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今天的孩子一定要有特长, 练就"一根针捅破天"...

[复制链接]
查看: 5542|回复: 0

309

主题

136

回帖

1207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207
发表于 2018-4-16 16: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月15日,“2018新东方国际游学全球教育峰会”在北京王府半岛酒店举行。本次峰会通过演讲分享、教育工坊、全球文化主题交流等方式,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学行业创变者、国际教育学者、游学行业专家导师共同思考孩子的国际化成长发展。
新东方创始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老师在为本次峰会开幕致辞时分享了四个关键词——开放、融合、经历和成长,来描述孩子成长所需要的四大核心要素。
让观教君印象尤为深刻的是,俞敏洪提到孩子成长需要“两个学习”,一是广泛阅读,二是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聚焦某个领域深入研究下去,培养“一根针捅破天”的能力。
附致辞内容:
特别感谢各位家长朋友对新东方的信任,来听我们讲一些有关国际游学、国际化的话题。我就讲四个主题词:1、开放,2、融合,3、经历,4、成长。
第一,开放。
开放是什么概念呢?从中国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出来,中国的历史的繁荣时期,都是某种意义上是开放的时期,而这个世界其实人与人的交往也是不可阻挡的。中国最开放的时代恰恰是我们现在经历的40年,但是整整40年是我们中国用了全世界最短的时间,真的是变成了世界上比较强大的国家。
我们每一个个人在国际地位上的提升其实也可以看得出来,我用我个人的例子举例就明白了,在1990年的时候,我要准备到美国去读书,当时美国有一个大学给了我一点点奖学金,没给齐,奖学金不够,我还差一万美元,东拼西凑,我没拼完那一万美元,但是我依然拿着护照就去签证去了,结果就被拒签了。又过了半年再去签又被拒签了,再过半年又拒签拒签的理由就是移民倾向,只要你有移民倾向就拒签。这个场景在《中国合伙人》电影中间体现出来了,主角被从大使馆架到外面的时候,向着天空大喊“美国人民需要我”,我真没这么喊过,我喊的是“美国需要我”,我一心一意想去美国,但是没去成。但是今天任何一个在座的人,只要家里,我估计能出5-10万人民币的证明,或者出示一个房子的房产证明,美国人就会给你十年的签证,现在你到美国去旅游也是给你十年签证,加拿大也是十年签证,欧盟现在准备给中国的是5年,英国应该是5年,只要你愿意申请。所以我的护照上布满了各个国家的5-10年的签证。我的第一本被美国盖的三个拒签的签证依然躺在我的箱子里,在那儿作为一个历史的存留。但是这件事情不是因为俞敏洪本人的成功,而是因为我们整个中国的繁荣和富强,是因为开放所带来的一个伟大的成就。这是这样的一个概念。
第二,融合。
融合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融合的概念是非常简单,更多的讲的是文化融合和生活融合。中国现在之所以繁荣是因为我们能够跟全世界做生意。做生意能带来文化的繁荣,我们中国现在实际上正处在文化繁荣的点上。
中国孩子的学习能力是相当强的,他们的专业技能相当强,我们老觉得90后、00后好像特别个性,吃喝玩乐,好像没有国家担当,到了美国的高级实验室才发现,高级实验室里面打工的学生和助教有一半居然是中国学生。每一代人中间都会有精英,整个的大局看,我们是向世界开放,中国孩子在父母的养育之下,这一代人挣的孩子后一代的子女再花,其实不是这样的,他们花的钱很大一部分是未来能够为中国的繁荣奠定基础的,这种融合其实非常重要。
第三,经历。
经历这件事情有多重要呢?我还是以我个人为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发现如果一个人只是在国内了解世界,而没有真正跟世界进行接触的话,他对这个世界的了解一定是非常有限的,他一定要去经历。
到现在为止我最最觉得自己人生中缺的一件事情就是,因为我年轻的时候没有到国外去实实在在地留学3-4年,你们可以说你们现在还可以去,现在还可以去变成了上老年大学的那种感觉,学完了没什么太大的用处,在某种意义上,所以这种东西就是说你有的时候会有很大的遗憾。
我现在看到年轻人在世界名牌大学学习,每一个人在专注一个领域,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在美国计算机学习,学人工智能,回来以后跟我讲人工智能完全把我讲傻了,我一想你不才20岁吗?你怎么能够跟世界接触这么密切?后来我看《最强大脑》,《最强大脑》赢得冠军的人很少有25岁以上的人,你会发现25岁以前的那帮年轻人的反应速度天然比后面的强。 孩子们的经历扩大眼光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固守在一个地方会是什么样的一种状态?我们村庄的那些我的小时候的小朋友,因为没有考上大学,固守在我们那个县,叫江苏省江阴市,经历了千变万化的成长,从一个农村变成一个镇,现在变成江阴市的一个区,城市在改变,但是我跟小时候的小伙伴交流的时候,我发现他们基本上就是小时候的样子,对这个世界没有任何看法,对这个世界没有任何期待,自己一辈子几乎没走出江阴市这个地方。
有人说走出来到了北京是不是就可以了?也不行,我再来讲我那些大学毕业的学生,凡是在一个单位待一辈子的,既没有创造出成就,也没有那种生命辉煌过,也没有真正觉得这辈子合算的,人是一个行走的过程,我们创造这种游学的环境就是让孩子从小经历不同的世界、不同的眼光,重新界定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而不是在家庭的位置,也不是在中国的位置,任何一个孩子现在要把自己的位置界定在中国这个位置上就已经非常窄了,他必须把自己放在世界的位置上,再往前面走的时候,可能要界定在宇宙的位置上来看才有可能。这个世界变得如此不确定,在如此不确定的世界中间,高科技日新月异地发展,经济制度和政治体制在不断地进行变革,世界在进行不断地融合。
我们面对这样一个世界的时候,要学会随时灵活地应用,并且改变自己的这样一种能力,就是这样的一种能力,不让孩子行走这个世界,不了解这个世界,他怎么可能拥有改变自己的能力呢?
我有两个孩子,他们走到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太害怕,因为我从小就带他们旅行,他们对这个世界没有陌生感,所以他就不会害怕。所以我们就要让孩子拥有这样的一种能力,这样的话才能够,这种经历在人生中发挥重大的作用。
第四,成长。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长,也希望我们的孩子成长。
我再用自己的例子来讲,我每年读一百多本书,但是今年开始我减少了读书量,为什么呢?因为我发现我陷入了一个误区,这个误区是我希望读大量的书,以至于其他的人来跟我交流的时候,我不至于显得孤陋寡闻,别人讲的我能听懂,但是我发现我每本书只读一遍,到最后我根本形成不了深度思考。现在讲人工智能中间的深度学习,核心概念就是数据输入以后不断地重复使用带来机器对某种规律性东西的总结,到最后形成它的一套逻辑体系,这就是围棋能够机器越下越好的原因,因为围棋把所有的棋谱过一遍,而人一天能过两三个棋谱就了不起了。人也是这样的,后来我发现我正在失去一种思考能力,也就是说我知道很多事情,但是我却并没有因为知道这些事情让我个人的智慧、能力、眼光、判断变得更高一层,并没有。
现在我决定今年开始要进行深度学习,深度学习什么概念?就是就一个理论或者一个领域,你深入进去,把它研究透,透了以后再由这个领域去生发开去,把别的知识结构和点连接起来,形成智慧的升级,现在大家都在讲,有一个词叫“跃迁”,就是从一个状态飞跃到上面另外一个状态,而这个状态是对原来你的那个低等状态的全面的迭代。
所以我现在对年轻孩子讲,我们现在不缺信息,每个人手机拿那么长时间,但是手机是不能让你产生深度思考能力的,现在一定要在人生中有这样的学习时间,手机、电脑完全放在一边,在每个知识点上进行不断深入研究。
所以我觉得孩子们的成长非常重要。
第一个方面就是我刚才说的,你给孩子一种不同于常规的教育体系,非常重要。所谓常规的教育体系就是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永远在同一种文化中间,在同一种教育体系下,这是常规体系,不管进北大还是进清华,都是同一常规体系。但是到夏威夷大学就是非常规体系,到瑞士去学瑞士的钟表制造就是非常规教育体系,让你的孩子进入非常规教育体系比进入常规教育体系给孩子奠定的成长基础要好。所以我们不一定非进名牌大学,不一定非要进牛津、剑桥,你只要进带有创意的,并且并不是骗子的大学都是好的。这是真的。
第二个,我们要给孩子创造经历的机会,让孩子自己选择。就像我刚才讲朋友的例子,我那个朋友天天打着让儿子出去,最后被我安排出去学习了一趟,回来就自己主动要出去,让孩子学会主动选择,不能盲目选择,让孩子自己经历、去看、去体会。我常常跟家长说,家长给孩子的时间一定不是说你天天跟孩子睡在一个屋檐下就给孩子时间了,而是要主动地引导孩子去体验这个不同的世界。当然,不一定是游学,你作为城里的人,孩子从来没看过农作物,带孩子到农村看农作物,以及对这些农作物进行生长周期的讲解,这种收获并不比到国外少。父母要带着孩子经历不同的东西,这是第二个。
第三,一定要让孩子学习,两个学习:一要广泛地阅读。千万不要让孩子盯着教科书,一定要读课外书籍,课外书籍比课内书籍更加重要,但是课内尽量不耽误;
二要发现孩子的天赋,并且在天赋中间给他加以培养。中国的教育制度通过六门考试都得高分,把孩子所有的天分消灭掉,以至于中国的孩子每一个都很聪明,但是没有一个孩子创造顶级的成就。中国学生的数学水平平均比美国高出一倍,但是前100位的数学家中国现在几乎一个没有。所以光学习是不管用的,但是孩子发挥天赋的时候,就像我们有一个成语说的“脱颖而出”,相当于你给孩子一根针,任何时候他封闭在一个空间的时候,他通过那根针能捅破天看世界。
大家常常问我怎么考上北大的,我的数学一塌糊涂,怎么进北大?当时国家有一个政策,外语类专业考试数学不计入高考总分,我自己外语水平其实也不是很好,但是我的语文水平是我的那根针,我的中文水平一直很好,我从小学开始写的作文到高中毕业几乎每篇作文都是老师在上课读的范文,所以就给了我无穷的信心,既然我语文那么好,英语是另外一种语文,英语怎么学不好呢?所以就从语文学英语。为什么不考中文系?因为要考数学,就这么简单。
一根针捅破天,我们孩子一定要有一个特长,这个特长能够锻炼他的自信,能够使他在某个领域中间深入研究下去,因为对某个领域的深度研究一定比他广泛的知识对他未来要更加有用。我不否定广泛知识,这是我说过的。
孩子的成长是这样的一个过程,要让孩子建立自己的思想和智商体系,产生内动力,第二,要让孩子学会一种进步的方法,叫作步步为营的目标体系。人生的成就是一个一个小目标实现以达成的,但是这个小目标之间是互相有关联的,最后连在一起就等于那个大目标。这就是到今天为止我做事情的方法,我们的孩子我觉得就应该这样学。现在我孩子在读高中,学习特别累,我就跟他说不要管这本书有多厚,你今天的目的就是把这两页弄懂弄通,整本书通不通没关系。在某种意义上是一模一样的方法。
另外,人的一辈子没有任何人可以预料,你到某个点上就可以成功了。很多人进了北大、清华,我们中国孩子最大的目标,但是你要知道北大、清华最后失去志向的孩子极多,所以你不要一上来说我就要进藤校、牛津、剑桥,根本没有必要。人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成长过程,千万不要让我们的孩子一口吃成胖子,我们想想我们的一辈子才干出来一点什么事?你就非要让你的孩子干得比你的更多,当然这个期待是可以的,但是比你孩子,你要让你的孩子一辈子比你干得更多,更有成就,更加幸福,你给孩子铺设的这个道路对不对是直接相关的,所以我希望我们的父母能够尽可能让自己成为更加智慧的父母,陪着孩子一起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