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施行的“低薪养廉”政策,决定了教育与政府一样,不可能成为高薪行业。所以教育教师待遇与公务员挂钩还是杯水车薪。公立学校以事业单位体制运营的“大锅饭”,拖了涨薪的后腿。
2006年9月15日,北大副教授阿忆的一篇博客文章迅速在网上流传,点击量超过百万(当时算是天文数字)。 这篇名为《没脑人,请你给俺指条出路,让俺们都照着去走》的博文中,阿忆公开了自己的工资收入详单: 基础工资1918 + 岗位津贴1368 + 研修班补助1333 + 论文答辩费167 = 4786元
从此网上有了一个新名词“晒工资”,始作俑者竟是一位大学教师。 不过,阿忆的工资条被如此关注,却不是因为他是副教授,也不完全因为他在北大工作,而是由于他是早期的“网红”。 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工作的阿忆,虽然人事关系在北大,但教书几乎已经成为他的副业。 让他声名鹊起的是担当《鲁豫有约》《世纪大讲堂》《夫妻剧场》等电视栏目的策划、撰稿、主持,这些业余兼职的收入才是“硬道理”。 总感觉阿忆晒工资的目的是解释自己身兼数职的根本原因——当老师挣钱少,于是挣外快也就合理化了,按照当时的规定,这些还属于上不了台面的“灰色收入”。 整整十年后,2016年国务院引发《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允许高校教师做兼职,阿忆当年的“灰色收入”也能“洗白”了。 我生长在教师家庭。当俞敏洪(北大老师)、马云(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老师)这样曾经的体制内教师成为亿万富豪时,我非常感慨,觉得老师的未来有盼头了。 不过后来才明白,“有盼头”的前提是离开教师岗位!否则只能继续苦逼,继续“蜡炬成灰泪始干”,继续对工资羞于启齿。 说实在话,“确保义务教育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也未必能真正提高教师的收入,只能解决一部分极低收入教师的待遇。 但与此同时,教师收入与公务员收入做关联,势必造成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依照公务员工资涨幅确定教师工资的浮动水平。 而中国长期施行的“低薪养廉”政策,决定了教育与政府一样,几乎不可能成为高薪行业。 “为人师表”不是低薪的理由。从观念上把教师收入限定在低位,强调教育经费来自财政拨款,来自“纳税人的钱”,总觉得是道德绑架! 待遇优厚、衣食无忧更能吸引尖端人才进入教师队伍,更能让教师个人和整个行业受到社会的认同和尊重。 公立学校以事业单位体制运营的最大弊端是行政化严重,使得薪酬待遇无法与市场接轨,优秀教师的作用受到体制打压,这样的普遍“大锅饭”拖了教师的后腿。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MBA,国际教育知名专家;十几年来一直从事中英教育交流、文化传播工作,著有《留学的逻辑》《到英国去》《欧洲情调之旅》等;资深自媒体人,获评腾讯教育“2017年度最具价值自媒体”、一点号“2017年度耕耘奖”、搜狐“2016年度留学类自媒体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