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十八罗汉像因缘

[复制链接]
查看: 7498|回复: 0

336

主题

178

回帖

1376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376
发表于 2018-10-29 17:2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六尊者像(国画) 南宋 佚名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十八罗汉图像是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题材,目前较早涉及到十八罗汉的文献见于唐代中叶的散文家李华所撰《杭州余杭县龙泉寺故大律师碑》。李华(715—774年),字遐叔,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进士,曾为寺院和禅师写过不少碑文,对佛教教义及衣钵传授有所阐述,反映了当时士大夫与佛教的密切关系。这篇碑文中记载:“天宝十三年春,(大律师)忽洒饰道场,端理经论,惟铜瓶锡枤留置左右,具见五天大徳、十八罗汉幡盖迎引请与俱西。二月八日恬然化灭。报龄七十六,僧腊五十七。”文中虽然并未具体言及究竟是哪十八位罗汉,但是这一记载说明早在唐代中期,中国人已将佛经记载的十六罗汉发展成十八罗汉。当然,至于这十八罗汉中有无降龙与伏虎罗汉,就难以考证了。

   虽是如此,但就目前文献所见,十八罗汉像的说法迟至北宋中后期才逐渐流行。在宋代十八罗汉像的文献记载中,大文豪苏轼(1037—1101年)是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譬如,苏轼谪居海南儋耳时,有幸得到四川金水张氏所画的《十八罗汉》,十分高兴,并作序说:“蜀金水张氏,画十八大阿罗汉。轼谪居耳,得之民间。海南荒陋,不类人世,此画何自至哉,久逃空谷,如见师友,乃命过躬,易其装裱,设灯涂香果以礼之。张氏以画罗汉有名,唐末盖世擅其艺,今成都僧敏行,其玄孙也。梵相竒古学术渊博,蜀人皆曰此罗汉化生其家也。”在描述十八罗汉像的文字中,写第七尊者“有龙出焉吐珠其手中”,写第十三尊者“有虎过前”,这是描绘降龙与伏虎罗汉画像的较早记载。虽然苏轼在这篇颂的《跋尾》中说自己家原先供奉的是《十六罗汉像》,并有一些神异之事发生,但是能在天涯海角的海南岛得到从四川辗转过来的《十八罗汉像》,可以看出《十八罗汉像》在当时已有了流传基础。苏轼还在广东清远峡宝林寺(今广东清远禺峡山飞来寺),看到了据说是著名画僧贯休画的《十八罗汉》,并为其作《自海南归过清远峡宝林寺敬赞禅月所画十八大阿罗汉》。此画是否为贯休真迹不得而知,不过其中的文字描述并未出现降龙罗汉与伏虎罗汉的画面。

   苏轼之后,人们对《十八罗汉像》的记载与讨论多了起来,如北宋僧人中诗名最盛的释惠洪(1071—1128年)《冷斋夜话》记载:“予往临川景德寺,与谢无逸辈升阁,得禅月所画十八应真像,甚奇。”此外,惠洪还作有《绣像十八罗汉赞》。活动于两宋之间的诗人曾几(1085—1166年)也作过《唐贯休十八罗汉赞》。南宋是降龙和伏虎罗汉画发展的关键时期,就目前的图像资料可见,南宋时表现降龙的罗汉图有:南宋陆信忠《十六罗汉·降龙》(日本相国寺藏),作品的下方有两条飞舞的龙,围绕一宝珠张牙舞爪,罗汉攀于岩石旁的树上作凝视状,情景交融,独具特色;南宋金大受《十六罗汉像·第十五》(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画中的罗汉头上有一条飞翔的龙;南宋佚名《十六罗汉像·第八尊者》(日本京都龙光院藏)画有降龙归钵。

   现存的宋代罗汉画多数流落海外,其中以日本居多。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重要的宋代罗汉画——《六尊者像》,此画虽着色不多,主要以淡墨赋染,以游丝描勾画人物,但是线条细劲流畅,具有较强的力度与柔韧性,画中人物(特别是罗汉)的神情与动态刻画生动,超尘脱俗,颇具威严,人物形象略有夸张,代表了宋代罗汉画的较高水平。

   《六尊者像》的发现实出偶然。上世纪50年代初,工作人员在故宫东北隅寻沿书屋中的垫褥里意外发现了一幅古画。这可能是清宫某一太监欲盗出宫外而暂匿于此,后来因变故致此画耽于此处数十年。当它重见天日时已面目全非,霉变相当严重,后经故宫修复厂装裱师之妙手,得以较为清晰地展现出来,即我们今天所见的《六尊者像》,从每册名称可知它原是《十八尊者像》的一部分。《六尊者像》中描绘了六位尊者,分别是:第三尊者、第八尊者、第十一尊者、第十五尊者和俗称降龙、伏虎罗汉的第十七尊者、第十八尊者。

   由《六尊者像》纵观其他绘有家具的宋代罗汉画,可以发现,罗汉形象怪异奇特,与常人形貌相距甚远,而且在描绘与其相适应的环境与器物时也不免突出“奇”。“奇”的来源既有可能是现实的,是画家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所得,也有可能是杜撰的,是源于画家的想象,然而,无论如何驰骋想象,其现实的基础是不容忽视的,即它们或多或少均会留下实际生活的痕迹。因此,虽然一些宋代罗汉画中的器具不可能全部源自现实,但是它们诞生的源泉应当是丰富的,当时佛教环境中的起居事物(既有实际生活中的,也有前人图像中的)一定给予了画家重要的参考与启示。(中国文化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