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补课”还是“补心”?

[复制链接]
查看: 6013|回复: 0

359

主题

125

回帖

1343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343
发表于 2018-10-15 16:4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谁是孩子的第一位教育者?从十月怀胎到呱呱坠地,学龄前的孩子往往与父母保持着最密切的联系;而进入学校之后,家庭教育也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一部分。孩子学习的进步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和培养,也离不开家长的关心和支持。
       教育孩子,是整个家庭的重中之重,真的需要我们父母从“修身”走向“齐家”,从而让孩子从“治国”迈向“平天下”。教育孩子是一门综合性很高的艺术,而且是一个异常复杂、与众不同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的父母既要了解孩子在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和规律,还要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掌握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方法。
      而在目前教育的过程中,孩子往往是负担最重的,他们不光要在学校投入全身心的学习,在课外还需要上很多的补习班;而大部分的父母,仅仅停留在“陪伴”这一表面层次,对孩子内心世界的关注是少之又少的。可以说,真正需要“补课”的人是家长,需要“补心”的是孩子。
      我们的父母亲在教育孩子时,既要知道自己的孩子“所思、所想、所需、所求、所盼、所愁”,还需要掌握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与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我们的孩子才能有“所学、所长、所用、所得、所成、所有”,否则,我们的孩子很可能“一无所成”,或“一无所有”。
      为什么?因为,我们的孩子,每天会在“所怨、所恨、所愤、所怒、所恼、所烦”的负面情绪中生活与学习。表现在哪里?所怨:我的爸爸妈妈怎么没有钱?我爸爸为什么不是比尔盖茨?为什么不是亿万富翁?所恨:为什么没有经过我的同意,就把我生下来?所愤:为什么让我补课?学习到底有什么用?所怒:为什么我吃的、穿的、用的,都没有别人的好?所恼:为什么不让我玩手机?作为父母为什么可以玩手机?所烦: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我还不如死了好……
      我们的父母,只有知道自己的孩子“所思、所想、所需、所求、所盼、所愁”之后,孩子才能有“所学、所长、所用、所得、所成、所有”,否则,我们的孩子每天会在“所怨、所恨、所愤、所怒、所恼、所烦”的负面情绪在纠结在生活与学习。
       这是教育孩子的规律,父母应该知道。
       遗憾的是,我们的家庭教育中,“七成父母自认家教失败”,“超过九成家长没信心教好孩子”,这个现象的出现,只能说明,目前,中国家庭教育的失败。
由此可见,教育孩子,首先教育孩子的父母亲。家长应该先补的,是一堂关于理解和关怀的教育课,给孩子“补心”,才能一同进步和成长。
      所以,最需要“补课”的、接受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孩子的教育者——父母!只有父母补好了课,我们的孩子才能补好心,更好地投入到生活和学习中去。(搜狐教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