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4月13日电(袁馨晨)育龄期高发、复发率高、近一半患者可能不孕……被称作“良性癌症”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令不少女性闻之色变。作为内异症的“老对手”,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妇科主任赵瑞华从事该病的临床治疗和研究已有十余载。近日,她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表示,内异症虽然高发、难治,但是近年来中医药相关治疗发展很快,成效较为显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妇科主任赵瑞华接受新华网专访 新华网 杨锘摄
育龄期女性应警惕内异症来袭 内异症是指有活性的内膜细胞种植在子宫内膜以外的位置而形成的一种妇科常见病、疑难病。赵瑞华介绍,内异症在育龄期女性中的发病率可达到10%-15%,且发病年轻化趋势明显。 “内异症的特点是育龄期多发、激素依赖、容易复发、侵袭性强。目前西医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手术祛除病灶,如果是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那么内异症患者在术后两年的复发率大概是20%,术后5年的复发率则可达到50%。目前国际上也把内异症定义为难治性疾病,或者‘良性癌症’。”赵瑞华说。 调查显示,40%-60%的内异症患者会发生不孕,由于造成不孕的机制很复杂,治疗起来难度非常大。赵瑞华介绍,除了能导致不孕,内异症在临床上的常见症状还包括:月经不正常,主要表现为经期延长,淋漓出血可持续十多天,或者经间期出血;以及盆腔痛,可表现为渐进性痛经(即痛经症状逐渐加重)、久治不愈的慢性盆腔痛等。 导致内异症的原因有哪些?赵瑞华表示,内异症的发生与激素水平、家族遗传和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内异症也属于慢病的一种,根据世卫组织的调查研究显示,慢性病的发病原因60%取决于个人的生活方式,包括工作、生活压力大,长期处于急躁、紧张等不良情绪;缺乏运动;作息不规律,熬夜成常态;饮食不规律,贪食寒凉、辛辣、油腻食品;保暖意识不强等。”她强调,女性的生殖器官都在盆腔,所以做好腹部以下的保暖尤为重要。 中医药治疗内异症有独特优势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改善妇幼保健服务”,“支持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近年来,中医药强调辨证论治、预防保健作用独特、费用相对低廉等特色优势得到更多认可,具体到治疗内异症上也取得颇多进展。 赵瑞华说,从1996年起,广安门医院在首都国医名师李光荣的带领下率先开展内异症的临床治疗和研究工作,开设专题门诊以便利患者就医,进行病历档案化、数字化管理,积累了丰富的中医药诊治经验。“中医认为内异症的主要发病机制是血瘀,其中,气滞血瘀的患者约占40%。中医治疗内异症的关键就是活血化瘀。” 从中医角度看,内异症属于症瘕积聚的一种,通俗的说就是盆腔中有不正常的包块,多因情志抑郁、饮食内伤等,致使气机阻滞、瘀血内停、日久渐积而成。对于气滞血瘀型的内异症,不少中药材都有显著疗效:比如,紫丹参有祛瘀、生新、活血、调经等效用,可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等;莪术有行气止痛、破血消积之效;三七则能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等。 “中医药治疗内异症重视整体观念,并且可以在内异症早期、进展期各个阶段进行干预,控制或者缩小病灶,部分患者的病灶可能会消失,对于痛经、月经不正常等临床症状的改善也十分显著。此外,由于副反应较小,患者依从性较好,使用中药治疗便于实现内异症的慢病管理。”赵瑞华表示。 2008-2011年,赵瑞华主持完成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中药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与疗效评价”,研究结果显示:中药对内异症保守术后的复发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不良反应低,价格低廉,不影响正常月经周期,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妊娠率。 坚持中西医并重 改善女性健康服务 妇女和儿童健康常被视作人类健康的源头,近年来我国妇幼健康指标持续改善,被世界卫生组织评为妇幼健康高绩效国家。但在我国广大基层地区,尤其是偏远农村地区,受制于生活习惯、健康意识和卫生医疗条件等因素,近些年出现了妇科疾病发病率上升、低龄化发展和复杂多样性等特征,严重威胁着女性健康。 她建议,可以通过开办培训班、组织全国巡讲、开展远程培训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中西医结合能力和基层诊疗水平,对于进一步改善女性健康服务将具有重大意义。 “中医强调‘治未病’,其中包括三层含义。第一是‘未病先防’,指的是人可以通过加强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等方法,增强自身体质来预防疾病。《黄帝内经·素问》里有句话叫‘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就是说有了一身正气,病邪都拿你没有办法。第二是‘既病防变’,指的是一旦有病就要及早诊断、尽快治疗,把病情消灭在萌芽当中,别让它持续发展。第三是‘病愈防复’,就是告诫人们在病好后还是要注意提高身体素质,不要让疾病死灰复燃。”赵瑞华表示,中医药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治病范围广泛,常常能够解决广大基层百姓所急所需。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同时也是一名妇科大夫,赵瑞华非常关注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对女性高发病的诊疗能力,并于近日作为牵头专家参加了“母婴健康管理之妇女多发病诊疗能力提升基层培训”项目的启动会。在她看来,中医药在改善女性健康、建设健康中国的过程中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