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家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业绩出炉 上半年合计净赚约12亿元

[复制链接]
查看: 6534|回复: 0

61

主题

12

回帖

216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16
发表于 2018-9-7 10:3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期,持牌系消费金融公司2018年上半年业绩相继出炉,其快速增长的态势引人注目。但是,在后“野蛮生长”时期,消费金融公司业绩如何持续增长则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目前,消费金融业存在流量依赖度过高的现状。多家消费金融公司都与支付宝有合作,相当于从支付宝方面导流,将芝麻信用分达到一定分数的用户推荐给消费金融公司申请分期贷款。如果“入口”关闭,难免会对此类消费金融公司的业绩形成较大冲击。
记者发现,目前,多家消费金融公司正努力开拓渠道,从“线上”走到“线下”,并逐步站稳脚跟。
流量依赖严重 线上线下共同发力成突破口
近期,包括招商银行、北京银行、邮储银行等多家上市银行相继公布2018年半年报,有不少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的业绩也露出水面。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有8家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披露今年上半年业绩情况。据不完全统计,8家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今年上半年共净赚约12亿元。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各家消费金融公司盈利情况来看,的确有明显的分化,同时期起步的消费金融公司业绩差距也越来越大。当前,野蛮生长的时代已经过去。”
必须看到的是,今年上半年消费金融公司业绩猛增与消费金融公司近两年出现增资需求和监管释放政策利好有关。近日,银保监会发布《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信贷工作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通知》。通知提及,积极发展消费金融,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适应多样化多层次消费需求,提供和改进差异化金融产品与服务。
而在消费金融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随着消费金融业野蛮生长时代过去,未来业绩突破口则是全行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目前的现状是,消费金融业存在流量依赖度过高。据悉,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招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中邮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等很多消费金融公司,都与支付宝有所合作,相当于从支付宝方面导流,将芝麻信用分达到一定分数的用户推荐给消费金融公司申请分期贷款。
据《证券日报》记者向一家持牌系消费金融公司了解,他们目前和支付宝的合作主要是生活号,可以是产品的也可以是公司整体的,用户通过关注企业生活号来选择平台的各项服务;另外一些头部平台会选择跟花呗、借呗开展合作,属于助贷模式。
因为在获客方面随着成本增加,大部分消费金融企业自主获客能力较差,会选择线上合作渠道,而且线上获客的成本远低于线下。
但就在8月底,让行业担忧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趣店与蚂蚁金服的入口合作将在协议到期后不再续签。
据悉,贷款类机构将无法通过支付宝的应用货架,或者是芝麻信用的导流推荐。
蚂蚁金服方面给《证券日报》记者的回复是,与趣店达成共识,不再续签相关商业协议,这是正常商业安排。作为趣店的股东之一,公司对趣店的发展一如既往地保持关注。
尽管如此,趣店与蚂蚁金服的入口合作将在协议到期后不再续签一事还是在业内引起了激烈的讨论。“线下好比是零售,而线上则是批发,任何平台对流量都是有非常强烈的需求。 ”一家持牌系消费金融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坦言。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流量依赖度过高的现状。
在不同的背景之下,消费金融机构凭借自身优势寻找到各自的市场空间,而线上+线下的联动模式也变得尤为重要。招联消费金融表示,今年上半年业务规模保持稳健增长的原因,除了保持线上获客优势,还获得联通营业厅线下支持。
除此之外,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规模继续扩张的同时,多家上市银行的消费类贷款也呈现较快增长的态势。包括信用卡贷款、个人消费贷款、汽车贷款等。在多方包围的情况下,持牌系消费金融公司未来业绩如何保持增长则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 迎来收获期
早在2009年,原银监会颁布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并批准了4家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此后,2013年、2015两次扩大试点,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扩大到全国。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范围内,持牌系消费金融公司已有24家,其中已完成工商信息登记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共有22家,银行参股或控股的共有19家。
其中,招商银行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招联消费金融净利润为6.04亿元,同比增长11.65%(2017年上半年净利润5.41亿元),营业收入30.40亿元。
重庆百货发布的半年报显示,2018年上半年其营收同比增长6.7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9.05%。其中,公司投资参股的马上金融实现净利润3.66亿元,确认投资收益1.12亿元,对净利润贡献较大。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重庆百货向马上消费金融进行了第三轮增资,持股31.06%。马上金融目前注册资本达40亿元,为内资第一大消费金融公司。
锦程消费金融公司也是最早一批获得营业牌照的消金公司。据成都银行半年报显示,2018年上半年,锦程消金营收8897万元,净利润3653.92万元。锦程消金由成都银行斥资1.632亿元成立,注册资本为3.2亿元,成都银行持股51%,为第一大股东。
此外,兴业银行旗下兴业消费金融、北京银行旗下北银消费金融等也都业绩大增。
尚未盈利的是仅成立一年的尚诚消费金融。据上海银行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上海尚诚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实现净利润-0.16 亿元。主要是由于处于发展初期,系统投入等成本支出较大,其次是该公司计提了贷款损失准备9300万元所致。
此外,河南中原消费金融则是仅披露了今年上半年营收情况,即累计实现营业收入达1.57亿元。
宋清辉认为,在消费金融严监管之下,预计今年消费金融公司整体的盈利情况可能会呈现下滑趋势。
近期,持牌系消费金融公司2018年上半年业绩相继出炉,其快速增长的态势引人注目。但是,在后“野蛮生长”时期,消费金融公司业绩如何持续增长则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目前,消费金融业存在流量依赖度过高的现状。多家消费金融公司都与支付宝有合作,相当于从支付宝方面导流,将芝麻信用分达到一定分数的用户推荐给消费金融公司申请分期贷款。如果“入口”关闭,难免会对此类消费金融公司的业绩形成较大冲击。
记者发现,目前,多家消费金融公司正努力开拓渠道,从“线上”走到“线下”,并逐步站稳脚跟。
流量依赖严重 线上线下共同发力成突破口
近期,包括招商银行、北京银行、邮储银行等多家上市银行相继公布2018年半年报,有不少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的业绩也露出水面。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有8家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披露今年上半年业绩情况。据不完全统计,8家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今年上半年共净赚约12亿元。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各家消费金融公司盈利情况来看,的确有明显的分化,同时期起步的消费金融公司业绩差距也越来越大。当前,野蛮生长的时代已经过去。”
必须看到的是,今年上半年消费金融公司业绩猛增与消费金融公司近两年出现增资需求和监管释放政策利好有关。近日,银保监会发布《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信贷工作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通知》。通知提及,积极发展消费金融,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适应多样化多层次消费需求,提供和改进差异化金融产品与服务。
而在消费金融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随着消费金融业野蛮生长时代过去,未来业绩突破口则是全行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目前的现状是,消费金融业存在流量依赖度过高。据悉,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招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中邮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等很多消费金融公司,都与支付宝有所合作,相当于从支付宝方面导流,将芝麻信用分达到一定分数的用户推荐给消费金融公司申请分期贷款。
据《证券日报》记者向一家持牌系消费金融公司了解,他们目前和支付宝的合作主要是生活号,可以是产品的也可以是公司整体的,用户通过关注企业生活号来选择平台的各项服务;另外一些头部平台会选择跟花呗、借呗开展合作,属于助贷模式。
因为在获客方面随着成本增加,大部分消费金融企业自主获客能力较差,会选择线上合作渠道,而且线上获客的成本远低于线下。
但就在8月底,让行业担忧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趣店与蚂蚁金服的入口合作将在协议到期后不再续签。
据悉,贷款类机构将无法通过支付宝的应用货架,或者是芝麻信用的导流推荐。
蚂蚁金服方面给《证券日报》记者的回复是,与趣店达成共识,不再续签相关商业协议,这是正常商业安排。作为趣店的股东之一,公司对趣店的发展一如既往地保持关注。
尽管如此,趣店与蚂蚁金服的入口合作将在协议到期后不再续签一事还是在业内引起了激烈的讨论。“线下好比是零售,而线上则是批发,任何平台对流量都是有非常强烈的需求。 ”一家持牌系消费金融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坦言。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流量依赖度过高的现状。
在不同的背景之下,消费金融机构凭借自身优势寻找到各自的市场空间,而线上+线下的联动模式也变得尤为重要。招联消费金融表示,今年上半年业务规模保持稳健增长的原因,除了保持线上获客优势,还获得联通营业厅线下支持。
除此之外,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规模继续扩张的同时,多家上市银行的消费类贷款也呈现较快增长的态势。包括信用卡贷款、个人消费贷款、汽车贷款等。在多方包围的情况下,持牌系消费金融公司未来业绩如何保持增长则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 迎来收获期
早在2009年,原银监会颁布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并批准了4家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此后,2013年、2015两次扩大试点,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扩大到全国。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范围内,持牌系消费金融公司已有24家,其中已完成工商信息登记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共有22家,银行参股或控股的共有19家。
其中,招商银行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招联消费金融净利润为6.04亿元,同比增长11.65%(2017年上半年净利润5.41亿元),营业收入30.40亿元。
重庆百货发布的半年报显示,2018年上半年其营收同比增长6.7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9.05%。其中,公司投资参股的马上金融实现净利润3.66亿元,确认投资收益1.12亿元,对净利润贡献较大。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重庆百货向马上消费金融进行了第三轮增资,持股31.06%。马上金融目前注册资本达40亿元,为内资第一大消费金融公司。
锦程消费金融公司也是最早一批获得营业牌照的消金公司。据成都银行半年报显示,2018年上半年,锦程消金营收8897万元,净利润3653.92万元。锦程消金由成都银行斥资1.632亿元成立,注册资本为3.2亿元,成都银行持股51%,为第一大股东。
此外,兴业银行旗下兴业消费金融、北京银行旗下北银消费金融等也都业绩大增。
尚未盈利的是仅成立一年的尚诚消费金融。据上海银行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上海尚诚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实现净利润-0.16 亿元。主要是由于处于发展初期,系统投入等成本支出较大,其次是该公司计提了贷款损失准备9300万元所致。
此外,河南中原消费金融则是仅披露了今年上半年营收情况,即累计实现营业收入达1.57亿元。
宋清辉认为,在消费金融严监管之下,预计今年消费金融公司整体的盈利情况可能会呈现下滑趋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