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向你爆粗口,要接纳吗?

[复制链接]
查看: 6135|回复: 0

359

主题

125

回帖

1343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343
发表于 2018-10-25 16:4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丨陈兴 图文编辑丨潘存英 终审丨徐芳芳
sdfd
在我《接纳力》带读群里。A妈说,当孩子情绪好的时候,特别的好。但是,当他情绪不好时,就会向妈妈爆粗口。
当孩子向你爆粗口的时候,你要做一个“接纳”的好妈妈吗?
有人说:要接纳啊,孩子爆粗口是因为心情不好。
有人说:不行,心情不好也不能这样对妈妈说话。
有人说:因为孩子觉得妈妈这里足够安全,所以才敢在妈妈面前爆粗口,是孩子疏解情绪的途径。妈妈应该接纳才是。
有人说:妈妈不能陪伴孩子一辈子,以后怎么办呢?没有妈妈可以发泄了,下一个最有可能的发泄对象就是以后的伴侣了。
......
当孩子向你爆粗口的时候,你的感受是什么?你又打算怎么做呢?
A妈说:当孩子情绪不好向我爆粗口时,真想把他扔了,恨死了。真的做不到告诉孩子“你足够好”。
A妈特别地真实和敞开,但是,她跟孩子还在不断的纠缠,孩子依旧在情绪不好的时候对妈妈爆粗口,事后又道歉,像一个死扣在循环。
妈妈非常地挫败和困惑,自己到底应该怎么做?接纳吧,做不到心悦诚服,只是忍耐;不接纳吧,又心疼孩子。到底该怎么办呢?
A妈继续说:其实,我也想过很多办法,也尝试过很多方法。比如反骂回去,比如冷处理断绝关系半天。也跟孩子讨论过,有没有其他释放情绪的方式替代?孩子很真实的反馈说,对不起,我有情绪的时候就想朝你发泄。
A妈进一步地梳理到:有时候孩子可以做得很好,有时候依旧不行。是他觉得在我这儿安全吧,所以才对我爆粗口。是我允许的...... 希望自己像海一样的容纳,可以消化她的情绪,是我允许做一个“接纳”的妈妈。孩子在我这儿释放完了,孩子就可以清亮自己,轻松上阵去面对他的世界了......都是我的允许。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A妈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啊。当妈的都不接纳孩子的情绪,谁还能接纳孩子的情绪呢?!但是,但是,但是,当妈妈就活该被孩子爆粗口吗?
A妈已走在修习接纳力的道路上,依然困惑,依然在孩子爆粗口的当下,心生恨意。我想说,这些都很正常。修习接纳力也仍拥有普通人的生活。不一样的是,修习接纳力让她多了一份觉察和梳理。
A妈想想,接着说:是不是哪儿不对啊?!
在带读群的分享和进一步互动中,A妈发现:自己在潜意识上是愿意用这样的方式让孩子释放情绪的,因为这体现了妈妈的价值。妈妈对于孩子是有用的。
看见自己的思维模式,才有可能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接纳是一门有魔力的学问。接纳力是一种能力,人人都可以拥有它!它不是一种具体的技巧和方法,而是一种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在圈儿内被称为收礼物的能力。收礼物就是去看见自己行为模式背后的思维模式。接纳力不仅可以协助你觉察到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还有可能改变它们。当你拥有了接纳力,想不幸福都很难!
sdfd
我借由带读《接纳力》提升着自己的接纳力,成就着孩子的幸福力。
在带读中,我分享着自己真实的故事;在带读中,我梳理和觉察着自己的起心动念;在生活中践行带读的感悟。
这周很凑巧,我家刚上演了一次类似A妈的故事。
由于有一个网络会议,我回家后直接把自己锁进了一个房间。女儿特别不满意我回家还要工作,不能全身心的陪伴她。于是,她叫喊、哭闹、不吃饭威胁、踢门......我简短回应:宝贝,我要开会出不去,结束后就出来。期间,我的情绪也从平静到愤怒又到安定,波澜起伏的。
当会议结束后,我出来看见孩子把我的东西扔了一地,她气急了。尽管我之前告诉过她我有这个工作,但是,她仍然很生气。
看见这个场景,我心里居然没有抱怨,反而是一种理解。我明白,原来女儿这么的生气和失望啊。带着这份懂得,我直接拉着女儿抱她入怀,给予她想要的关注和爱,听她述说她的生气。女儿一边说,一边想动手挠我。我第一时间阻止了,同时,温柔而坚定地说:“我不允许你挠妈妈。”孩子居然没有疑义地顺从了,没有再挠我。
我继续温柔地抱着女儿,抚摸她,继续听她述说并陪伴她。然后,我们一起吃饭,一起亲子阅读。期间,我要求女儿把她扔的物品归位,她平静地照做。
在睡前分享时,我表达到:宝贝,你踢门多厉害说明你就有多生气。孩子点点头。我问:踢门有用吗?孩子答:没用,会议结束才有用。
这次的经历于我十分珍贵,我在带读中细细地梳理和觉察——当我很坦然、很坚定地维护自己时,孩子反而十分安定和顺遂。
进一步的思考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一个问题。什么可以让我们的孩子走得更远?
我认为,一个能做自己的社会人可以让孩子走得更远。
为了支持孩子成为一个能做自己的社会人,我综合应用了《接纳力》1册中的5个主题。
倾听和共情:允许自己的情绪流淌,看见孩子行为背后的感受和需求。
划界限,有所不为:我的感受属于我,我的想法属于我。我是自己的主人,我不能允许任何人伤害我,包括我的女儿。我有力量和智慧保护我自己,我能阻止女儿挠我,而不是依赖女儿她听话,也不会因为女儿想挠我,就指责她不好。
女儿的感受和需求属于她,我尊重和护持。不否定她这个人,而以妈妈的角色麻溜儿地满足她想被关注、被爱的需求。孩子会自然感受到自己足够好。
立规则,为所当为:遵循我的理念,希望孩子成为一个能做自己的社会人。接纳孩子的情绪,约束孩子的行为。当我心中坚定、言行一致时,孩子不仅不怕被要求,反而因为妈妈的这份要求更加有安全感。她收到了引领,哪些是不可以做的,哪些是可以做的,可以怎样的做。
我信息:表达我对女儿的要求,表达我对事件的看法。
《接纳力》1册中有倾听、共情、划界限、立规则和我信息五个主题的详细论述,然而,生活中需要出组合拳。爱孩子的能力取决于爱自己的深度。
回到A妈的故事,答案的重点不再是接纳或不接纳这么单一。
而是可以通过倾听和共情看见自己行为背后的思维模式;看见并选择自己的育儿价值观,可以通过划界限和立规则修改自己的思维模式,用行动把育儿价值观行出来;可以用我信息表达来表达自己的需求,用我信息来爱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