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切忌大起大落、一惊一乍,教育经不起这样的折腾。我们需要循序渐进的小改革、微创新。这种改革与创新并不轰轰烈烈,但却扎扎实实。 学校特色发展的“十字路口” 下一步该怎么走? 作者简介: 石中英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校特色是指一所学校的个性、独特性。学校特色发展是指以凸显学校特色为抓手的学校发展方式。一段时间以来,学校特色发展成为我国中小学发展的基本方式。不管是优质的历史名校,还是一些刚刚创办不久的新建校,都纷纷在学校特色凝练、培育和宣传上下了很多功夫。 当前,学校特色发展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是该往前走还是该往回走? 所谓往前走,就是继续走特色发展之路,凸显学校办学特色、课程特色、活动特色、校园文化特色等,让学校教育的各方面特色更加鲜明。所谓往回走,就是回应一些对于学校特色发展的批评,调整原来单纯追求特色的办学行为,转而强调夯实基础,丰富内涵,更加体现教育的一般性要求。 怎么看待这两种学校特色发展的不同路径?学校发展究竟可不可以走特色化发展之路?如何准确把握学校的特色发展内涵?怎样才能走好特色化发展之路?这些问题,不单单是实践上需要探索的问题,也是理论上亟待讨论的问题。 “千校一面”状况的认识和实践成因
事实上,每一所学校的内外环境都不相同,同一所学校在不同历史时期所面临的内外环境也不相同。这种不同的内外环境自然也对学校活动的方方面面提出了各不相同的要求,提供了各不相同的资源优势。学校特色实际上是学校满足这种各自不同的内外环境要求并善于利用各自具有的资源优势实现自己办学目标的结果。 如果一所学校能够自觉地做到这些,那么就会形成自己的特色;反之,如果一所学校既没有对这种内外环境的独特性及其要求作出积极回应,也不能对这种内外环境的资源优势加以充分有效的利用,就会失去自己本该拥有的特色。 所以,学校特色并非是学校从办学的内外环境中自然而然获取的,而是学校基于教育目的主动分析、研究和利用内外环境的结果。 如果一所学校在办学上既不研究时代也不研究社会,还不研究生动活泼、千差万别的教育对象,怎么能够形成自己的特色呢?在这种情形下,一所学校如果非要形成什么特色的话,那也只能是为特色而特色的“打造特色”了。 这样“打造”出来的学校特色,可能一时看起来、听起来很光鲜,但由于缺乏客观的基础,很难长期保持下去。因此,学校特色不是随心所欲的办学主张,更不是标新立异的自我标榜,而是基于教育立场对这种客观基础的准确把握和独特体现。 学校特色发展,下一步该如何走?
基于上述分析,学校特色或特色发展还是可以提的,这是符合办学规律的。不过,对于学校特色或特色发展的理解和追求重心不宜放在“特色”或“差别”的孤立打造和苦心追逐上,而应深入到对于教育内外环境的具体分析研究和积极利用上。就这两者的关系而言,前者是“表”,后者是“里”;前者是“末”,后者是“本”。有“里”才有“表”,有“本”才有“末”。 “表里不一”“本末倒置”是当前一些学校特色建设活动中令人忧虑的现象,也是某些学校特色建设缺乏科学性、可持续性并被认为是搞花架子、瞎折腾的主要原因。 我曾经到过一所小学,学校校本课程建设中不注意充分利用本地的课程资源,非要从千里之外的景德镇聘来师傅、运来陶土,开发陶艺课程,打造课程特色,这种做法实在是舍本逐末、劳民伤财之举。 要有效解决目前部分学校特色建设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使得学校特色发展与内涵式发展理念相一致,学校的办学者、管理者和一线教师就需要对学校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内外环境真正下一番分析研究的功夫—— 需要明了学校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社区环境、学校传统、教育对象、师资条件、资源状况等,然后再具体明确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思索构建什么样的课程体系、开展什么样的教学改革、培育什么样的学校文化、选择什么样的活动项目,等等。 从当下的学校要反映时代精神、反映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趋势来说,学校与学校之间不应该有什么太大的不同,这可以称之为学校所应具有的时代特色、中国特色或文化特色。 但从学校所处的社区状况、已经形成的办学传统、学校的学段、教育类型和生源特点等方面来说,学校与学校之间还是有程度不等的差别,这些是形成学校区域特色、历史特色、学段特色、类型特色、课程与教学特色等的主要依据。 如果将前面一些反映时代、社会经济和文化特征及其发展要求的学校特色称之为“大特色”的话,后面这些旨在反映或体现更加微观的学校内外环境要求的学校特色可以称之为“小特色”,两者之间存在着统一与多样、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对这种辩证关系进行历史的、客观的和具体的把握,是未来学校特色发展的正确之路。 特色学校发展 如何处理好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作者简介: 夏青峰 北京中学校长、特级教师 中小学特色发展的含义需要仔细琢磨。中小学属基础教育阶段,是“打基础”的教育,最需要关注的是“为孩子的成长打下什么样的基础”以及“如何打好这个基础”。 学校要研究“地基是否筑牢了”“根部是否扎深了”“底子是否打厚了”;应该多探索那些“别人看不见的地下发展规律”,而非总在思考“地上的如何与别人不一样”;应该多做一些“让种子静默地生长”的工作,而少一些揠苗助长般地用各种方式催生早熟果实的现象。 普通公办义务教育是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从招生方式看,小学、初中是“免试就近入学”。面对这种方式入学的学生群体(尤其是义务教育),政府应更多地关注学校之间的共性,关注学校是否提供了保质保量的基本公共服务,而不是着重倡导学校发展的个性。 从学校角度来说,面对以“地段”入学的学生,考虑到他们爱好特长、发展潜能的多种多样,需要更多地思考如何提供更为丰富的课程资源,以让不同的学生进行选择,支撑每个孩子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而不是为了形成特色,重点在某一方面加大培养和发展力度。突出某一方面的发展,就应顾及学校内是否有学生被所谓的学校特色所“强制”或“边缘化”了。 由于以“地段”而非“特色”招录学生,我认为校际之间应更多地关注共性,而校内需要更多地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学校不能千校一面,而应各具特色,这种说法很普遍,其背后的担心是学校都办成一模一样。但是,每所学校都是具体的,没有抽象的学校存在,每所具体的学校都会有自己的“不同之处”。 而特色是指“显著的不同”,中小学之间究竟有多少“显著的不同”? 在教育现实中,为了追求“显著的不同”,各种教育概念层出不穷,商业竞争中“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口号也在教育领域里不断出现,大家对学校个性的追逐有时竟高于对学校共性的研究,教育的功利与浮躁现象需要我们正视。 实际上,不同的学校都有自己不同的历史、地理、环境等文化特征,学校教育需要充分理解与尊重这些文化特征,把它们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加以充分运用。在此过程中,学校自身的文化特征会更加凸显,如果能呈现出“显著的不同”,那也是自然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刻意的追逐与打造。 政府及社会应该鼓励学校结合自身实践不断探索教育改革发展之道,积极开展教育创新实践。但这些改革与创新应该是基于对教育发展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的研究,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学生实际获得的状况是检验学校改革与创新成果的关键,而不在于这种改革与创新是采用共性的表达方式,还是运用个性的表达方式。是否标新立异,是否与众不同,不应成为衡量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指标。 警惕教育改革中的 “伪创新”与“真折腾” 作者简介: 褚宏启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在一些地方和学校,基础教育中的伪创新、假改革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华而不实,貌似很创新,实为真折腾,浪费资源,耗费时间,误人子弟。教育改革只有走出此种误区,教育才能健康发展。 走出误区的关键是求真务实,一是要形成科学“的认识,对教育创新是什么、有无必要形成正确认知;二是要用”民主“来节制和约束任性的权力,不让某些有权者以创新的名义”绑架“教育。 不论国家层面、区域层面,还是学校层面的改革创新,相关人等首先都需要形成正确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教育创新观。 第一、真正的“教育创新”并不容易,不要轻言、妄言自己所为就是教育创新。 创新必须同时符合新颖性与有用性两个特征。不新颖,新瓶装旧酒式的换包装、贴标签,不是创新;新颖但无用甚至有害,也不是创新;既不新颖又有害无益,就更不是创新了。许多所谓的教育创新,既不新颖又有害无益,是典型的伪创新、真折腾。 第二、不要迷信教育创新,有些教育创新并不必要,要考量创新与改革的成本问题。 即便有些做法同时符合新颖性与有用性两个标准,但如果比已有做法所耗资源还要多,那么这种创新也不值得采纳。教育创新只是手段不是目标。 第三、有用比新颖更重要,有用不新颖的老做法比新颖无用或者新颖有害的新做法更有价值。 一定要把有用性特别是对于学生发展的有效性作为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有些做法很有用但不新颖,不属于教育创新的范围,但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更有价值,因此也更值得采用。 第四、“拿来主义”并不丢人,凡事都想与众不同反而可笑。 把别人的好做法、本地的好做法能“拿来”就不错了。看不起“拿来”,老想世界第一、填补空白,以致“创新主义”盛行,着实可笑。不要刻意与众不同,要善于借鉴借力。教育中很多好的做法早已有之,对于大多数学校而言,能把这些好做法充分借鉴和使用就已经足够。 第五、不要“伪创新”,但要“微创新”。 教育改革切忌大起大落、一惊一乍,教育经不起这样的折腾。我们需要循序渐进的小改革、微创新。这种改革与创新并不轰轰烈烈,但却扎扎实实。 来源:人民教育、京城教育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