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孩子助人为乐

[复制链接]
查看: 7609|回复: 0

79

主题

10

回帖

264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64
发表于 2018-7-25 08:5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cd2c4bfeb4386699-ac5e1a71a45fef1c-52a55fae0e9b53d1eb9d3d51615044ca.jpg
教育孩子助人为乐能够让孩子与他人建立更好的关系,收获更多的快乐,生活得更加充实且有意义。要以助人为已乐,首先要有一颗真诚的同情心,理解他人的感受并愿意给予帮助。同情心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并且在与他人的交往中逐渐发展。

幼儿的同情心有不同的发展阶段:1岁以前的婴儿就对别人的情感有反应,如果听到别人哭,他也会跟着一起哭。在1~2岁时,宝宝初步具有了真正的同情心,看到别人哭,他会拿出自己喜爱的东西和别人分享,或者用身体去碰触,表示支持和理解,有时也会说一些安慰的话。这表明他已能清楚地分辨自己和他人的痛苦,并有了试图安慰与帮助别人的愿望。到了5~6岁时,幼儿对情绪理解的深度增加了,会越来越深入的理解别人伤心的原因,同时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他会更多地运用语言来展现自己的同情心,会根据不同的原因说不同的话来安慰他人。

那么,在这个时期,家长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并引导孩子做出助人行为呢?

★ 创造温馨的家庭氛围
同情心重要的是善解人意,善于安慰人,即具有较强的体察别人情绪的能力。温馨的家庭氛围能够让孩子充满安全感,情绪健康而稳定,更有能量也更乐于去关怀与安慰他人。

★ 阅读助人为乐的书籍
有很多故事书都鼓励孩子助人为乐,比如“青蛙弗洛格”系列里的《冬天里的弗洛格》。通过阅读这类书籍,孩子能够感受到助人的快乐,并且学习安慰以及帮助他人的方法。

★ 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要培养乐于助人的孩子,最重要的就是父母的言传身教。如果父母是富有同情心的人,对孩子的痛苦、不适能够做出适当的反应,给予恰当的抚慰,那么孩子也会受到感染,成为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

★ 定规矩,并且解释原因
规矩分明的父母培养的孩子大多具有同情心,更喜欢帮助别人。比如明确告诉孩子“你不可以打人”,并且解释这类行为的后果,孩子会更容易理解与同情他人。有许多研究表明,对孩子阐明慷慨助人的理由,尤其是强调说明他人的感受时,最能帮助孩子养成友善、体贴的行为方式。

★ 鼓励为他人付出
让孩子养成为他人付出的习惯。鼓励和引导孩子在家里帮忙做家务、照料宠物、教更小的弟弟妹妹们做游戏、在节日给他人赠送礼物、和家长一起参加公益活动等等,这些都可以培养孩子助人为乐的品质。

★ 及时肯定与赞赏
当孩子做出同情与助人行为时,要及时给予肯定,并在事后和孩子讨论他的感受,引导孩子分析从中学到了些什么,加深体会,强化行为习惯。

长此以往,孩子自然会成长为一个乐于助人、大方快乐、受人欢迎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