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教孩子“善良”,常常让家长很矛盾。有时候觉得善良是美德,即使吃亏也要让孩子善良,可一旦孩子因为善良吃了亏,父母又会心疼,究竟该如何平衡呢?
我们希望孩子能做一个善良而富有同情心的人,有好的人际关系,交到很多朋友。但善良有时也难免被利用,让我们成为受害者,轻者损失财物,重者危及人身安全。 比如:曾有孩子好心给路人带路,结果被引到偏僻无人的地方拐走了;也曾有骗子利用孩子对小动物的爱心,故意用受了伤的小狗吸引在路边玩耍的孩子,以帮助小狗医治为名,一次就拐走了两个孩子…… 而生活中更多的,还充斥着“伪善良”。
同事找你帮忙,你自己的工作已经应接不暇,拒绝的理由想了一万个,最后嘴巴里挤出来的竟然是一个“好”字,还不过大脑地搭上一句“没问题,放心吧”……
不顾自己的感受,替人辛苦替人忙,不是真正的善良!
你带孩子去小区花园里玩儿,邻居家小朋友喜欢你家的玩具车。孩子一脸不情愿,你想都不想就一把夺过,放到对方手里,全然不顾自家孩子红红的眼睛与眼眶里打着转的泪水…… 不顾孩子的感受盲目“大方”,不是真正的善良!
婆婆为了帮忙照顾怀孕的儿媳妇住到了家里,进小两口的房间不知道敲门,穿着外面的衣服直接坐床,甚至还不经允许拿了儿媳妇的衣服穿,还振振有词:“一家人嘛!有啥啦? ” 儿媳妇一点点忍让,尽管心中默默骂了婆婆千百遍,也骂了自己千百遍,可始终无法拒绝婆婆“入侵”自己的边界,更无法提出请她尊重自己的要求。
边界感模糊,嘴上不说但心里却十分介意,不是真正的善良! 真正的善良,要懂得分辨,有弹性、有底线、有智慧。真正的善良,要懂得灵巧应对,才不会让你的善良被利用,才不会给自己带来伤害,对自己、教孩子都是如此。 美国著名心理及家庭治疗师萨提亚曾说,“当我们做善良的事情时,就是和自己的生命联结,那一刻我们应该是快乐的。”否则的话就不能叫做善良,而该叫软弱、讨好、迁就、忍受。
美国著名心理及家庭治疗师萨提亚 这些“伪善良”会让你陷入无尽的烦恼: 不敢拒绝同事,会让人觉得你是“老好人”、“软柿子”,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麻烦你,不仅增加了你的负担,甚至还会拖累你的本职工作。而对方却并不会由此珍惜、感激你的帮助,反而会觉得你的好意很“廉价”! 强迫自家孩子分享的你,会让孩子觉得“分享”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由此愈发逆反,更不愿分享,甚至还会影响到亲子之间的信任与安全感。 再说回你,忍受婆婆在自己的世界里为所欲为,就助长了婆婆自说自话,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而你越忍着、拖着不说,对方就越习以为常,等到有一天你再也忍不下去了再提意见,反而会让人觉得你突然“找茬儿”——既然有这样的规矩和习惯,怎么不一开始就提出来?
不懂得恰当地表达善良会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的烦恼甚至是危险,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学着去“善待”他人呢? 对于孩子,乐于助人的善心需要得到肯定,但不能忽视安全意识!你可以先和孩子达成约定,比如:无论如何,有不认识的人叫你一起走,需要先和父母或老师讲。树立安全界限,是一切美德教育的前提。 同事找你帮忙,应该是自己忙得过来的情况下再去帮别人。如果自己分内的事尚未完成,就该明确告知对方,比如:“不好意思,我也很想要帮你,但我现在也有重要的事情在忙。如果来的及的话,能否过1个小时之后再来帮你?”
想要孩子乐于分享,就要让孩子体会到分享的快乐,而不是被剥夺的痛苦,尊重孩子对自己玩具的所有权。遇到有别的小朋友想要玩具,先问一问孩子愿不愿意分享,如果不愿意,就请尊重ta,并替孩子向对方致歉:“不好意思,这辆玩具车ta特别喜欢,现在还不愿意让别人玩儿。下次我们一起玩儿其他玩具,好吗?” 平时也应该跟孩子约定好:允许孩子有不分享的玩具、零食,那就不要拿到外面让别的小朋友看到。有客人来家里,会提前告诉孩子,让ta把不愿分享的都藏好。只要是可以被别人看到的,就代表愿意分享,不能反悔。 家人间,最怕有隐而未发的隔阂。自己有怎样的感受和需要,需勇敢地表达出来: “妈,我有自己的卫生习惯,您如果习惯坐在床上,是不是可以先换身衣服呢?” “妈,这件衣服是我的吧?不好意思,可能有些见外,不过我的东西下次如果需要,还请您提前问我一下。还请您理解。”
误解并不会因为隐忍而消失,而坦诚而巧妙的沟通却能够让彼此间界限清晰,让沟通顺畅,并不会让人觉得你不善良。 拥有一颗慈悲之心,确实善莫大焉。但人的能力有限,并不是所有的善念都能够践行,有时候勉强为之,于己于人反而都不是好事。善念需要善行,但更需要量力而行。而对于天真年幼的孩子,我们更要从小让他们记住:善良的第一步,是保护好自己,照顾好自己的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