄

故宫游客是出了名的多,苏唐诗又执拗地不想后期P图,希望照片能够一次成型。为了躲开熙熙攘攘的人群,他总是提前买好票,故宫一开门就扛着相机往里冲,在众多游客中,最早进故宫,最晚出故宫。

天长日久,苏唐诗总结出一套经验:冲到太和门千万别逗留,接着往太和殿跑,那时人不会太多,加上拍摄技法,就可以成功避开人群,拍到一个很安静的场景;也不能贪心恋战,一次拍不成,就多来几次,千万别怕费事。

《祥光瑞兽》。2017年1月,北京故宫东六宫。苏唐诗 摄

偶尔,这套办法也有失灵的时候。故宫御花园有一座古色古香的亭子,春天配上一树娇艳欲滴的杏花,美景天成。许多人都爱围着拍照,苏唐诗左突右冲,也找不到合适的角度。

无奈之下,他想到一个主意,发动群众,招呼大家排好队,一起找最好的角度拍最好的照片。这招果然灵验,趁着人群闪避的瞬间,苏唐诗拍下了那幅杏花美景。

2017年,拍摄于故宫太和门广场。苏唐诗 摄

为了拍故宫的雨景,他曾被淋得浑身湿透。有一次下午四点多,临近故宫闭馆,突然下起了雨,不多时雨停,故宫地面上水平如镜,天空云海翻腾,极为壮观。

苏唐诗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他跟在正在清场的工作人员身后,只顾疯狂地按着快门,拍了十几张照片,这也成为他后来最得意的作品。

《时光》,2017年1月,摄于北京故宫中右门。苏唐诗 摄

他就这么不厌其烦地反复拍了六年,渐渐对故宫“了如指掌”:哪个拍摄角度最好,什么时候光线最佳,闭上眼睛,甚至能想象出站在故宫某个角落,能够看到什么样的景致。

在苏唐诗的眼中,古建筑是会说话的,它们穿越悠悠岁月,是历史变迁的见证者和记录者。时光荏苒,那些深藏其中的文化记忆,被他用照片一一展示出来。

《云天下》。2016年1月,拍摄于河南商丘古城。苏唐诗 摄

不只是故宫,他拍过天坛、颐和园……苏唐诗把这些照片发到网上,也惊喜地发现有许多古建筑爱好者会跟自己交流心得,“我也从来没想到有这么年轻人喜爱古建筑。他们是真心喜爱我们的传统文化。”

有人劝他开班讲授摄影,也有人劝他出书。经过慎重思考,苏唐诗同意了。他希望,能够借此令更多人关注古建筑文化,进而树立起对古建筑的保护意识。


《谐趣园》。2016年12月,拍摄于北京颐和园。苏唐诗 摄

因为拍故宫、因为拍古建筑,苏唐诗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别人管他叫名人,他自嘲只是个“人名”,“无论什么时候,都得踏踏实实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苏唐诗只有一个小小的心愿:希望所有人都能来到中国,来到故宫,看看我们的古建筑,看看我们的璀璨的文化,感受到它们这样的美。(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