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名女孩相继失联:孩子遇事后会不会和父母说,真的很重要

[复制链接]
查看: 12404|回复: 0

61

主题

5

回帖

460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60
发表于 2019-10-9 09:2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青榄君
来源:青榄家长地带(ID:educool)
01
去年,有一则令人悲痛的新闻:25岁理工硕士因欠债5万多元自缢身亡。
这两天,有一则新闻牵动了无数人的心。
两个女孩相继在广西涠洲岛失联。
其中一个女孩,何红宇,今年19岁,刚高考完,准备复读。家人都以为她在出租屋学习,没想到她悄悄去了千里之外的广西涠洲岛。
8月25日晚,她在监控中留下最后身影,再不见踪迹。
在她住过的客栈,警方找到了字迹潦草的遗书,家人确认了笔迹,但不相信开朗的她会寻短见。
另外一个女孩龙其乐,22岁,是一名女教师。昨天,失联17天后,她的遗体已经被确认找到。
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悲痛的消息,多么希望这个女孩只是暂时离开。
据新闻报道,她曾在出发前微信请亲友照顾好妈妈。9月1日黄昏,她与妈妈最后一次通话,说想下海游泳,妈妈并没觉察到异样。
然而到了9点,妈妈再打不通她电话,客栈老板也找不到人。
家人说龙其乐是个活泼的孩子,不可能会做极端的事,但客栈附近的村民却说曾看见她在路边痛哭。还有,家人说她不抽烟,可事发前却有人看到她点了两根烟哭泣独行。
两个女孩的失联是人为还是巧合,真相要待警方调查公布,我们不妄断猜测。
但两个事件有着惊人一致的地方:家人都不相信孩子有自杀的可能,因为她们平日明朗乐观。
然而旁人所见女孩的行为,却与家人的印象矛盾,引人深思:
原来很多时候,父母眼中的孩子,和孩子真实的样子,并不一样。
父母纵然深爱孩子,却并不全然了解孩子,看不见落在孩子生命里的雪;而孩子纵使牵挂父母,却不尽然信任依赖父母,宁愿自己孤独过冬。
这种亲子间的隔阂,让孩子在遭遇不能独自解决的困难时,放弃了向父母求助,选择独自去面对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究竟是什么造成这样的局面?
02
去年,有一则令人悲痛的新闻:25岁理工硕士因欠债5万多元自缢身亡。
然而事发前一段时间,他一直有与家人联系,却从未透露窘境,家人也未觉察他濒临崩溃。
甚至自杀前两天,他还向爷爷报平安,给父亲充话费,说自己各方面都“挺好”。
直到看到遗物,家人才知道,他失业已一年多,他的支付宝里,余额只有0.71元,全靠借债度日。
父母悲痛万分,“没想到,说挺好都是骗我们的。”
比孩子遭遇不幸更可悲的是,父母根本不知孩子曾如此困窘,因为他从未提及或求助,哪怕就一次。
父母不明白:
困难再大,只要与家人商量,办法总比困难多;挫折再深,家人接纳鼓励,都能疗愈创伤。
更何况,困难不过是失业和区区5万元?为什么孩子就是不说?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是发出过沟通和求救信号的,只可惜父母“视而不见”。
今年2月,一名高三复读生给母亲发短信:“我真的想好好学,考个好大学,希望这个愿望,下辈子可以实现吧,我爱你,下辈子,别做我妈了,太累了。”
母亲回复:“你永远是我的好儿子,我会尽最大努力支持你。妈妈因你考到外高而荣幸,我希望你这次也争取轰动一哈周边的几个学生,老师说了,你学习如果用心了,没问题。”
短信发出后,母亲旋即接到儿子手机打来的电话,警察说孩子已纵身一跃跳进黄河。
母亲是单亲妈妈,很爱儿子也付出了很多,孩子才会说爱妈妈,希望妈妈不要太累。
然而彼此深爱,却天人永隔。
在最后的沟通中,孩子句句向母亲求救,希望她能感受到他的压力、疲惫、脆弱和无助,宽慰他“没关系,太累就不学了吧,健康开心比考上好大学更重要”。
而母亲的回答,却在鞭策他上进成功……
一堵无形的墙横亘在母子之间,成为压垮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许多悲剧的根源,不是“不爱”,而是“看不见”:父母不了解孩子的真实感受,让孩子对父母渐渐关上心门。
03
去年大热的电影《狗十三》,被称为80、90后的“成人礼”。
看到女主角李玩和家人,就会明白压垮亲子间沟通和信任的不是最后一根稻草,而是每一根。
爸爸许诺带李玩去天文展,可突然碰上一个重要饭局,只能带上她去饭局。饭局上,为了掩饰心中的内疚,也为了让饭桌上的人“好受”,爸爸解嘲说:“人的事还没弄明白呢,看什么天文展?不去就不去了。”
众人哄笑,而个中的不快和委屈,只有父亲和李玩清楚。
她的诉求常被忽视,便把情感都寄托在小狗“爱因斯坦”身上。
后来爱狗丢失,后妈买了条一模一样的狗补偿她,她一眼看出那不是爱因斯坦。
她要的不是一模一样的狗,而是她的狗。那次,所有的失落和失望集中爆发,她瞬间崩溃,但所有人都怪她不懂事。
李玩希望家人看到她的失落和难过,她说过、哭过、闹过,但面对大人的不理解,她失败了,也终于“懂事”了。
她不再抗争,活成父亲和家人心中想要的乖模样,而真实的感受和心事,再不会说出来。
知乎上有个提问:父母不理解自己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穿梭孤帆启航:仿佛他们不在乎你是不是真开心,只是让你朝着连他们都不知道的方向前进,不管你在路途上遇到什么人什么事有什么收获,他们听不懂也不会听你分享这些。
@巫苏:有什么事第一反应不是向父母倾诉商量,而是自己解决。挺难受的。
@包咂酱和诗:在被自己的一无所有深深怵到时,真的需要听他们说一句,别慌。
面对父母的不理解,不是每一个孩子会走绝路,但最后孩子都会说,“算了,有爱就好了,何必强求理解”。
于是,孩子学会不再诉说自己的委屈,有问题自己解决,有事自己硬扛,只是难掩内心的沮丧与孤独。
04
《我家那闺女》中,焦俊艳曾说过一句很戳心的话:痛苦讲给你们(父母)听,我会得到双倍的痛苦。
那些遇事不再与父母诉说的孩子,是攒够了失望,而遇事一直愿意告诉父母的孩子,是父母用信任和理解赢得了他们的心。
如何做一个能走进孩子内心的父母?
首先,要学会倾听
父母愿意听,懂得听,孩子才肯说。
倾听要注意三个原则:相信孩子,不着急说教或批评;看着孩子的眼睛倾听;及时回应。
为什么在电视剧《小欢喜》里英子有什么事都不跟妈妈宋倩说,却愿意跟刘静阿姨说?因为宋倩从来不听英子的,只顾自己说,而刘静总是善于倾听。
其次是要经常告诉孩子,无论TA做了什么,你都会依然爱TA、相信TA
曾经有一位妈妈对女儿说的话就很令人动容:
我虽然无法保证与你永远没有代沟,但不妨碍我去了解你、接纳你,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与你一同成长。
我或许做得还不够好,也不期望你对我推心置腹。但请你记住,无论你做了什么,是对是错都不要紧,家里永远有一位不够好但值得信赖的朋友。
做孩子不够好但尝试理解、一直信任孩子的朋友,不但能分担孩子的迷茫和痛苦,还真的能救孩子的命。
前段时间,备受关注的陕西老师辱骂初一女生事件中,很长一段时间里,女孩从晨读到晚自习,每次上课至少六七次,无缘无故被班主任口头侮辱,让她产生了“魔鬼般的地方,活着有什么用”的念头。
幸亏女孩没有做出不可挽回的傻事,而是告诉了父母。
父母即便很难相信女儿说的恶劣情况是事实,还是先稳住孩子,让她带录音笔回校,录下20小时100多条不堪入耳的音频,最终为女儿争取到合理说法,也挽救了女儿的性命。
最后,最重要的是发自内心的信任和接纳孩子
什么是真正的信任?
就是任何时候都会选择与孩子站在一起,即便不相信会有那样的事发生,或者不认同孩子的行为,但永远爱着孩子本来的样子。
有了这样深深的理解和信任,孩子才会无论何时,都会想到家的温暖,找到回家的路;才有信心解决问题,有力量对抗挫折。
黄磊说:
最可怕的不是孩子在外面做了什么,而是你不知道他在外面做了什么。他做什么不重要,他会不会告诉你,最重要。
为人父母的最大成功,莫过于孩子长大了,发生了什么事,仍会想到你,选择告诉你。
让我们都努力学做理解孩子的父母,做值得孩子信任一生的朋友。
也祈祷女孩何红宇能安然无恙,平安归来。
部分图片来源“unsplash”,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