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宽松是对宏观政策的过度解读

[复制链接]
查看: 6447|回复: 0

43

主题

6

回帖

384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84
发表于 2018-7-27 15: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房住不炒”、“股投不炒”,这两点实际上是楼市长效机制、股市市场化机制建立完善之前的过渡期必要措施。

国常会提出支持扩内需,要求保持宏观政策稳定,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障合理融资需求。这被部分市场人士解读为,政策边际有所放松,释放出全面宽松的信号。因此,各个要素市场已经全面行动起来,钢铁、基建等周期股大涨,房地产市场也蠢蠢欲动。

但这恐怕是对政策的过度解读。目前“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与2008年的宽松刺激存在本质上的不同。国常会提出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需要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保持适度的社会融资规模和流动性合理充裕,二是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保障融资平台公司合理融资需求,对必要在建项目要避免资金断供、工程烂尾。

所以,在楼市长效机制、股市市场化机制建立完善之前,在楼市还是应坚持“房住不炒”,在股市还是该坚持“股投不炒”。这两点实际上也是过渡期必要措施。

自2016年7月提出金融去杠杆以来,去杠杆政策已经取得成效。2018年6月份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8.0%,再创新低,且为有史以来最低值,与实体经济增速接近。自去杠杆政策实施以来,银行同业业务和表外业务明显收缩,各家银行同业负债规模和表外理财规模持续压降。但金融去杠杆的力度也需要把握好,需要按照市场化原则保障合理融资需求。

今年以来,随着金融去杠杆不断深化,信用债市场的风险事件接连发生,民营企业经营和流动性风险随之显露。近期的永泰能源信用债违约事件,对债券市场造成了很大冲击。2018年上半年债券市场违约余额253.01亿元,同比增长47.13%,超过2017年全年。

目前债市违约的最大特点,首先是违约主体民营企业较为集中。上半年25只违约债券中,16只为民企债,占比64%。但是,从富贵鸟、神雾环保、凯迪生态、中安消等出现违约可以看出,违约主体在向民企上市公司演进。

与此同时,A股也面临去杠杆压力,近期经历了幅度不小的调整,不少上市公司股价持续下跌甚至闪崩,暴露股权质押危机。信用债违约、股权质押危机等风险事件,去除企业本身经营因素外,金融去杠杆不断深化是直接原因。因此,保持适度的社会融资规模和流动性合理充裕是必要的。

从另一方面看,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并不是大水漫灌。目的是疏通货币信贷政策传导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将降准资金用于支持小微企业、市场化债转股等。国常会专门提出鼓励商业银行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券,豁免发行人连续盈利要求。这一信号的意义再明显不过,是对小微企业的“滴灌”,并不是任由资金进入楼市。

目前,楼市面临两难困境,一是房企负债高企,资金链紧张,部分房企依靠国外发债、高周转来维系,二是部分二三四线城市房价保持上涨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更不可能单纯为了房企的高负债和融资压力而大放水,相反还要为了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加强调控。

今年1-6月,各地房地产调控政策发布次数高达192次,比去年同期的116次多出65%。目前共有73个城市出台调控政策,包含限购政策135条、限贷政策176条,51个城市以及海南全域实行限售政策。上半年的调控内容不仅仅局限于简单限购、限售、限价、限贷,因城施策和分类调控特征明显,手段也更加多元。

“摇号买房”正在走向全国,上海、南京、深圳等8个城市出台了购房摇号政策。昆明等城市甚至强制设置房价6%涨停板。房贷市场也开始呈现收紧态势。6月份,全国首套和二套房贷平均利率已涨至5.64%和6.01%,同比分别上涨15%和10.7%。楼市的这种调控政策,受到不少人士的诟病。但是,在租售并举和房产税等楼市长效机制建立前,因城施策和分类调控是明智的。

总的来说,“房住不炒”、“股投不炒”,这两点实际上是楼市长效机制、股市市场化机制建立完善之前的过渡期必要措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