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各人的绝对自由,那就是对他人的绝对伤害。无拘无束的绝对自由是相对于众人而言的,而有规矩,有条件的自由是相对于个人而言的。两种自由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卢梭 尊重且无奈与人的认知差异性 前天《“你们都说我错了,所以我才认错!”——是什么让熊孩子走向违法犯罪》一文引起了几位朋友的关注,一位朋友跟我指出了中间一些因为不同的概念定义、模糊的语言表达以及篇幅限制造成的一些描述不清的问题,非常地感动。 跟同事聊了之后,一位同事跟我分享了一件一年前发生在她身上的事情,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先和大家分享一下—— 在她读中学的时候,她的侄子出生了。因为单亲家庭,跟着奶奶生活,侄子从小就在她“被窝里长大”,算是相当亲昵。对她来说,就好像自己孩子似的。 后来,她远离家乡工作,偶尔归家,跟侄子关系倒不见生疏。 孩子长到十岁,虽然还是非常可爱,嘴巴涂蜜,唯一不同的却是越来越熊了,熊到不可理喻。 一年前她回家的时候,侄子做了一件非常“过分”的事情(她并不愿意陈述太多)并且拒绝修正行为,所以她将侄子从餐桌带回了自己的卧室,让他在卧室里待半个小时,那将让他错过他最喜欢的动画片。 当她关上门的时候,孩子的奶奶表示了不满:“你这样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的。” 同事马上反省自己的行为。虽然她不觉得“在卧室里反省半小时”会让孩子造成心理阴影,但是她觉得可能自己的身份并不合适对孩子进行教育,她越过了边界。 随后她说,那就让他出来吧。就打开了门。 没想到就这几分钟时间,这位十岁的小男孩可能想到了些什么—— 他在房间里说,我还是过半个小时再出来。 奶奶惊讶:为什么?你动画片不要看了? 侄子说:没关系的。 然后,男孩独自在卧室里待了半个小时,出来了。 过了几天,等到同事回公司的时候,男孩的奶奶给她打来了电话:“我现在觉得你那天做的是对的,应该向你学习。” 同事分享这个事情的时候,还是很自豪的。因为虽然她不清楚孩子的奶奶对侄子做了些什么,但是最近男孩的行为明显改善了,同时,男孩依然非常喜爱自己的姑妈。 同事认为,她当时的所作所为其实就是“惩戒”,虽然她没有打骂孩子,但是很明显,她强行停止了让男孩觉得快乐的行为,并且让他体会到了不快乐,还丧失了他可能体会到的快乐(动画片)。可是对于很多人来说,“惩戒”两个字就是单指肢体或者言语暴力——关于这一点,就是对于一个词,一个概念的界定不同。 而关于“关禁闭”是否合适,不同人也是不同看法,至少,在这个案例中就相当明显——奶奶觉得“关禁闭”是对孩子心灵的摧残,会破坏关系;而我同事觉得不会——关于这一点,就是对于我们对一件事物的影响力的判断不同。 所以,虽然我们对于教育孩子都有同样的原则,比如说:“温和而坚定”、“接纳”、“尊重”、“良好的亲子关系前提”等等,但是实际上,我们对于某个行为到底是不是符合这样的原则的看法,是并不一致的。 这体现了不同的人在经历了不同的生活、站在不同的社会角度和家庭角色的时候,对同一件事情的不同看法,以及迥然不同的认知。基于这些感悟,我想对自己上一篇文章进行一些补充,以更好阐述自己的观点,也提出一些建议与倡导。
惩戒OR管教,这个“概念”是怎样的? 而我想说的“惩罚”和“惩戒”,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更宽泛的概念(比如《挑战-孩子》中对于惩罚的概念更为狭窄一些),让孩子停下当下的“乐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不愉快的体验,本身对于孩子来说就是“惩罚”的感觉。 管教在普遍认知上,是更为宽泛的,温和地,笑容满面的;而惩戒似乎就是狭隘,伴随着体罚,且杀气腾腾。 有朋友说,我们要对孩子加入“尊重”,这个是必然的。但是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和“接纳”,也包含了对孩子个体的“不成熟性”的现实的尊重和接纳,就是接纳孩子的确有时候的确没有办法和跟成人一样通过相同的方法进行交流和相处——这是限制于他们的大脑生理结构和心理发展水平的。 这并不意味着,行为中含着“惩戒”的父母,比起别的父母,有更多的对孩子的不尊重。 前文中,我对我的定义下的“惩戒”有了一个说明——只要是在成人允许或者引导或者强制下,停止孩子享受当下他所喜欢的行动,并且进入到一个并不怎么愉快的感受中,这就是惩戒(或者惩戒的一部分)。 举例来说—— 如果一个孩子在非要在喷泉池子边上狂奔,你告诉他,这样会掉下去。但是他选择了继续狂奔,所以你注视着他,直到他最后掉下去了,你再把他捞上来。他感受到冰冷和惊吓,并且短期内不再会尝试去做这样的行为(相信我,一个年纪足够小的孩子,并不过通过一次后果教学就记忆一辈子)。 这是一种自然后果教育。但你是知道这样的行为后果,并且允许其发生(你没有选择通过别的教育方式,比如把他强行带走再说道理)。相同的是,孩子一样是停止了享受当下喜欢的行动,并且进入到一个并不怎么愉快的感受中。这实质也是一种“惩戒”,是父母运用自然来进行的“惩戒”。 如果一个孩子在厨房的时候,经常想要试图去开煤气罩,但是你自然不可能允许他把自己给烧了,所以你说,因为你总是想去开煤气罩,所以你就再也不能去最喜欢的厨房了。然后你给厨房装上了安全锁。 这是一种逻辑后果教育。但是他同样停下了在厨房玩耍的乐趣,感受到了一种求而不得的痛苦与气氛,进入了一种不开心的心境中。 这实质也是一种“惩戒”,是父母运用逻辑对行为进行隔离的惩戒——尤其对于很小的孩子来说,他们并不真的能理解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这个逻辑是大人讲给自己听的,孩子感受到的的确只是惩戒本身。 再往上一点,有些家长可能就觉得不可忍了。 比如说,孩子总是喜欢把东西随手乱放,不作整理。妈妈觉得这个问题需要改善,而家里别人却不重视孩子这个行为——因为打扫家里的总是妈妈。所以妈妈提出,立一个家规,其中有一点是关于要随手整理的,全家人都要尊重如果不整理,那么就要接受一定处罚。 可能是大人罚钱,孩子打手心,也可能是所有人都贡献自己的额外劳动等等。 但是对于家庭成员来说,他们的确是必须去感受一样自己不想要感受到的事情,也不能享受随手乱放的便利。这实质也是一种“惩戒”。是运用了集体认同的规则。 …… 所以,文中定义下的“惩戒”的范围,其实是很广的。
“惩戒”的适宜性,决定了效果的成败 长辈正在用第二种惩罚来解释自己对孩子的第一种惩罚行为发生的原因,这根本不可能让孩子真的明白为什么这个不可以做。 其实对解释惩戒行为,是对孩子进行教育的重中之重。 因为“惩戒”的范畴很广,所以家长们大可选择适合自己的家庭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方式。“惩戒”的短期目的是让孩子停止不合适的行为,长期目的是让孩子内化形成自己的价值和道德观念,然后摆脱“惩戒”这样的教育方法。 我们绝不会说,孩子一辈子都需要依靠“惩戒”来判断自己的行为到底对还是不对,是否还要继续。 那就是很可悲的事情,这恰恰是我们需要摆脱的。 但是事实上,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正确使用的话,“惩戒”对于六岁以内的孩子,通常是有效的。 惩戒的适宜性有三个方面—— 第一个是,在孩子需要更多的帮助来定义他的行为的时候,请运用“惩戒”,而不是姑息或者纵容,除非想要一个熊孩子逗自己玩儿; 第二个是,父母在进行任何一个行为的时候,必然是“温和而坚定”的,也就是,有原则,不讨价还价,父母的情绪是稳定而不是狰狞的; 第三个是,惩戒是一个完整的行为过程,如果然孩子只感受到了痛苦和不友好,却不知道他们应该做的是什么,怎样才是合适的,那么教育的结果可能就成了恰恰相反——他们成人之后内心是没有评判标准的,可能和完全没有接受过“惩戒”的孩子一样,完全依赖于是否受到了惩戒来评价自己的行为的是否是好的。
“割安全绳”和“摔婴案”的意义是, 大众和法律要对孩子的行为负责 在案件的调查中,两个十岁孩子的生长环境非常糟糕,他们受着不良的家庭教育的影响。但是这并不妨碍司法公正。有时候,家庭和社会有责任让孩子知道“不可以”几个字是怎么写的! 当一个十岁的孩子觉得践踏他人生命都是一件于己无关的事情的时候 ,其实这个孩子已经“病”了很久的,父母却从不为她医治。 1993年英国虐杀幼儿案也是这样。这个事情说明,对于孩子,成人应该设置底线。我们为虐杀幼儿案中案主糟糕的生活环境唏嘘,但是同样,这样的行为依然不能因为大众的纵容,变成一种变相的鼓励。这对于未来未知的受害者来说,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实质上,只有大众愿意帮助家庭明确他们应该对孩子的行为负责,并且让孩子认识到他们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时候,很多熊孩子的家长们才会知道,对于伤害他人,是没有藉口的。他们才会愿意为对孩子投入更多的教育力量,从而帮助孩子变成一个拥有更高道德水平的成人,而不是从熊孩子变成熊大人。
对无助的家长群体多一些 友善和切实有用的帮助 现在众多的育儿理念,似乎“惩罚孩子”是一件很LOW的事情,尤其是比如说打了下孩子的屁股什么的,顿时会被扣上个“无能的父母”的帽子。 当两个类似的事物放在一起的时候,“比较”是人的一种本能。而如果通过比较能够让他觉得自己很“高级”很牛逼,的确是一种挺不错的体验。 但是在育儿方面,通过这种方式获得自我价值,其实对别人的家庭和育儿行为已经造成了伤害。 尤其是有些母亲群体的确是无助的,她们希望有更好理念,更好的行动来帮助自己实现育儿,但是实际上,她们如今却是惴惴不安,因为很多人告诉她们——她们过去的一切行为都是不合理的是错误的,而建议他们使用的新的育儿方式对他们来说却不具有可操作性。 前几天,我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条消息,因为我的女儿能够为了争取多玩一个“骨头饼干”而哭了一个钟头,最终意识到大人对此的底线和态度而终于放弃。 其实我内心只是对于女儿在对人的观察和对事物的执着和专注方面有一点小惊讶,不过我知道不是所有人都这么认为——比如女儿的生活老师问我是不是很心烦生气。其实我想说,我真的一点儿都没有,我对她的态度一直都很接纳和平静。 回复中有个妈妈说:“你是对的,其实用这种方式,让小孩知道什么是应该不可以做的,大人是有底线的。但是在我家里,通常孩子才刚开始哭,我才刚说出‘这样是不可以的’,爸爸和奶奶就已经把饼干递到孩子手上了。” 还有妈妈说,“我一天累爆,到家几乎都挪不动身体,又饿得想哭。你真够耐心,我肯定早就想一巴掌打过去了——我能做的,也就是忍着不去打她了。” 不是每个家庭里,母亲都能够有足够的时间让孩子花上一个钟头去决定自己穿什么衣服,也不是每一个家庭,都拥有一个教育理念一致的环境。 她们甚至因为一些原因,没法真的拥有对孩子的教育权或者发言权,她们还可能在家庭中受到压迫和歧视,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家庭关系不止亲子关系,还有夫妻关系,婆媳关系等等,尤其是在他们并没有单独居住,需要老人帮助的时候。这时候,核心家庭变成联合家庭,在教育上更是错综复杂。 这个时候对于育儿,她们的内心通常是无助、挫败和自责的。如果要求她们实施根本无法操作的教育理念,只能带给她们更深刻的被贬低和挫败感。所以,在这个时候“改良”比“改革”更有效得多。 在一个通过体罚来教育孩子的充满生活压力和高节奏的家庭中,与其让他们立刻改变,展现出更多的耐心,来帮助孩子通过自然后果来实现教育目的,远不如帮助家长完成家规制定,达成一个一致认可的方式,对不合理的行为进行惩戒。 这对孩子和大人都是一种保护——大人不再会因为“无法可依”而在情绪下随心所欲,他们也觉得自己有所依靠,情绪是可控的;孩子也不会因为不知道父母下一步会做出些什么而惴惴不安。
家长的成长也是需要时间的, 我们需要尊重客观现实 我估计有些家长看到上文会出现另外一种指责的声音—— “那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啊,不独立。不争取对孩子的教育的权利。为什么不自己住呢?既然知道老人带的不好,为什么要老人帮忙呢?买不起房子也没事,为什么不租房子呢?” 是的,这些都是父母没有足够强大和独立造成的问题。但是问题是切实存在的—— 可能孩子的父母都必须工作才能支持这个家庭的经济,他们租不起房,老人的帮助也的确是必不可少的。 老人的个性让他们在教育方面对老人的态度不得不更温和和没有原则。 他们短期内,在一两年、两三年甚至五六年内,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他们都需要妥协。 我们现在面对的就是这样的一个家庭。在这样的父母获得自身足够的能力,在某个母亲争取回自己教育的权利之前,他们就会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家庭里。这就是现实。 哪怕你说,这样的父母还生什么孩子!但是孩子已经出生了,我们要面对的,就是在教育中比较窘迫的现实。 父母群体的成长,是需要时间的,但是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做的是,在现有条件下,尽少地减轻对孩子的影响。 因此,用一些能够稳定家庭支持的可行的教育方式,才是更好的。而不是说,看上去现在这种教育理念是最新最流行最有效的,你必须这么做去——何况,从没有理论和大规模的数据成果来证明,哪一种教育方法比另外一种来得更好一些——一切都可能只是一种错觉。 我遇到过一个母亲销售能力非常强,她的孩子一岁半了,请婆婆过来帮忙,她开始工作和丈夫一起工作养家(很不幸,她的丈夫收入并不高)。 一个月多后,她就不得不辞职,继续成为全职妈妈——因为在教育上她得罪了婆婆。 第一天出现争执,第二天婆婆就买了车票回家,她连辞职都是抱着孩子来公司的,公司领导一片唏嘘。同时,她家的经济陷入了困境。 这就是很多家庭面临的现实! 我们期待父母成长起来,在对待老人上拥有更好的沟通方式,在对待亲密关系上给孩子做一个好的示范,能够尽量运用自然后果和逻辑后果等等——但是实质上,他们哪怕拼命成长,可能在孩子成人前,都不能够达到这样的家庭环境(经济环境、人际环境),所以,他们必须用更为灵活的方式去做一些教育工作。 换个角度来想,有些孩子,能够在家规的惩戒(甚至打手等等)中学习到鲜明的态度和雷厉风行的品格,这又有什么不好的呢? 事情,总是有两面性的。
蒙特梭利教育法在目前施行上的局限性 有朋友说,使用“蒙特梭利教育法”可以避免“惩戒”(她定义下的。) 先不去定义朋友说的“避免惩戒”的定义,我曾经算是“蒙特梭利教育法”的忠实粉丝和实践者,我的家人们也支持我的教育。 我的女儿在还不会走路的时候就已经会卷工作毯,会摆放书籍; 在她一岁半以前,我们从不对她加以干预,只是给她一个最合适的环境,没有任何教导地,她学会翻身、学会爬、学会扶站、扶走,最终自己踏出人生第一步; 她从来没有被掺着走路或者用学步车,没有任何别人述说的“教孩子走路累得腰都直不起来”的情况,她就这样顺利地成长起来; 只要没有危险,她可以在任何她想要爬的地方去爬,不管是室内还是室外; 她通过摸锅子知道“烫”,吃风油精知道“辣”,推凳子睡觉知道“危险”,挨了揍知道“不能抢”…… 但是一岁半之后,当二宝出生后,家中有限的条件让蒙台梭利理念无法在家中实施,很快,我意识到自己必须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不管是人力还是财力等等,我都无法再继续这样的教育方式,但是因为对我来说要做心理层面的巨大改变,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我开始明白,在很多家庭中,看上去最好的,却不是最合适的。 在我目前看来,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有效实施至少要满足以下五个条件—— 家庭和幼儿园都设置为蒙氏环境。 蒙氏注重环境,这不是通过一节课,每天一两个小时就可以完成。这必须每个人,家里的每一处环境都遵循这样的理念进行设置;不止在家庭中,在幼儿园里或者小学中也是这样。 所以为了保证蒙氏教育的效果,纯正的蒙园都会对家长进行筛选——家长必须理解和接纳蒙氏理念,并且愿意跟学校一起在家中完成对孩子的教育。这是非常严格的对环境的要求。 这也是为什么,杭州武林门幼儿园中的孩子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评价两极分化非常严重的原因——如果家庭能够和幼儿园一起遵循这样的理念,往往教育效果是不错的,但是如果家庭中的教育和幼儿园截然相反,那感受到的只是孩子的“自由散漫毫无纪律”。 二、支持蒙氏教育理念的抚养着能够得到家中其他人的支持。 中国家庭中的婆媳关系、夫妻关系等错综复杂,出现不少的权力争夺现象。我曾经朋友一个妈妈诉苦,她说在教育上,老人会跟她和爸爸故意对着干。如果她说好的,对方反应一定是不可以,反之亦然。 如果妈妈对孩子说:“你按照自己的方式来选择就好。”老人(或者丈夫)可能会说:“这个有什么好选的,就这样吧!” 如果一个孩子在地上排了几十辆的小汽车,并且一次又一次地排列,妈妈允许孩子这样去做(秩序敏感期),但是老人就会说:“快收拾好,挡路!” 这其实是非常常见的现象。孩子成为了家庭中关系冲突的牺牲品。 生活节奏相对比较慢,有足够的时间对孩子的成长进行观察。 蒙氏教育中有几千上万种教具,这都会根据孩子的成长阶段进行摆设和更换,需要对孩子保持高度的敏感性——所以说,在蒙氏教育中,最可贵的是具有高度敏感性和耐心的老师。这是非常珍贵的资源。 当孩子在家时,他们的主要教育者(如母亲)也要保持这样的耐心和觉察。但是很多生活节奏快的家庭里,根本无法实现。我们必须承认,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成长认识都是滞后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愿意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孩子。 比如,他们还要有时间面临让孩子自己穿一个钟头衣服,或者让婴儿吃一头一身的饭的情况,他们还可以能把陶瓷餐具打碎到不小心就会一踩一脚血。有几个家庭可以实现? 孩子的攻击性不能太强 必须承认,人的气质特征在出生的那一刻就开始呈现。而有些孩子,尤其是男孩,比如说有些还是XYY染色体的,他们的攻击性天生就比较强。 的确大部分孩子间的冲突,都是无伤大雅(我也让我女儿被煽耳光而仅仅给她一个安抚的拥抱,然后她选择避开那个不友好的孩子),但是也有小部分孩子的出手太狠,容易引起严重后果。比如当这个孩子拿了一把小餐刀割向另一个孩子的脸,要知道蒙氏学校的餐具都是成人餐具的缩小版。 一个AMI老师就曾经跟我抱怨,机构为了收入,将一个攻击性很强的不适合蒙氏教育的孩子收入进来,她担心这个孩子会伤害到别的孩子,她甚至觉得这个孩子的严重程度可能需要进入特殊学校。 家庭条件相对比较优渥,能够轻松承受住学费支出 这就是蒙氏教育在国内被称为“贵族教育”的重要特征。因为它需要整个环境的支持,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在一线二线城市,正宗的蒙氏教育园所,每月学费低则七八千,高则一两万(有没有更高的我不知道)。如果一个孩子从IC班一直读到CASA 班,总共四年半里,学费至少要花去三四十万。这绝对不是一个普通家庭能够承担的费用。 因此,蒙氏教育理念,在我国目前,的确只能是一个贵族教育,而无法得到全面推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