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文化、人才……昨天,面对大湾区的这些热点,昨天下午的“对话粤港澳大湾区”的分论坛环节,大咖们纷纷发表见解,多角度探讨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之路。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在“创新创业 人才湾区”这个对话环节,暨南大学校长宋献中最先发言。据他介绍:暨大112年来共为170多个国家培养了130多万人才,其中包括珠三角10余万人,香港地区6万多,澳门地区2万多,“在澳门的医务人员可能70%是暨南大学毕业的。” 人才培养 人才要具有六方面特质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要怎样素质的人才?宋献中认为要有以下特质: 第一,一定要有社会责任感;第二,要有国际的视野;第三,要具有综合学科思维能力,因为现在是数字时代,解决问题需要综合的思维,而不是单一的学科思维;第四,具有整合能力的人才,对知识有融会贯通的能力;第五,具有独立思考和批判能力的人才,能够对过去的一些做法提出批判性的意见;第六,自主学习能力。 《Science》系列期刊出版人比尔·莫兰先生认为,教授对于学生的教育,不应仅限于学术知识,而是指导学生去思考“拿到学位后可以去干什么”这个问题。“很多学生不知道他们还可以去创业,可以跟企业、学界合作。” 著名生物学家、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饶毅则认为,美国东部的大学和瑞士的大学都是以科技为导向,实用性很强。像旧金山加州大学1973年发明基因工程技术,1976年建立第一个生物技术公司,它的研究和产业非常密切。“这种创业气氛在深圳和湾区其他城市可能都有,但是这个气氛如何跟最前沿的科技结合在一起,这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人才流动 要有平台载体还要有项目的协同 宋献中认为,在粤港澳人才的合作方面,迫切需要机制体制的创新。“虽然政策允许香港、澳门的科技人员申请内地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内地一些科技工作者也可以到香港的大学做研究,但是科技人员要出入关却不那么容易。” 宋献中表示,人才流动要有平台载体,应该实现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资金链“四链”有机的融合。除此之外,人才之间还应建立起项目的协同。“在大湾区的发展过程中,应该提出这样的一些研究课题,使得两地的科研人员、科技工作者能够共同去攻关。只有在这种环境之下,我们才能够真正地让人才流动起来、合作起来。我们不是只谈一个合作,实际上我们还是有许多问题需要共同解决的。” 人才引进 要注意引进人才和本土培养人才之间的关系 在群访环节,有两位学者也就湾区引进人才问题方面发表了见解。 长平经济研究所所长王长勇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认为,湾区对人才需求分层次,第一个是要盯着全球的创新,要抢头部人才。他认为,经济激励其实全球的差距不大。对于头部人才,他认为要有一个发展的激励。“大家知道科技创新的人有追求的,"我有生之年做出非常伟大的事情,必须要在一个很好的环境、很好的团队",这是发展的概念。” 还有一种是经验型人才。这类人群比较重视收入,并且到了一定年龄,重视孩子的成长,对生活、教育品质要求比较高,宜居的环境也很重要。 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朱恒源认为,湾区人才建设还存在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就是引进人才和本土培养人才之间的关系。比如香港和广东都有很多知名高校,这个资源怎么对接?他认为还是要讲融合。 @湾区声音 诺奖得主托马斯·萨金特:这次我来到粤港澳大湾区,让我感觉像回家一样。除了自然环境的相似外,我认为粤港澳大湾区与旧金山大湾区之间更重要的相似之处,是有一些优秀的高校与人才,进行发明创造。 我认为需要一些咖啡店,让工程师、科学家,大家一起来交谈。让大家一起勾勾画画,大家去碰撞。这就是粤港澳大湾区让我感到美妙的地方。 诺奖得主托马斯·萨金特在演讲。 香港财政司前司长、香港南丰集团董事长及行政总裁梁锦松:粤港澳大湾区现在是一个科技创新走廊,最终还是一个人才战,跟不同行业的人才聚集、生活以及思想上的碰撞,才有创新的创意出来。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节目主持人、演员汪明荃:良好的文化环境、创作的自由度、足够的资金、技术的支援、足够的观众群、良好的艺术教育等,有了这些条件,大湾区的创作人才可以更安心、自由去创作,自然会有好的作品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