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新丰镇仁南村紧紧抓住贝母种植的发展机遇,将贝母特色产业作为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引擎,通过一系列举措,做大做强贝母种植产业,书写了一篇精彩的特经种植好文章。
走进仁南村的田间地头,只见满地绿色的贝母长势喜人。据了解,该村种植的贝母大部分为多子贝母和平贝,其中多子种一个最多能长到五个。每年5月底,贝母便会迎来收获期。由于贝母具有止咳消炎的药用功效,市场需求大,这几年价格持续上涨,去年每斤价格已达到28—30元。
仁南村2组种植户林东宽是贝母种植的受益者之一。今年68岁的他种植贝母超过20年,从栽种到采收,每个环节都是亲力亲为。谈及种植经验,林东宽表示,田间管理至关重要。“一是打药,二是锄草,锄草和打药都很重要。因为田比较肥,有草的话,草就会把肥料抢走,所以必须及时锄草。”正是凭借着精心的田间管理,林东宽的贝母种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去年一亩地收益就达到近4万元。
在采收方面,贝母也有独特的讲究。当贝母的杆全部枯掉时,便到了采收的时节。一般在5月底左右,杆枯得越迟,贝母的产量越高;若枯得早,则产量会受到影响。这一规律也让种植户们更加关注贝母生长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以确保获得更高的产量和收益。
如今,贝母种植已成为仁南村的特色名片,该村共有种植面积1600亩。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仁南村持续探索贝母产业的多元化发展路径,如发展贝母深加工,进一步提升贝母的附加值,为村民创造更多的增收渠道。同时还计划以贝母种植为依托,发展乡村特色旅游,让更多人了解贝母文化,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仁南村党总支书记申兵表示,随着市场对贝母需求的增加,种植贝母的效益颇为可观,村民们的种植意愿也愈发强烈。“我们通过发挥贝母合作社的纽带作用,加大与浙江主产区的对接联系,交流学习先进的种植经验和技术,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扩大种植规模,做大做好仁南贝母特色产业,带动群众更好地增收致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