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中的等级分化,比大学严重多了!

[复制链接]
查看: 6422|回复: 0

322

主题

146

回帖

1273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273
发表于 2018-10-16 15:4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很多学生的高中三年,是以高考后撕书结束的。/ 《青春派》在县城中学,很多人高中一毕业就出去打工。在省城国际高中,有的学生从小到大没坐过地铁,不是因为穷。不同的学校,就是不同的世界。人生的分岔,从中学的分化开始,就已现出端倪。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7年,全国高中阶段教育共有近两万五千所学校,招生近一千四百万人。当我们在反复讨论高校之间办学水准悬殊的时候,也应当看到,高中与高中的差异或许更大。这些差异,正是阶层分化、地区差异、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缩影。
      你曾就读于一所怎样的高中?它位于边陲的小小县城,还是坐落在中国最繁华都市的中心?在进入这所高中之前,你的同学们各自来自什么样的家庭,毕业之后,他们又将迎来什么样的人生?
       作家苏叶曾在散文《总是难忘》中回忆自己进入中学前的那个夏天:“满院的蔷薇开得正好,红红白白,颤颤巍巍,一蓬一蓬的,热闹得不分贵贱好丑。和蔷薇一起长大的孩子,却从此有了高低间的距离。”
       下面是一些人的高中就读体验,他们有的在山区度过自己的中学时光,有的在一线城市用三年时间准备留学。
人生的分岔,从中学的分化开始,就已现出端倪。
中学的路从何而来,又将去往何处?
——欧安,广西桂北某县城中学
       这是整个县城唯一的一所重点高中,80%以上的学生都是农村户口,于是重点高中就像鲤鱼要奋力跃过去的龙门。
       全县将近40万人都知道,如果能考上这个学校才意味着你有50%的机会可以继续读书,再努力一把的人才可以上好大学。如果考不上这所重点高中,就只能去其它普通高中,那样能上大学的机会就少之又少。最终,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读大专,或者高中毕业就去打工。
      我的好朋友豆角,读的是县城的另一所高中。后来因为生源不断地减少,这所高中从普通高中慢慢改成了职业高中,为的是让学生毕业后能掌握一门在社会上有饭吃的专长。
       对于职业学校和职业教育,大多数人的了解少之又少,只有对其广告的嘲弄。/ 蓝翔学校广告
      当时我还不明白学校不同,其实已经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当我真正意识到人与人之间就此分岔时,才懂得现实的残酷和无奈。
      高二时,豆角辍学去当兵了,我正在准备会考和即将到来的高三。等他退伍时,我已经去北方念大学。然后他去老家派出所当民警,我那时考上了研究生。豆角在老家呆腻了,于是辞职去深圳当快递员,我进了国内一家通讯社做记者。当快递员太累了,他决定回老家当司机,我来了广州做编辑。
      这十几年,我不能说谁过得好与不好。但是我可以肯定的是,豆角对社会的理解一定要比我成熟和深刻。但是他可能不会像我一样,敲下这么一大段一大段的字表达我对生活的理解;他可能只会摇摇头,然后一声叹息。
广西桂林,高考考生兴奋地走出考场。/ 《桂林日报》
——筱琪,安徽六安,毛坦厂中学
      成绩太差,不想复读,是我当初来到毛中的原因。学校的宿舍是十人一间,没有洗澡间,澡堂离宿舍很远,学生们都选择在食堂吃完饭后打点热水,带回宿舍洗澡。宿舍的空间不大,留给学生吃饭洗澡的时间又只有35分钟,所以大家基本直接在宿舍的过道里一起进行洗漱,也没有什么要害羞或者避讳的地方,大家都是速战速决。毛中的一天从早晨6:00开始,直到22:30下晚自习(高三22:50)。就时间表而言,毛中的确比一般中学要严苛一些,但并没有那么大差别。要说毛中最厉害的,还是老师。
      坐落在大别山深处的这个小镇容纳了将近四万人。光是毛中的学生和家长就占了近三万人,毛中每个年级53个班,每个班的人数都在100以上,复读班则在150-170。图为毛中附近的陪读家长大院。/ 中新网
        毛中的课堂永远有一个“旁观者”——班主任,在上课的时候班主任会坐在监控前观察学生们的一举一动,以便知晓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晚间会找他认为有问题的学生“谈话”。
       被老师盯上的学生往往都会得到“特殊照顾”。我被英语老师盯上过,她每天叫我上黑板听写,如果写不出来就会被罚站一个星期,从第一节课站到晚自习下课。
      这三年最大的遗憾,是没交到什么朋友。在毛坦厂,男女生基本不怎么接触。班主任会通过监控观察,对有恋爱“苗头”的学生进行打击。许多学生为了避嫌,干脆不与异性接触。
      我们班104个人,有50多个没考上。但是复读班不一样,复读班一般只有不超过10个人会考不上。我的十个舍友只有四个考上了大学,其他人选择了复读,我考上了二本。
      如果再让我选一次,我还会来毛中读书。我以前很讨厌父母,讨厌上学,对关乎自己的未来的事情感到无所谓,甚至差点误入歧途。但是毛中用强制,告诉我要静下心来。她让我慢慢改变。虽然我最后考得也不好,但是起码现在我可以做一个正常的大学生了。
毛坦厂中学一年一度的高考送考。/ 中新网
——曹吉利,山西某地级市一中
      我成长在一个华北的地级市,往西距离省会太原一百多公里,往东到首都北京要四百公里。我就读的中学是市一中,全市最好的中学、唯一的省重点中学,除了极个别中考成绩拔尖的学生,会被太原的超级高中以丰厚的条件招走之外,全市成绩最好的学生几乎都会来这里。
        市一中的氛围自然不如太原的名校那么自由轻松,但是比下面的县中还是要自在很多。我们不强制穿校服,不逼迫剪头发,对于一些校园恋情,老师通常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是反复叮嘱小情侣要好好读书,不要荒废光阴。
       分化出现在学校内部。
       我们根据成绩被分成三种班级:优等班,实验班和普通班,我在优等班就读。据我观察,不同的班有着截然不同的就读体验。
     分班制度早早划定了迥异的未来。优等班的学生大部分出身公务员、教师、医生家庭,在这座小城里都算是经济条件不错,父母的教育也相对更好,我们班大多数人高考都有一本以上的成绩,那一年的省状元就在我们班。实验班的同学大都比较努力,目标是努力考取本科。普通班的同学有些是中考成绩刚刚达到一中的线,有些没达线的,家里还要交一笔钱才能进来。
     普通班的不少同学知道高考很难上本科,就早早地准备艺考。高考前几个月,有几个普通班将近一半的同学都不在——去外地准备艺术生考试了。那时候有个胖胖的哥们,普通班的,因为和我同姓,年级考试总坐我后面。考前他笑眯眯地跟我讲:同学,等下给我看看吧。于是我做完选择题后,就把答题卡放在旁边,让出一半身子,随他看。
      听说那三年里,他属于普通班成绩不错的,不知道其中我的功劳有多大。总的来说,我还是挺感谢高中的,交了不少朋友,以相对愉悦的方式,考了一个还不错的成绩,让我来到更大城市。不过有一些同学落榜后,父母一边恶狠狠地训斥他们不努力,一边把他们从市区送去更严苛更艰苦的县中。在这些落榜生的家长眼里,市一中素质教育式的“放羊”管理,想必不会有太高的评价。
      无论如何,高中三年之后,大多数人还是离开了家乡,那座以煤炭著称的城市。
——长风,广州,广东实验中学
     我的高中是全省最好的几所中学之一,生源、资源、升学率,省内没有几所学校能与之比肩。从母校毕业的学生,几乎都承认一个事实:我们的高中生涯,是“玩”过来的。据不严谨统计,90%的母校毕业生都曾经暗暗地吐槽过:大学还没有高中玩得高端大气有意思。而年年90+%的重本率,则是我们边浪边学的底气。
      几乎从来没有见过像母校一样,7:40才上早自习,下午放学到晚修开始之间的自由活动时间长达两小时的高中。这些大块的自由时间对于高中生而言,无疑是奢侈的。但是在大学,更多可支配时间砸向自己时,我已经能得心应手地合理分配。
      在校园里能见到NBA球星詹姆斯,也能见到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能摸到天文望远镜,做得了机器人,也容得下一本本针砭时弊的校园杂志。选课制度,选题调研做小论文,这些在高中已经习以为常的东西,在大学同学看来却是新奇的体验。
      母校的氛围总能包容我们做一些“出格”的事情。合唱团唱歌唱到了世界合唱节,成了第一支拿冠军的中学队伍;也有人上课敲代码敲到了美国的比赛上去,搞发明搞到了德国的世界发明展上。甚至小到对于校园恋爱,乃至同性别间的朦胧情愫,都宽容而友好。
    我猜没有人会不感谢母校,她带给我们的不只是更高的平台,而是更包容宏大的格局;不仅教会我们要做一个闪闪发光的人,还告诉我们,处处皆可发光。
      广东省实验中学,是全省乃至全国最好的高中之一。图为该中学生态实验室。/ 广东实验中学官网
@张强
     初中、高中都在甘肃中部的普通中学就读,然后按部就班、尽己所能地考入西安一所部属院校,在100人的文科应届班排名第二,算是不错的成绩了。然后其他同学有三分之一复读、三分之一就业,其他进入普通本专科并以师范学校为主。
      乡村城镇的孩子,在今天越来越难以进入211层次的院校。除了当地的超级中学,有限的教育资源、困窘的家庭环境、不良的学习方法和态度,都在压缩孩子们的发展空间。以高考为模式追求的结果公平,无法掩盖起点的差异,尤其无法应对政策性的资源配置导致的过程不公。
      之前看到一段话,好的医院是应该是病人进去,好人出来;而好的学校,则是好学生进去,好学生出来。后进生呢?只能成为考试文化下的牺牲品……一个合理有序的学校系统,应该是优秀、中等、后进学生组成的联合体,互相协作、互相激励;而等级分化造成的结果,则是少数优秀的更优秀,少数后进的更无助,中等则陷入迷惘。
     说了许多,感觉还是无助,从制度到心态,也许直到认识到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我们才能放弃效率优先的观念,在公立教育系统实现更为均衡的资源配置,而有对学生发展的关注和应对。
@melody。張張張
     坐标:湖北黄冈某县级市一中文科生。 现在:伦敦某大学研究生在读。 曾经觉得,高考后一切都会好吧。本科考到江浙沪某,才发现“黄冈模式”早已落伍。虽然大家高考分数差不多,但发达地区的中学能给学生更多的选择和无形中熏陶。到了国外,身边很多abc以及港澳台新马泰华裔,更加发现差距不仅仅是从中学开始,可能更早时就已分流。
@丿Iron丶 Boy °
     我就是从毛坦厂出来的,其实真的没那么可怕,适应能力强的一个星期就习惯了(也是被逼的)。但如果你倒霉,遇到恶心的班主任就可怕了,他会尽可能找理由找你麻烦,就是为了提醒你的父母该送送东西了。我的妈妈就送过,当时她什么都没说,高考过后很久才说的,为了让我当时不分心,后来问了我的同学们,基本都送了东西(主要就是人民币,至少2000)。
@captain America
      作为一名北京高中生,当外省的同龄人听我说我们学校一个年级6个班,一个班24个人,他目瞪口呆,这也使我间接理解了外地人对北京人羡慕(北京考生真的没有分数优惠,只不过竞争相对小一点)
@敏
     长沙市长郡中学 在全国高考排名来看,比衡水中学差一点 ,但也能排入全国前五。不过相比传说中的衡水中学,长郡中学在课外实践、综合素质这方面还是相当不错的。 每年长郡中学通过自主招生进入清北复交等名校的学生为数不少,长郡中学国际部的学生考入世界top学校的人也是大有人在。 为我母校骄傲
@ShannonTam
      感谢我的母校 高中就以丰富的社团活动 对外交流让我们的视野开阔 会嫌弃大学社团还没有高中多——珠三角某地级市一中,重本率近几年90%以上
@添寶凹凸慢
      湖南某最好的高中之一,感觉高中三年就是玩过来的,但是同样都是玩,我同桌考上了北大,我只读了个一本。印象最深的是高二暑假,跟全班男生(文科班)一起,晚自习请假回家看世界杯
@张瑞祺
      那位山西某地级市一中的同学,应该是我的校友吧。在我上高中的年代,一中是出了名的宽松教育,在那里的三年,我没有经历太大的压力和波折,参加活动交到朋友被人喜欢,考了个不出名的985,获得了成为普通人的资格。尽管我不怀念那样的时光,但是我依旧感谢。
@长明。
      我的高中是全省最好的几所中学之一,生源、资源、升学率,省内没有几所学校能与之比肩。从母校毕业的学生,几乎都承认一个事实:我们的高中生涯,是“玩”过来的。
      据不严谨统计,90%的母校毕业生都曾经暗暗地吐槽过:大学还没有高中玩得高端大气有意思。而年年90+%的重本率,则是我们边浪边学的底气。 上了这样的高中的人是他们的幸运!但也希望他们能够在日后能够对社会肩负起他们应有的责任和使命担当。
      好的高中或者大学应该相比较于其他“不好的”许学校培养出来对国家和社会更有情怀感和有用之才的中国人,而不是更加理智精明的“经济人”,我这样说你赞同吗?
     本来我们的社会发展和城乡差距就是比想象中的更大,但是我们共同富裕的梦想是不应该丢掉的。每一样的职业都应该被尊重,每一个积极向上勤奋努力的人都应该被肯定。而不是仅仅以外在的物质条件来妄下结论。 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通过努力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的机会。
@aaariel
     我的高中就是大学的放羊式管理,我们这唯一一所省属高中,仅次于当地最好的高中。高中生活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让我学会了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到高三时学校怕惹家长举报,让大家自己买高考复习教材,随便你买哪一种。课也不怎么补,因为一补课就有同学给教育厅打电话举报,学校最后干脆不补了。我们学校当时高价进来的同学很多,大部分家境不错,纨绔子弟挺多的,小帮派很多,这种环境下只能是清者自清了。我们班好像总共50人还是60人,其中十多个外校借读生,最后大概一半人一本,一半人二本,只有一两个大专,大家基本上都会出省,因为本地没什么好学校~现在还是很怀念高中生活的,没事还会回母校转转。
@沐公君
       广东惠州,地级市的一所普通中学。 曾经也是阔过的,但是后来生源质量下降到我那届就被惠州的很多学校超过了。 属于不穷不富那种,有很多壕,大部分是深圳、东莞过来借读的,但也有很多是惠州下面乡镇和村里的孩子,家境估计比我这个惠州市区土著差些,但也不至于有“阶级鸿沟”那么夸张。
     身边有几个同学因为成绩不好就辍学去打工了,不知道现在混的咋样。 我在学校算成绩比较好的,在文科重点班,平时考试年级前100,民办本科水平,最后还真就去了本B院校。
      不过我们班还是出了真学霸的,两个去了华南师范,一个艺术生去了星海。 广东人很多不愿意去民办本科,嫌贵,尤其是非独生子女家庭,到了本B分没过本A的,要么去专科,要么干脆复读。所以这边的学校都有数量庞大的复读生。 我从某民办本科的传播学专业毕业后,回到惠州在家乡的旅游杂志当编辑,为惠州的旅游事业作贡献。
@咖啡不加糖
       那些说自己学校轻轻松松的氛围就有百分之八十九十的一本率的是因为你们学校生源好,学校资源好,家庭环境大多优渥,像我们这些贫困县市的学校哪来的钱和资源搞什么社团,有多几个好的老师就不错了,我大学之前没坐过地铁,就是因为穷,地区落后,公交车都少,初中前没接触过电脑,高中时使用电脑多因为英语听说训练。
@山楂糕
     深有感触。初升高考上省示范高中,家里不愿意交省示范的学费,我是女生,让我去了一所普通高中,因为普通高中对我免学费。在那所学校待了三年,至今不愿意回忆。
      那是我们那个五六线小城市最差的高中,同班同学真可以说是街头小混混,经常打架什么的,也有女生怀孕什么的,没什么人学习,不会有任何活动,环境很差,最后就考上我一个本科,是二本。
     后来工作两年,考了一个985的研究生,但是差距还是明显的。家庭太重要了。我有时候会想,如果我家里不是计较省示范一学期一千多的学费,我如果能去省示范读书,会不会人生就不一样了。
@Blurryface
    我是北方一个省的省实验中学的学生。在我们省985基本都被省重点中学垄断,其他地市的学校省甚至市重点中学每年600分以上的学生屈指可数,而且这些学校的比例不低于百分之九十五...深有体会学校的差异造成的学生差距。不太清楚南方教育资源的平均分配情况如何,但这的确是我所在地区的现实
@Lww
      我们这是桂东南的某个市,排名第一那个高中年年重本率90%以上,进985的更是80%以上。而我们作为全市第二的学校,上线率直接降到了50%……还记得当初我们校长就说了,来了这,就别想着玩过高中,毕竟你们都是被**高中刷下来的,没资本和他们开心的学习……所以,说玩着过高中的,其实不要太惊讶,毕竟别人有资本。
@白面書生
     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是市里最好的两所高中之一。当考上之后,就会被按成绩排名分到不同等级的班级,奥班,亚奥班,普通班三个层次,奥班基本上全部上重点线一本,亚奥班差不多一半的上一本线,按我进校成绩把我分到亚奥班,最后高考成绩刚到一本线。
    早自习7:00开始,6:50差不多就要坐到教室,晚上下晚自习的时间是22:40,一天也是被安排的满满当当,更多的是缺觉,早上课间10分钟睡到一片。
高中毕业五年,大学毕业一年,又回到家乡工作,也时常关注高中母校的发展和变化,现在还是会怀念高中的那段时光,确实是这些年来过得最充实,最踏实的日子了。仔细想想,再也没有像高中那样能静下心来,认真的做好一件事了。
@hz
      我就是上面说的粤西某县的隔壁县(更贫穷),同村的这一批就我一个读大学或者说就一个读高中,后来得知后面几届也同样情况。再看看广实,就知道教育资源差别,可以说从一出生就输了!但是读了大学确实让后面路好走些。就坚定了我的想法,孩子一定要在大城市里读书。
@NICO
     东北师大附中,吉林省最好的高中。早自习7点多开始吧,记不清了,晚自习真的就是自习,边自习边吃东西边聊天边玩耍。高一高二5点放学,高三7点放学。十一假期学校休8天,嗯,比国家规定的还多一天。
     老师都很nice,英文老基本都去国外高中交换过,所以风格和口语都很纯正。高中三年过的无比舒心,一堆好朋友,吃喝玩乐就这么过来了。全班都考的不错,学习不好的都出国了,哈哈。
     现在关于附中还有一个传统,每年11月11日,全校学生在教学楼里站的满满的,唱单身情歌。视频每年都有。最近还有一个动画片《茶阿二中》,校友拍的,讲附中的故事,校服教学楼都一模一样。学校旁边有一条不起眼的小胡同,却有着全长春最美的名字:冰激凌路!好怀念!
@乐瑶
     毛坦厂、衡水的不易在于那可能是他们唯一的机会,相对于发达地区来说,他们只剩高考了,这是很难去改变的,虽然理解,但是过度压抑和单一的生活方式,很难培养出足够独立和有思想的灵魂。
     我坐标广东,某市属重点高中,不是最好的那所,重本率只有50+,但是总体比较宽松,有社团,社团嘉年华,义卖各种活动的,管手机管扎头发管早恋管外卖,但是管的不算严格,就是比较容易混水摸鱼,我没有觉得我的高中只有学习,我觉得这就很棒了,最后我是对不起母校系列的普通2本生。
其实我反而觉得,越富裕的地区,越优质的生源,管理越宽松,越追求自由发展,这也是因为对于他们,高考是一个方向,不是唯一一个。
@Nobuts
      高中就读于一所寄宿制女中,虽处于省会城市,在一些资源方面沾了一点光,师资力量可能也就处于这个城市的中等以上水平。高中部全都是女孩,这些女孩大多是来自偏远山区,家庭环境自然落后,见识相对不及同个地方来自另一所名声响当当的附中同学的广。
      我都有过和这两类同学的深刻接触,一边是受到家庭环境的滋养和精英父母庇佑的孩子,他们都“非富即贵”,最可怕的是他们在用比我们更努力的方式去实现目标,一切条件都比我们都好,但就是比我们还要更努力,这离不开父母背后对孩子的卓识远见和教育;而另一类同学,条件比前者相对更劣势,父母大都没有接触过良好教育,对孩子从小的培养显得粗略,孩子对于自己未来的人生抱负不及前者那样有更多资源接触到更高的社会阶层。
      因为前者自出生起就领跑了家庭环境,才得以步步高升,理所当然地享受着资源,而后者只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取得仅有的果实。 高中说分化显得略晚了,自从童年时就已初显局势了。
@清
      川南某所重点高中的火箭班,班级重本率百分之百,虽然我们学校比一般高中好太多,但比起四川某两个地域的重点高中还是差很多。学校层次不同 给学生提供的资源就不同。
      越好的高中,老师更明白高考需要什么样的学生,越明白通过什么途径能够进入更好的大学。北上广的重点高中,我们很难想象别人的学习是怎样的。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孰优孰劣也很难说清楚(如果仅以高考为衡量标准)
@Via Z.X.
     看留言,感觉大家都好腻害呀!长大好看,家里还有钱,上的学校还很好,985才是勉强成为普通人!那像我们这种不入流的211研究生可咋办呢!等级分化就分化呢,不还有人拖底嘛!感觉现在不是985出来都是垃圾一样!有多少人又真的上了211和985呢?发现鄙视链在哪都在哈!
@Cathy Wang
      坐标南京,感觉我的高中过得很平淡也很平凡,但好像幸福很多。基本8点上课6点下课还经常迟到偶尔逃课,考试前经常思考着怎么作弊,学校后面的打印店经常帮忙做缩印。没有晚自习,周末正常休,除了上过外教我也没补过课。我身边的大多数人也是这样过,大家高考成绩也还凑合,一本二本专科都有,但很庆幸大家都过得挺好的。 如果说读书时候遗憾什么?大概最遗憾的是大学的时候也是玩过来了,没有好好做课题报告提升专业知识,以至于工作四五年后还在看麦肯锡方法论这种。反正从不觉得九年义务教育要努力成什么样
@老铁我们走
      坐标内蒙古通辽,通辽实验中学。 我的高中很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老师不会给学生过重的学习压力,对于校园恋爱,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好多学校的小情侣都在二食堂吃饭,老师见了,也会笑一笑,有时候会做在一起,一块吃个饭。对于校服衣裤,可以自行修改,改瘦,改成直筒、追裤都可以,但过肩长发不能披散,感谢我的高中 让我度过了快乐的三年时光!
@Join
     真的是看得我难受。西南某教育强省高中,全省前十。本科率97%,重本率接近70%。高中三年一直就是考试考试,社团什么的只有高一有。身边的同学学习都很积极,老师超级负责。虽然高中三年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但是我很感谢我的高中,在家乡最好的高中读我都应该很难这么轻松考上985吧。(新周刊及其他网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