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春节祭祖,父母总是虔诚的追思与跪拜,但是我从来不下跪。现在想起有些羞愧,但出于教育的影响和个人的认识,那时我觉得下跪是“人格最大的侮辱”,而对于祖先的最大尊重,是认真的活出自己。 儿时家中有老人“逝去”,长辈们总是各种“花式”的嚎啕大哭,我也哭,但都是撕心裂肺的默默流泪。 对于很多阶段性的所谓“忤逆”与“反叛”,拉长时间去看,何尝不是一种“进步”与“改善”。长大后也陆续有“老人”离世,孩子们都开始规劝长辈们放弃“传统”的“花式哭嚎”,和各种形式化的“孝道”,既然生老病死无法预判,那么生者更好的活,是对逝者最大的缅怀与祭奠。 您和你的故事:有个熟悉的哥们,他娶了一个其它省份的“老婆”,有一次聊天,哥们说:有个事我特别反感,咱们称呼家长都是“您、您的”,可我媳妇他们家那边和谁说话都是“你我他撒的”,每次和我父母这样,别扭的我都直想“抽她”。我听完默默不语。 文明和文化的冲突从未间断,姑且不去评判大的历史性的事件。单就我们生活的年代而言,不同的风俗习惯导致的“道德”冲突比比皆是。民族的、地域的广义差异,同一区域不同细分的“中观”差异,甚至不同街道与不同村落之间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道德理解”。我们尊重不同的风俗习惯,风俗有其形成的历史成因和价值。而风俗间的差异和冲突没有实际性对错,都是对自身文化的传承与坚持。失去认知和理解,没有相互的尊重与包容,过分强调自身“风俗和道德标准”而强行影响对方的,冲突与矛盾不可避免。 但伴随着人口的交往、融合和流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公民、公德与道德标准的完善,很多建立在“小众风俗”基础上的所谓“道德标准”已经或者必将被“大众或全社会”普遍认可的道德标准和行为习惯所融合和同化。而这个过程受地域广大、人口众多和民族多样的国情所限,必然是漫长复杂而曲折的。但各个种不同风俗的本质内涵都是相通的,是社会及群体共同存在必须具备的“共同信仰”,都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希望。这也是充分融合与统一的客观基础。 作为“育儿”话题的文章而言,赘述这样的社会问题显得偏差而突兀,但脱离社会环境而言的任何事情都是“纸上谈兵”,直面“道德绑架”和“小众风俗”是育儿教育不可能躲避的话题。 “中心”的故事:有了宝宝以后,家庭的“中心”开始发生深刻转变,无论是欲求的满足、花销的偏重、以及地位的变化,无不围绕在以“孩子”为中心的前提下展开。按照传统的理解,“老人”是排在首位的,而转向以“孩子”为中心之后,传统思想凝重的我的父亲,一开始还有各种的反感与不理解。本应享受家庭最崇高地位的“爷爷”,突然被乳臭未干的“孙子”所取代,其中的滋味只有当事者才明白。 这是一个不算恰当但代表性深刻的“故事”,必须承认,父母在艰苦的条件下抚育我们成长所承受的艰辛与不易,也理解在“尊卑有序”的传统文化熏陶下,承担了自身责任而“突然”丧失传统地位的落差与失落。传统和物质匮乏年代,对于老人的尊宠源于对“苦难”的弥补与在世的珍惜。“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出于蓝是对宗族和血缘的认同和传承,而胜于蓝才是对先祖和至亲最大的告慰和发扬。很欣慰的是,大部分中国家庭和中国老人,秉承着艰苦奋斗和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欣然接受这种社会文化的变迁,义无反顾的放弃了保守、传统、“尊卑有序”的风俗,转而接受积极、向上、放眼未来的,以培育和培养好下一代为中心的,新的家庭观念和思想。我们不放弃本质的对长辈的“孝道”与“尊敬”,但更注重在资源有限前提下,做如何的倾斜与侧重,显然未来一定重于过去。 但基于传统,如果以“孩子和未来”为中心而忽视普遍存在的所谓“不高兴”或“有意见”,他需要承担一定的压力与不认可。就像我们想培育孩子沿着面向未来的、文明的、平等友爱的方向发展的过程一样,也会迎来保守的、世俗的、狭隘的阻力与不认可。 告状的故事:我记得小的时候,只要是有“外人”到父母出告状,少不了一顿“臭骂”和“挨打”,还好我父母是慈爱而讲道理的。但生活中以自我为中心诠释“道德”和“教养”的人比比皆是。一个不如意可能就招致“没教养”或“没家教”的道德标签,为此受到过不少的委屈和责罚。我记得小时候我不善言辞,遇见邻居和熟人常常报以微笑,结果其中有个人居然质问我:“你笑我干嘛?”可见人与人之间的认知差距的巨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发展,人性使然的恶毒攻击时有发生,社会的逐渐开放与复杂,让面对别人指责和告状的情况下,大多人又异口同声的反击与激辩。 面对这样的过往与经历,两个极端的方向让我们深刻思考的是普遍标准的缺失。对于人口、民族、区域、城乡差别如此巨大的国家而言,形成一套普遍认知的“道德和文明”体系,并推动所有人去认可和遵守,是一件史诗级难度的社会发展进程。对于当下而言,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社会收入与阶层的差异与异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等等,每一个孩子都不可能做到八面玲珑和面面俱到,直面道德绑架和“小众风俗”,既要入乡随俗、又要移风易俗、更要超凡脱俗。入什么?移什么?超什么?脱什么?显然遵循最基本的社会准则和做人准则,是最为有效的应对方式。 社会的发展不仅不会停步反而在加快发展,文化与文明的进步也从未因少数人的“阻碍”而裹步不前。翻开5000年的中国历史和纷繁复杂的世界历史,“小插曲”各色各异,大趋势从未改变,那就是整体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求大同、存小异”,是社会交往和融合的必要基础,“去形式、守本真”是相互尊重和友好交往的核心基础。秉承社会性普遍道德标准,恪守社会性大众风俗,不以“个人标准”凌驾于人,也不按别人标准“卑躬屈膝”。 如何让孩子摆脱封闭、狭隘的小视野,打开现代、未来的大胸襟,必然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与不符合时代发展特征的“历史糟粕”的告别和隔离。也必将是家长和孩子一起,与正确的符合未来要求的“思想与观念”的拥抱和践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