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艺术圈起起伏伏,从艺术创作到商业市场,有高峰、有低潮,有认同、有争议。作为艺术品的创作者,艺术家作品及创作状态不可回避地处于关注的中心,与此同时,围绕在艺术家周围的画廊、拍卖、媒体等机构,共同勾画出当下艺术圈的生存状态。对于艺术现象,每个人角度不同、位置不同,认知也会不同。
新一年艺术市场是否也将回暖的疑问也在艺术圈中引发了许多猜想。书画市场分为古画、近现代书画与当代书画三大板块,艺评家齐建秋对其未来走向分别进行了解读。齐建秋指出,古画市场领域特殊,春天尚未到来;伴随着打假,近现代书画中高价位假画将大大减少;当代书画大格局保持原状,但新生代画家的作品性价比较高,值得引起藏家关注。
齐建秋认为,当代书画这一块有三种倾向值得关注。一个是曾经作品价位较高的艺术家,这些人头上没有很耀眼的职务光环,创作相对比较自由,今后被边缘化的可能性也很小,比如何家英、史国良等人,未来还会继续挑起艺术市场的大梁。第二,是一批知名的年轻画家,画得好,作品价格不低,例如任重、崔景哲,市场前景依然很好。此外,还有一批市场价格接地气的年轻艺术家,价位在几千一平尺,多了一两万,这些小名家的作品比大名家的性价比要高。因为老板和画商不仅仅要买名头,还要利润。很多画廊采用的就是这样一种策略,可能对外宣传说主要经营的是刘大为、范扬,但是进入店内发现名家画很少。名家是一个旗号,代表着画廊的品位,多数在卖的还是画得好的、价格比较低的作品。
从古代市场来看,古画的春天还没有到来。自从徐邦达过世以后,我们很难找到国内鉴定一言九鼎的权威。古代书画有两种可以卖得很好,一个是《石渠宝笈》中有著录的,公藏的,来路清晰;还有就是流传有序、被老一辈鉴定家鉴定过的,鉴定群体一直对于它持肯定态度。如果不是这样的画,就很难卖出很高价位。
近现代书画市场比较乱。造假者的手段在不断增强,作伪的程度高了,也形成了造假关系的链条。随着今年初书画造假案的破获,对未来应抱有乐观态度。过去大家只是道德层面,这回是警方参与,顺藤摸瓜,给造假者沉重的打击,也给外围的人以警示。对于拍卖公司来说,把自律性提到台面上了,必须要以诚信服人。对于收藏者来讲,举一反三,吸取教训,辨识的知识在不断累积,今后高价位的假画应该是几率低了。
去年拍卖市场上有37件过亿拍品,预言未来,也有规律可循。古代书画如果是过亿的,首先,基本是在《石渠宝笈》中著录的作品。第二种是孤品,具有不可重复性,得到专家的一致认定。第三,是在中国美术史上享有至尊地位的几位画家,比如八大、石涛,有可能过亿。近现代书画方面,只有可能在这几个人当中过亿: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张大千、傅抱石、李可染、潘天寿、林风眠、吴冠中,这是我定位的一线画家。这10个人基本上都有过亿的记录。第二,例如黄胄、陆俨少、石鲁,这是二线画家中有过亿可能的。当代书画家方面,根据去年的数据,崔如琢是完成了10个亿,范曾是1个亿多点,接下来是4000万、2000万等。当代书画家中总成交额过亿的就是崔如琢和范曾,单件过亿的就只有崔如琢。
藏家该如何规避风险?齐建秋说,如果他们曾经花大价钱买了高价位的东西,现在哪怕便宜一点,也该松手。资金重在流动,想短时间内看到曾经几十万一平尺的辉煌不那么容易了。可以抛出过去高价位藏品,收回一部分资金。第二是要抓住市场上比较好的,最好是有学院教育经历的、价位接地气的年轻艺术家,将来的前景应该不错。
艺术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而不限于某一个方面。当代书画,需要画廊等一级市场改变旧有的模式,把一些现代化的理念纳入经营中来。不再是简单的买卖,应对自己认同的艺术家做一些全方位的推进。在新的形势下,把消费群体定位为三四十岁甚至二十来岁的年轻的富裕阶层,适应他们的想法和喜好,进行斟酌。艺术公司、拍卖公司需要自律、规范化,遵循规律办事。画家也要积极参与其中,对自己作品进入市场要做到心中有数,懂得市场规律,在供需之间求平衡,这也是对当代艺术家提出的课题。此外,策展人、艺评家等从业者在新时期也要有新的“招数”,来更好地为市场服务。(环球收藏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