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都包办的父母,养出依赖、自私的孩子 游乐场内, 孩子开心地玩着玩具或到处探险, 大人一会儿跑来问一遍 “宝贝,你饿不饿?” “乖乖,你要不要喝水?” 一会儿又过来阻止孩子: “玩那么久,肯定累了,到边上休息一会儿再玩。” 说着丝毫不顾孩子一脸的意犹未尽与语言上的反抗, 就强行将孩子拉到一旁休息, 等大人觉得够了才能再次去玩。
父母所作所为,向孩子表达的是: “我是爱你的,做这一切都是为了你好。” 探究其潜台词,不难发现: “我对你是不放心的,我需要替你安排好一切。” 这样做剥夺的是: 孩子对自身和他人的感知觉察能力; 得到的结果是: 孩子习得这样的无助观, “我不需要想/做,交给妈妈就好。” “妈妈说的是对的,听她的就好。” 需要警惕的是: 在大人为孩子懂事听话乖巧高兴不已的同时, 其实已经将孩子的“自我发展”完全揽了过来。
长此以往, 等于大人一个人背上了两个人的债, 孩子呢,不仅没有独立自我, 还可能发展为不懂感恩、自私自利。 如,什么事都依赖父母, 起床要妈妈叫、衣服要妈妈穿、书包要妈妈准备好, 作业要妈妈盯着写、 专业要妈妈选……若是哪件事妈妈没有考虑到, 孩子万万是自己不愿去想的不会去做的, 甚至他会觉得: “这是妈妈的责任,不是我的,她需要为我的事负责!”
从“妈妈孩子”与“孩子妈妈”的方式 对比中我们反思发现, 中国父母育儿存在一大问题, 那就是干预太多、问询太多、包办代替太多, 而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太少。 结果导致, 我们的孩子很少有对自己比较清晰、 成熟、理智的认知,大多数情况下, 我们的孩子在心理上 大都像一个无法完全“断乳”的孩子, 总想着依赖一下父母。
很多的啃老族、月光族、 拼爹拼妈族等就是这么养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