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本来是黑白的。虽然早在1840年摄影术诞生之初人们就开始尝试拍摄彩色照片,但是受当时技术的影响,这些早期的彩色照片的质量非常低,而且可能需要连续曝光长达数小时甚至数天。直到1855年,苏格兰物理学家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才首次依照彩色视觉原理提出了红绿蓝三色光成像的三色法,这也成为了现代彩色摄影技术的源头。 尽管如此,由于早期彩色摄影的材料相当昂贵,除非特别需要,否则绝对不会有人专门去拍摄彩照,更不要说大范围的民间应用了。直到柯达公司经典的Kodachrome的量产才让彩色摄影的代价不再那么高昂,也让彩色胶片装进了更多非专业非商业摄影师的相机里。
法国军人在一战战场上,使用天然彩色相片技术在1917年拍摄的一张彩照
135格式的流行也让更多的摄影师开始挂着自己的小型旁轴相机穿梭于大街小巷之中去捕捉眼中所见的那些美好的琐碎日常。
Kodachrome II
虽然已经开始有量产的彩卷,但是相对来说,黑白胶片依然还是街头摄影师的首选,不单单是因为成本低,更因为黑白负片的宽容度很高,迫冲好几档也能够很好的成像,满足在忙碌的街头中使用高速快门拍照的需要。 尽管到了现代数码摄影的时代,黑白还是彩色早就不再是一个成本或技术问题,大部分街头摄影师依然还是会选择黑白作为拍摄街头的首选。对他们来说,黑白才是街头的本质,按动快门所捕捉到的只是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的镜像,而并非复制这个世界的本体,彩色摄影总是会带来一种出离感,它总是过度的想要去还原这个世界的真实却又永远都不可能接近真实,与其如此,倒还不如剥去色彩保留世界本来的样子。
摄影:Markus Andersen
很多人的专业之路其实都是从偶像崇拜开始的,在他们对于影像的理解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的时候,往往会从模仿一些他们所尊崇的大师开始,布列松、马克吕布、薇薇安迈尔、Helen Levitt,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街头摄影大师,都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黑白街头摄影的作品。 而不同于人像摄影、风景摄影和景观摄影等等这些注重于表达画面内容的形式的多样性,街头摄影的主题往往很简单,就是要捕捉瞬间迸发的情绪,而在这一点的处理上,黑白照片往往会更有优势。 除去了色彩对视觉的干扰,照片很容易表达出想要表现的主题,在街头拍摄的时候,看我们看到一个好画面想要拍下来的时候,往往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细心的去构图,只能用最快的时间举起相机将眼前的画面记录下来,很可能在当时杂乱的背景下,丰富鲜艳的色彩往往会分散观看者的注意力,使得主体情绪表现的并不那么明显。
摄影:Helen Levitt
街头摄影师试图去通过一幅画面去展示一个故事,通过画面中的人物,来和观看者形成互动,黑白可以通过淡化色彩来帮助强调主体内容。 在街头摄影之中,光暗的对比经常也会是一个常见的主题,用增强对比的方式来分别强化高光处和阴影处,让画面中出现死白或死黑,从而形成给观看者无穷想象力的负空间,在这一点上,彩色摄影可能会很难做到。
摄影:Rinzi Ruiz
但是任何一个美学形式都不应该是单一的,尤其是现代在黑白才是要经过处理的时代,彩色街头也越来越常见,因为它更容易显示社会中的同样场景在不同时间的样子,在这个时间跨度之中,色彩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画面中的设计或者时尚在社会中的颜色的变化也可以看出每个时代的人们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生活态度。 不管是彩色还是黑白,想要拍好了都不容易,彩色摄影的困难之处就在于颜色的纷杂很容易让照片本身出现太多的干扰元素扰乱观看者阅读照片的重点。想要让观看者能够更加容易接受画面的内容,并且进入到画面之中,需要拍摄者对画面色彩的掌控,当然这也是近些年极简彩色街头摄影流行的原因之一,通过减少元素来减少干扰。 在黑白摄影中,图像可以是随机的,拍摄者只需要关注不同的亮度以及寻找正确的可以吸引到观看者的画面对比,而在彩色摄影中,不仅仅要关注主体内容本身,还需要注意背景中的元素会不会干扰到主体,不能够太过于随机的拍摄。 在拍摄黑白的时候,我们往往只关注主体的表情,但是彩色摄影让我们在注意画面精髓的同时也不要忽略了画面的外观,表情固然很重要,衣服的颜色也同样重要,衣服的颜色如何与背景颜色搭配更加重要。
摄影:Saul Leiter
摄影:Alex Webb
虽然很多经典的街头摄影作品都是黑白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街头摄影就是黑白的,虽然相比她的黑白作品来说不多,但是薇薇安迈尔也曾经拍过很多非常好的彩色街头摄影作品。 街头摄影的本质也不等于是乱按快门(事实上很多人误以为Snapshot就是随机按动快门),细节是决定一张照片成功与否的关键,无论是黑白还是彩色,在拍摄之前都需要你寻找不同的细节,以决定适合的色调。 黑白照片可以更直观的表现内容,同时也强调了光暗的对比,而彩色照片则似乎更加逼真,更能够表现我们真实的人生。 无论黑白还是彩色,只要用心,都能拍出好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