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上补习班还考上了清华,不是智商高,而是家长做...

[复制链接]
查看: 6249|回复: 0

367

主题

236

回帖

1592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592
发表于 2018-8-3 11:0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暑假来了,孩子不愿意上补习班,怎么办?”
一个刚进群的妈妈突然问了这么一句,群里立刻炸开了锅。
有吐槽的:“不愿意上也得上啊,暑假不去补习,新学期就要变成全班倒数了。”
有献计的:“跟孩子好好商量,实在不愿意也不要强迫啊。 ”
有佛系的:“随缘吧,带孩子去看看补习班,跟老师聊聊,回家再跟孩子聊聊。让孩子做决定就好~”
你是哪种类型的家长?
还是说补习已经变成孩子的日常了?
1另一位妈妈私聊我说:“每次陪孩子学习,孩子不到5分钟就开始玩橡皮擦、踢桌子,根本没心思学习。”
她也做过不少努力,比如给孩子的房间装上隔音材料、特意带着孩子去宜家选一套他喜欢的书桌、给孩子报最好的补习班。
这些方法都治标不治本。新鲜感褪去后,孩子还是不愿意学习,又回到了那个“妈妈催一下,孩子走两步”的死循环。累,实在是太累了。
孩子有时候会问:“妈妈,我为什么要上学?为什么每天要写这么多作业啊?”
我们的回答通常是:“学习是为了掌握更多的知识,考上更好的学校,以后过得更幸福。”
很显然,这说服不了孩子。对于孩子来说,现在最真切的幸福可能是跟爸爸妈妈一起去逛逛街、玩玩游戏,就像小时候那样。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又很难回答地好……
2机缘巧合下,我在北京认识一名儿童心理健康的教授,就带着问题请教了他。
“孩子这样的表现,很明显是不爱学习,缺乏学习的动力。”他这么说到。
不专心、马虎、不认真、没定力、懒,我们好像总喜欢给孩子打上一个个标签,把孩子复杂的问题给简单概括了。有时候,我们好像比孩子更“懒”,懒得去想“为什么?”。
教授认为,要突破学习的困境,必须从根源上解决,从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毅力上给孩子打好基础。
这要从他女儿小学一年级的一件事聊起:那时他参加家长会,不像其他家长一样执着于成绩,只是简单地问了一句:“老师,教学大纲里,数学是什么标准?”老师没想到居然有家长会问这个问题,回答道:“大纲要求一年级的孩子要学会20以内的加减法。”
“孩子,玩吧!不用学了!”回到家里,他这么对女儿说。没有了来自爸爸妈妈的压力,女儿反而保持住好奇心和动力。教授给了他女儿宽松的环境去探索,并引导她去思索学习的意义。“当孩子能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并从中有所成长时,就会主动地去学习。”教授如是说。
这些家长喜欢给孩子打上的标签,其实都只是孩子不爱学习的外在表现,家长们看到的只是“表象”。
而针对这一个个具体的表现去纠正、训练,都没有在根本上解决问题。粗浅的方法能够短时间提高孩子的成绩,但却容易埋下祸根——孩子不理解自己为什么要学习,久而久之会失去学习动力,甚至产生厌学倾向。
这就是很多小学成绩还不错的孩子,一旦到了初中就适应不了、成绩下滑的原因。
0-3岁时,他特别注重女儿的心理建设。曾经,他带着女儿一起爬香山的顶峰——“鬼见愁”,本来他自己都已经走不动了,但路过的游客对他女儿说:“小姑娘了不起啊,都爬到这里了!”他女儿一听,立刻甩开手,带着爸爸不到一会就爬到了山顶。他说:“爬山的过程虽然非常辛苦,但这种依靠自身努力去克服困难的经历、那一抹日出的温暖阳光,将照亮孩子的一生。”
一聊到孩子的学习问题,这位年过半百的儿童心理健康权威就滔滔不绝。最后他说道:“如果爸爸妈妈能懂一点孩子的心理,那么每一个孩子都能爱上学习,都有学好的潜质。有时候错过了,真的很可惜。”
对于孩子上不上补习班,他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兴趣或者说孩子是否自愿,上补习班只是一种提高成绩的方法,如果最后影响到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就得不偿失了。
3可是,不是每个家长都懂心理学。
“没有心理学基础,也能引导孩子爱上学习、主动学习吗?”我提出了这样一个质疑。
得到回答是:“完全可以。”
“父母是这个世界上陪伴孩子最长时间的人,心理学不是生硬的原理和剖析,而是体贴入微的观察和引导。只要掌握了基本的方法和原理,每个爸爸妈妈都能做好孩子学习的引导者。”他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