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因陪娃写作业气到脑梗,一名小学生因压力太大跪求妈妈……近来,不断爆出的类似新闻事件引发全社会思考:家庭教育该何去何从? 家庭教育不全是家庭的事,宏观层面上家庭教育工作体制机制以及服务供给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需要通过政府、社会和家庭合力解决,从这个角度来解读,给家庭教育立法,的确有积极意义。比如,立法明确家长的教育责任,禁打骂、虐待孩子,加强家校联系,支持学校开展教育。又比如,反对“丧偶式”教育,提倡夫妻共同教育孩子;反对“只生不育”,禁止“甩锅”等等。 然而,家庭教育的“教育”二字是名词更是动词。事实上,现实中渴望陪孩子、希望参与到孩子教育成长中来的父母并不少。对家长而言,很多时候不是因为不愿教育,而是不懂教育。除了立法保障,家庭教育更重要的是如何教、如何育。 首先是科学准确定位,确立明晰导向。当前的家庭教育问题,大体呈现两个极端,一个是粗放式的放养,只管物质层面的原始满足,另一个则是“起跑线上”无限度的焦虑,把升学教育或者说知识教育、成才教育当成家庭教育的全部,比如因陪娃写作业气到脑梗。毫无疑问,这些都是家庭教育观念与方向的跑偏。事实上,家庭教育更重要的功能还是把孩子培养成为性格健全、心态积极、自主独立、具有社会生活能力和良好素养的人,父母需要做的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充当保护者和引路人的角色,用言行来引导孩子成长。 其次,怎么进行家庭教育,怎么解决孩子成长中的困难与问题,要有管用的办法帮助消除家长们的能力恐慌。如常见的打骂、体罚孩子,家长们的出发点并非虐待,方法粗暴的背后还是能力的不足。没有人是天生的父母,很多为人父母者并不清楚应该教孩子哪些方面、怎么教以及教育引导的方法等。 家庭教育有立法更要有办法。所以,在探索推进家庭教育立法的同时,更需要加强家庭教育问题的研究,完善政策引导,重视加强父母家庭教育能力的教育与指导,让家长真正懂得孩子教育,能够尽好教育责任。(智库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