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成了主业,体检机构良莠不齐 体检行业是为民众把脉健康的行业,从业者在谋求行业健康发展的同时,更要关照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和诉求,用货真价实的体验为消费者的健康加分、护航。 据近日《解放日报》报道,近年来,国内体检市场参与主体众多,资本纷纷进入。然而,资本进驻下的一些民营体检机构,营销成了主业,体检机构良莠不齐,体检质量大打折扣。一系列“有病的没检查出来,没病的检查出一堆病”案例,引来媒体关于“体检行业该"体检"了”的呼声——体检行业要让自己先健康起来。 近年来,我国体检行业发展迅速,据《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体检人数增长到4.56亿人次;保守估计2021年中国体检行业市场规模或可达2400亿元。在传统的公立医院体检之外,民营机构体检的发展颇为迅猛,占全国市场份额约10%。 “萝卜快了不洗泥”,行业的蓬勃发展难免存在“生长痛”的问题。特别是与资本“结亲”的民营体检机构,更是在成长中饱受非议。从唾液测DNA、无创体检、“一滴血检测”,到“量子医学”、各种肿瘤筛查基因检测,花样迭出的体检项目往往噱头大于实际效用;有的体检结果不准确、人员不具备从业资格、诊疗活动超出登记范围;有的存在过度体检、体检走过场、价格套餐“忽悠”问题;还有的极力压缩成本,使用廉价试剂、购买二手设备等现象。 体检行业在发展中偏离呵护百姓健康的初心,既有长期以来资本过度扩张,一味追求“走量贪大圈地”的发展模式的问题,也有行业标准不够完善的问题,更与监管力度不够大、违规者没有受到与违规行为相匹配的惩戒有关。 作为知识密集型行业,体检行业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很高,这一定程度上限制着体检机构的扩张之路。但若体检行业受资本裹挟,以“跑马圈地”为“蓝图”,力气只用在市场营销上,而忽视了服务与研发,这样的企业发展前景令人堪忧。以某民营体检巨头为例,据其2017年报显示,销售额增长近60%,达14.88亿元,而研发投入只有不到400万元,占营收比例仅为0.06%。 体检行业是为民众把脉健康的行业,肩上担着的是千千万万人的健康。相关从业者应当积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在谋求行业健康发展的同时,更要关照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和诉求,用货真价实的体验为消费者的健康加分、护航,而不能让消费者花钱体检,最后却变成走过场的无用功。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求“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作为健康管理的“前哨”,体检行业必须让自身先健康起来,有关部门也应重拳治理行业乱象。 进一步说,诸如民营医院、专科诊疗机构以及部分医疗器械行业等,均存在民间资本注入使得行业发展充满活力,但标准缺位、管理乏力的问题。加强对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引导与管理,是不容小视的问题。 今年6月,国家卫健委公布的《健康体检中心基本标准(试行)》指出,健康体检中心应建立健康体检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职责。这些都为助力体检行业发展加上了硬杠杠,期待制度和监管的改善能让行业发展尽快去芜存菁。 体检行业是朝阳产业,借助资本力量,坚守为百姓健康护航的初心,一手好牌才能打得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