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没有人打从心底真正恨父母,潜意识里,每个人都非常爱自己的父母亲,这是我们的本性,你无法否认。如果你说你恨自己的父母,或者不喜欢他们,那是因为你受的伤,多到让你感觉不到对他们的爱。 ——张德芬
01 近日,北大毕业留美硕士王猛(化名)发万字长文控诉父母对他的“控制与伤害”,引发了广泛关注。文中,他列举了父母的几大“罪状”: 1,按喜好包办所有事情 王猛上小学一二年级时,班里要进行文艺演出班主任要求穿齐膝短裤,而他母亲却非要让他穿长裤,到了学校才发现只有他一个人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穿,为此他被老师训斥了一顿。 2,不放心他去陌生的环境 ,也不喜欢与陌生的人交往 母亲喜欢把他关在家里,他本来对奥数很感兴趣,可是因为母亲不想让他外出去培训班,他不得不放弃。 他所交往的朋友或同学必须是父母熟悉或认识的,至少是听过的,知道的。 3,父母对他的“控制”从小学初中延伸到了大学,甚至到了美国 以为离家远就能摆脱父母“控制”的他,还是没能摆脱掉父母的过度关爱。不管是在北京上大学还是在美国读研,父母总会找到亲戚或者朋友去“照顾”他。 4,成长过程中试图与父母沟通,却不被理解 他小时候因为不会剥鸡蛋遭同学嘲笑,甚至这事在长大后一直被亲戚朋友拿来调侃,他觉得自尊心很受伤害,父母却不以为然。 母亲为了在别的父母炫耀把他培养得多优秀炫耀强拉他去参加毕业旅行,丝毫不顾他的感受和想法。 在王猛看来,家人所有的“爱”和“保护”,不过是保证控制对象的基本安全以便持续控制,至于成长环境和心理健康并不在考虑之列。 为了自我救赎,他去美国留学时选的是心理学专业。后来,他与父母彻底决裂,拉黑了父母的所有联系方式,10年来只回家了一次。 痛心的是,在这篇长文发出以后,记者去采访他的父母,他的父亲仍然不知道问题出在了哪里,认为他是小题大做。 太悲哀了,三十年来,父母和孩子之间隔着一堵墙,孩子试图把墙推倒,父母却认为墙不存在。 在我们身边,这样的父母太多了。以上每一条,在很多父母看来并不过分,因为他们也一样,觉得都是在孩子“好”,他们觉得“好”就够了。 为了达成这一目的,中间过程怎样,孩子会不会受到伤害,他们并不关心。当孩子觉得不舒服试图与他们沟通,他们又觉得孩子太幼稚,为了一丁点小事就大动干戈的讨论太没必要。说白了,就是捂着耳朵做父母,掩耳盗铃。 却不曾想,对孩子来说,一桩一桩小事积压在心头,他会有多压抑多难受。就像作家刘瑜在她的文章《爱无葬送之地》里说过的: 一个人经常处于一种负面的心理暗示当中,个性和心理受到的影响不难预计:要么他会变得很紧张,为自己的每一个行为受到的评判或“潜在评判”而诚惶诚恐,这种紧张会使一个人真的变得“不行”;要么他会因为自己的“行”得不到承认而变得愤怒、压抑、暴躁。 02 我在学车的时候,教练说一个跟他学了一年车的女孩终于通过了驾考。教练说,女孩反应超慢,比一般的慢性子都慢,性格特别内向,与人交流都不太顺畅,快三十了从没谈过恋爱,因为考驾照换了五个教练,每个教练都说教不了她。 据他分析,女孩之所以形成了这样的性格,是因为她的父母太有本事,她的父母都在银行工作,都是高管,两人都很要强,女孩在一对强势父母的管教下成长起来,久而久之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没和她真正接触过,但可以想象得到,一对那么“行”的父母,时时处处都要展现出“我很强”的样子,孩子真的是一个可以把他们衬托得很有能耐的对象。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心里不知道被打上了多少“你行我不行”的烙印,长大后不自信甚至出现社交障碍一点也不奇怪。
03 我上初中的时候,学校离家有七八里路,每天都要早起骑着自行车去上学,路也很不好走,一到下雨天全是泥泞。一天早上醒来,发现外面风雨大作,刚要起床,妈妈走进来说:今天不能去上学了。我说:那哪行,学校纪律那么严,不请假老师肯定会批评我的(那时候家里没电话,学校要求很严,如果请假需要交请假条。)妈妈听了马上开始训斥我:你这孩子是不是傻,你看不见外面什么天气啊,就没见过你这么直肠子的孩子,脑袋瓜子连个弯都不会拐,balabala一通数落,最终以我委屈地哭了一场结束。 第二天去了学校,发现全班只有三个人昨天没有来上学,其中就包括我。当时我学习成绩很好,特别在意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形象,因为没请假擅自不去上学,一方面怕老师对我的看法由此改变,另一方面又很是委屈:为什么别的家长可以“放心”地让孩子在恶劣天气下出门,而我的妈妈不仅不放心,还会觉得我想出门的想法是脑子坏了呢?为此,我在心里愤懑了很长时间。 等到长大了,再回想起这件事,觉得妈妈没有让我出门,其实真的是怕我出什么危险。那次是我们那个地区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一次,好多大树都被连根拔起,在那样的天气出门,确实是很危险。可是,我想如果母亲换种方式来说服我,也许我后来就不会那么纠结。比如,她可以表达一下自己的担忧,而不是语气严厉地训斥我,我会被说服,而不是委屈地大哭一场。 和我妈妈一样,很多父母与子女的沟通方式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明明是担心,表达出来的却是训斥和愤怒,明明可以好言相劝,却更喜欢严词命令。 04 当孩子慢慢长大,有的会在经历各种的过程中,逐渐化解掉与父母之间的“恩怨”,与父母的关系趋于改善,在与别人交往时将父母对自己负面的那部分影响降至最低,刘瑜就说: 就我自己来说,只要一和父母在一起,我就会变成另外一个人――和平日在朋友圈子里那个活泼开朗、机智幽默、爱说爱笑的我截然不同的人。一见到父母,我的心理机制,就象一个遇到强光立刻关闭贝壳的壳类动物一样,自动把自己调试到一种很白痴、很蔫、很封闭的状态。什么都不想,几乎什么也不说,就等着爸妈安排我吃什么、穿什么、做什么。 显然,在朋友面前她是乐观的,放松的,只有在父母面前,依然戒备,但她找到了最适合与父母相处的方式。 有的则深陷泥沼,在外人看来,就是钻牛角尖,紧紧抓住过去不放。就像王猛,通过记者采访他的同学,发现在他同学口中,他比较爱钻牛角尖。确实,在成人的世界里,以成熟的眼光来看,这些问题小的不值一提。可他因为种种问题卡顿在了那里,心灵上没有成长。他的父亲不明白他为什么总要抱着过去不放,不是他不想放下,是不知道如何放下。 05 事情发展到今天这个局面,是谁都不想看到的,但这件事也给很多人启示,那就是父母如何与子女相处,心理有创伤的子女又如何与父母和解。关于这两点,我有自己的一些见解。 父母如何与子女相处: 1、找到与孩子性格相匹配的教育方式。 一个人的性格形成主要受三个方面影响:基因遗传因素,成长期发育因素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因素。作为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一个孩子的天性,即孩子生来是什么样子的,是活泼的还是安静的,是急躁的还是和缓的,是神经大条的还是敏感细腻的。如果是细心的父母,对这些稍加注意应该就不难判断。 控诉父母的王猛,很明显是一个内心很敏感、内心活动也很丰富的孩子,对这样的孩子,父母的强硬常常会让孩子感觉自己很弱,找不到自信。内向的孩子,父母应该多肯定并鼓励孩子多参加社交活动,多在别人面前优势,同时发挥他们性格中好的方面,以此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而不是一味的指责、打压和命令。 2、尽量与学校及老师的要求一致 上文中提到,王猛在万字上文中写了老师要求穿短裤而母亲非要他穿长裤一事,在很多人看来,这件事真的不值一提,可我却认为这件小事真的体现出了家长的“自以为是”。既然把孩子送去了学校,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也并没有出格,为什么不让孩子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呢?为什么要搞特殊?为什么要让孩子做一道“听家长的还是听老师的”这样的选择题? 我女儿上幼儿园以后,老师要求进出大门必须刷门卡,班上有个孩子的家长嫌麻烦就特别不屑这个要求,每次领了孩子就走,孩子在旁边大喊:“还没刷卡呢爸爸,老师让刷卡”,他就训斥孩子:“刷卡刷卡,有什么好刷的,浪费时间,别听你老师的”,孩子只好眼泪汪汪的跟着走,直到有一天开家长会,老师点名了这个家长,说孩子说了,我爸爸从来都不让我刷卡,从这之后他才开始让孩子刷卡。 学校是孩子学习规则和制度的好地方,如果觉得有不合理的地方,完全可以和老师做一下沟通,而不是让孩子陷入两难境地。 3、说服孩子时,说出感受,少命令,少训斥 受传统文化和社会大环境影响,不会表达感受,是我们所有人的通病,不仅仅是父母存在这样的问题。但聪明的父母会发现,要想说服孩子,表达感受——说出担心或恐惧比强硬的训斥或命令要有用的多。 4,不要把孩子当做炫耀的工具 很多父母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喜欢在别人面前各种比孩子,上幼儿园的比唱歌跳舞,比画画钢琴,比识字多少,比嘴巴甜不甜,上了小学以后就比学习成绩,被比来比去的孩子不知道活得有多累。其实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也有自尊,不喜欢被比来比去,不喜欢被评头论足。
06 那么,子女如何与强硬的父母相处呢? 1,不要太玻璃心。 做子女的要明白一点,没有完美的父母。父母不是圣人,他们也有性格上的缺陷和不足,但大部分父母是爱孩子的,尽管爱的方式不得当,但是他们的出发点确实是想为了孩子好。 性格强势的父母,喜欢命令、训斥、责骂孩子,可往往嘴硬心软,孩子应该学会明白这样一件事:说你不好,有问题,这是父母表达方式有问题,而不是你真的有问题。 太玻璃心,什么事都太往心里去,会活得很压抑。学会客观地看待问题,学会与内疚感相处,当父母对自己有过多负面评价时,试着跳出眼前的情境,以第三者的身份来看待冲突,而不是总把自己当做父母语言暴力的“受害者”。 2,爱父母,但也要学着强硬一点。 “欺软怕硬”,虽然这样说不好听,但这是我们所有人的共性,父母也不例外。仔细观察身边的人就会发现,有很多年迈的父母总是喜欢使唤那个脾气好的孩子,对脾气差的孩子,他们不敢使唤甚至还怕怕的。我就认识一个大姐,她有两个弟弟,大弟弟脾气暴躁,家不在父母身边,小弟弟脾气温和,就住在父母身边。她说,父母特别依赖小儿子,即使大儿子在家,也要打电话让小儿子过来换煤气罐。 举这个例子不是让大家不孝顺,而是孩子也要明白,父母的强硬可能是相对的,孩子前进一步,父母就可能后退一步。父母的越来越强硬,也可能是子女的越来越软弱造成的。 对父母不合理的要求,学会拒绝并温柔的坚持,表达出自己对父母的爱,但依然坚持自己。 3,学一些心理学 心灵上受过伤害的孩子,读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或者参加一些相关课程对疗愈创伤真的很管用。 通过那些活生生的案例,你会发现你并不孤独,有过同样遭遇的也不止你一个。 与刘瑜的《爱无葬身之地》一样,台湾作家张德芬也曾写过一篇文章讲她和母亲的关系,她是这样说的: 母亲把我们照顾得无微不至,真的尽心尽力地为我们付出。可惜她小时候把我和哥哥当动物饲养(她自己说的,呵呵),不知道孩子也有情绪和心思,需要被尊重。所以,母亲是很强势的妈妈,介入我的生活的每一个层面,没有留下空间和尊重。 因为不快乐,张德芬走上了灵修之路,而她的母亲却是虔诚的基督徒,视别的宗教为洪水猛兽,她不仅与女儿冷战,还经常加以嘲讽。张德芬家里摆满了佛像,母亲要来的时候就要赶紧收起来。她说: 在读者面前,我说我什么都信。在妈妈面前,我说我什么都不信。 (灵修之后)不再做一个向别人祈求“爱、赞同和肯定”的乞丐,即使那个人是我的母亲。 我试图讨好所有的人,无法做自己。 我同时也在教导我的孩子怎么样跟父母说谎,欺骗他们,我以身作则得很好。 我不敢面对母亲,告诉她我很抱歉,我就是不喜欢基督教,喜欢佛教,不是好不好的问题,而是个人喜好的问题。有人喜欢吃米饭,有人喜欢吃面食。“妈妈,你是否可以尊重我?” 我在心底呐喊了千百遍。 她只能继续努力,自己调整自己,直到有一次她回台湾,用温柔的坚持,诚恳、真情地告诉妈妈:“我真的好抱歉,我就是不喜欢基督教。圣经无法吸引我,我对佛经比较有兴趣。我看到佛像就开心。我对不起你,妈妈,我爱你,但是我做不到你要求我的。” 没想到她的妈妈虽然感觉无奈,却还是接受了她这些话。她的妈妈说:不接受又怎么样,我能不认你做我女儿吗? 她说: 当我愿意勇敢地面对自己在受害者牢笼里面的受害情结时,我可以挣脱枷锁,勇敢地展翅高飞。 想要快乐,就必须改变自己,放弃自己是受害者的想法,这是唯一的路;如果处于受害者模式,你注定余生都要活在受害者的牢笼里。 她的建议是:接纳父母本来的样子,走出受害者牢笼,用自己的成长去影响父母,因为成长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人生课题。 想办法与父母和解吧,爱他们,尊敬他们,即使他们不是你期待的那个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