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有这样一个地方,千年窑火生生不息,精湛的制瓷工艺和灿烂的陶瓷文化惊艳世界,它的名字叫景德镇。
景德镇位于江西省的东北部,曾是江西乃至中国的名片。据史书记载,这里在汉代就开始制造陶瓷,唐朝时,因处在昌江以南称昌南镇。唐时瓷器已经开始外销,昌南镇的白瓷因似白玉而轰动西方世界,西方人以家里有件中国瓷器为荣,那时瓷器也称为昌南瓷器,而“china”一词正来源于外国人口中的“昌南”发音。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因昌南镇制造的青白瓷质地上乘,于是被赐予皇帝的年号为名,置景德镇。自元代开始,至明清历代皇帝都派员到景德镇监制宫廷用瓷,设瓷局、置御窑,因此景德镇也为中国皇室服务了六百多年。
前不久我去江西旅行,在景德镇的中国陶瓷博物馆,了解了景德镇制瓷的历史和文化,也看到了许多历代的陶瓷珍品。
景德镇的制瓷历史悠久,品种繁多,造型优美,制作工艺精湛,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著称。其青花瓷、玲珑瓷、粉彩瓷、色釉瓷,并称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
这件大青花瓷瓶就是元青花,是景德镇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据馆员介绍它价值2.3亿人民币,听来令人乍舌。
元青花之所以价格奇高,因为它不仅使用了进口青料,即苏麻离青,而且以其大气豪迈的气概和艺术原创精神,将青花绘画艺术推向了顶峰。
这件菊花瓷器作品的工艺令人惊叹,从菊花纤细的花絮到花蕊,都是烧制的瓷,不仅做工精细,形象花色也非常逼真,如果你不仔细看,还以为是一朵绽放的真菊花,令人叹为观止。
这一款“天青色”堪称绝品。方文山的“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就是指的这种颜色。据说是宋徽宗做了一个梦,在梦境中看到大雨后天边一抹奇怪的青色,于是醒来后让工匠烧制,经过几番颜色调配,终于调成了这梦中的“天青色”,实现了愿望。 而随着宋的消亡,这一抹天青色,也成了时代的绝唱,如今存世不足百件。
在中国陶瓷博物馆里还摆放着历代的陶瓷珍品,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风格和帝王的喜好。这种侍女陶瓷,造型飘逸,跃跃欲动,那纤细的衣带像跟着舞姿随风飘扬。
侍女陶瓷人物造型优美,体态丰盈,皮肤白洁如玉,层次纹理分明,柔和的色彩,优美的舞姿,体现出了景德镇工匠们高超的制瓷技艺。
一些现代作品也很有生活气息,这尊坐在藤椅上的人像,穿着大花衣,怀里抱着小猫,神情惬意,悠闲自得,特别是胳膊上的纹身也清晰可见。
如果你被这些精美的瓷器艺术品震撼到了,一定要到景德镇的小器作里了解一下陶瓷的制作工艺流程,这里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瓷器生产作业线,清代的圆器作坊。
作坊是我国古代陶瓷手工业劳动生产场所,俗称坯房。发展到明代已分工很细,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写到制瓷的工序:“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
这里的作坊以生产日用瓷为主,其中包括碗、盅、杯、碟等品种,工人经过拉坯、印坯、利坯、挖足、施釉、画坯等工序,制作出的瓷器胎质细腻,造型规整,素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著称于世。
景德镇的制瓷工艺专业程度极强,分工也极其细致,因此,这里的工人就是用一辈子的时间把自己的那道工序做到极致。大叔说,小伙子,你别光拍瓷器,你拍拍我的眼睛。的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在特定的环境里重复一个动作,训练了手感拿捏的精准程度,也练就了犀利的眼神。
利坯、挖足、画坯等都是整个流程上不可或缺的小程序,任何一道程序出错,最后的作品都将成为一件废品。而一件完美的成品,都离不开这一双双虽然粗糙,但是却又能化腐朽为神奇的手,也离不开制瓷人对传统工艺的继承和坚守。
上釉的过程全靠几十年一提一按的手感,杯口边缘与釉汁面恰好齐平,少一寸釉上不够,多一寸釉汁就会流入杯内,这一提一按就是一辈子的功底,已经融入了制瓷人的神经元里。
勾勒底纹的老奶奶,是一位聋哑人,古稀之年依然用笔有力,这样的一笔一划就是一辈子,真正的匠人匠心。
这些画面,在一般游客的眼中是一幕幕新鲜的风景,而对于制瓷师傅们来说却是日复一日的坚持和创作,也是最寻常不过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