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鸡不尿尿,各有各的道。 初听此言时觉得鸡鸭们比人类要聪明,居然天生地就省去了尿尿这么麻烦的事情。这个误会一直持续了很久,后来慢慢地才知道,原来能尿尿竟然还是个有很高逼格的事---这种体液净化装置只有高等动物才有,低等的动物们不是不想尿尿,而是根本不会。 人类拥有强大的循环系统,这套系统成功地把机体各个部位的微环境连成了一个整体。按照吐故纳新的原则,循环里的废物也必须要排出,但是要让人类像禽类一样只通过肠道来排污的话其效率过于低下,势必会大大限制机体的功能实现。为此,大自然专门设计了一套血液净化装置来排出体液里的废物,这就是我们的泌尿系统。 虽然泌尿系统主要的责任是排污,但它净化血液的核心工作原理却与污水处理有很大的不同,可以简单地分为两步:粗略的过滤和精细的重吸收。这整过程是由许多类似的小“车间”共同完成的,它们就是肾单位。 执行过滤任务的场所是肾小体,它的结构是一个双层带导出管的囊包裹着一个由几十条毛细血管缠绕而成的血管球。这个中空的囊叫肾小囊,而那个血管球就是肾小球。 当血液在肾小体中流过时,这个过滤装置可以像滤豆浆一样把血液一分为二: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物质可以留在毛细血管里之外,其他的东西会一股脑地通过肾小囊的囊壁进入肾小囊,这些刚刚从血管里被滤出来的液体里面内容丰富而且良莠间存,虽然与最终的尿液相差甚远,但却是尿液的“原浆”,因此它被称为原尿。 肾小囊的导出管学名叫肾小管,这条管道又细又长,当原尿在其中流动时,机体会选择性地把有用的东西重新吸收回体循环内,所以从肾小管的末端流出的液体,就是“成品尿”。 原尿的重吸收过程很复杂,在肾小管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吸收内容,这整个过程有很精确的调控,机体会自动根据机体需求进行动态调整。 举个例子:当机体里缺水的时候,肾小管会加强水分的重吸收,这时你的尿液会因为水分减少而浓缩,于是表现出来的结果就是尿少,同时由于尿汁浓郁,还会伴有排尿时的烧灼感;而当机体里的水分充裕时,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会减弱,这时大量的水分会被留在肾小管内随之向外排出---于是你的尿液就又开始变得清亮了。 过滤和重吸收是肾脏完成净化作用的功能核心,那么执行这两项功能的肾小体和肾小管就组成了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合称肾单位。我们每个肾脏都有大约120万个这样的肾单位,两侧加起来就有约240万个肾单位,它们每天可以处理150升原尿,基本上是我们体重的两倍。 想不到吧?我们的“腰子”虽小,干的可都是大事情! 形成的尿液会经过输尿管流入膀胱,后者的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主要是发挥“蓄水池”的作用。当尿量蓄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刺激膀胱产生尿意,催促机体抓紧排尿。由于膀胱的容积有限,尿意一旦形成就会不断加强,直到逼得你抓耳挠腮,坐立不安。所以,祖先们把尿急列在“三急”之首是很有生活的。 泌尿系统虽然干的是脏活累活,但是这条“下水道”却极是爱干净。在生活中若是不注意维护,其结果不是弄得人们有苦难言,就是折腾得死去活来。 比如说尿路感染,虽然导致其发病的原因有很多,但最常见的原因还是个人卫生没搞好。尤其是女性,她们的尿道很短,所以比之男性就更容易出现逆行感染:频繁地啪啪啪、憋尿、饮水过少等等都是诱因。总之一句话,那“地方”很私密,也爱滋生细菌,所以必须要好好打理。 还有个常见的问题是结石,这也是引起管道堵塞的最常见原因。虽然结石发生的部位和种类繁多,但其最直接的原因都是尿液中某类物质的浓度过高,这才导致结晶的形成。遇到这类患者时,医生无一例外地会嘱咐病人:多喝水,多尿尿。如果换个通俗点的说法就是:下水道爱堵,多用水冲冲。 上边两类问题都是出在管路上,相对好处理些。肾脏本身如果出了问题就要麻烦得多,因为不论是免疫反应或是细菌感染诱发的肾炎,还是毒物药物引起肾损害,其病情发展终点几乎都一样:肾功能衰竭。真的到了那一步时,我们的泌尿系统就形同虚设了。 在引起肾脏损害的诸多诱因中,药物性肾损害占据了全部肾病的30%,在60岁以上的患者比例则高达50%以上。更令人震惊的是:这其中许多患者的用药并没有得到医生的指导,也就是说,是自己乱吃药引起的! 这方面最好的例子在台湾。诸位大概不知道,我们的宝岛台湾除了拥有蝴蝶王国、水果王国等美丽的别名之外,还有一个十分尴尬的别名:肾病之乡。 据统计显示:台湾大约每10个成年人就有一个人患有肾病,每年台湾仅用于透析的费用就高达医疗支出的7%!这些数字不仅是全国之最,也让世界医学家们瞠目结舌。 什么叫透析?就是用机器来替你尿尿!够悲催的吧?可是为啥台湾肾病的发病率会这么高呢?莫不是上帝在造他们的时候偷工减料了? 经研究发现;台湾同胞们喜欢服用中草药,约有三分之一的人服用过含有马兜铃属植物的草药,致病的元凶正是其中的马兜铃酸。虽然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对该类植物进行了规范管理,但是它们的种类和分布太多太广了,仍有许多含有该物质的草药散布在各类药方之中。 更糟糕的是:这类肾损伤不仅来得悄无声息,而且损伤一旦形成基本上没有恢复的可能,所以他们中大部份人的余生就只能靠透析来维持了。 前车之鉴不应轻视,药物可以治病,也能致病,尤其是碰上那些打着“无副作用”、“调理”、“不伤身体”的幌子的所谓“神药”,就更要小心。当今的科技虽然发达,但也不是所有的药物都已经被研究清楚。所以对于我们寻常百姓来说,牢记“是药三分毒”的古训很有必要---没事别总往药店跑,就算你不担心你的钱包,也得心疼一下你的肾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