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分享] 为什么他千般不愿,还是不得不把皇位传给傻儿子?|思...

[复制链接]
查看: 6897|回复: 0

574

主题

101

回帖

1940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940
发表于 2017-11-24 15: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盐城

在选择接班人这件事上,大概没有人比皇帝更谨慎的了,毕竟关系到江山社稷的安危。不过,即便如此,历史上失手的皇帝也不少。

比如,晋朝的开国之君司马炎,他有26个儿子,却选了个傻子司马衷继位。

司马衷何许人也?“何不食肉糜”,这句“鼎鼎大名”的话就出自他之口。

司马衷“何不食肉糜”

一位智力如此低下的人,司马炎为什么让他去做皇帝呢?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传统导向

古代嫡长子继承制影响深远,有所谓“立长不立贤”的说法。

司马炎虽然有26个儿子,但是长子司马轨早夭,次子便是司马衷,是杨皇后的儿子,所以被立为太子可谓名正言顺。而且司马衷被立为太子时不过8岁,并没有太多可考察的机会。

另外,当时朝中王公贵卿也都倾向于立长,司马炎不得不“顺从王公卿士之议”。

平衡势力

司马衷的生母杨皇后,是当时的大士族弘农杨氏一族,而司马衷的老婆,则是贾氏家族,在当时朝中都很有实力。

让司马衷继位,可以笼络住两大势力集团,平衡政权格局。

影视剧中的杨皇后

司马炎不是不知道太子在智商方面的缺陷,他曾多次表达过对太子继位的忧虑,甚至产生过另立太子的想法。

然而由于皇后的阻挠和佞臣的谄媚,司马炎一直犹豫不决。

父凭子贵

司马炎知道司马衷傻,但是他在孙子司马遹身上看到了希望。

一次宫中失火,司马炎登楼看火势,5岁的司马遹过去拉着他的袖子说:“现在是深夜,又发生了意外事件,皇上不能站在有光亮的地方,否则有危险。”

司马炎听了非常开心,感觉这个孩子很不一般,感叹“此儿当兴吾家”。所以,司马炎坚持让司马衷继位,心里想着以后可以传位给司马遹。

旧事阴影

不过司马炎并没有放下对司马衷“不堪奉大统”的疑虑。他曾经问近臣张华:谁堪托付后事?张华不假思索,答:才德兼备又与陛下至亲的,不如齐王。

立司马衷,法统上最正。一旦改立,就破了规矩,既然破了规矩,何不立齐王呢?

这让司马炎惊出了一身汗。

齐王即司马炎的亲弟弟司马攸,为人温和公允,礼贤下士,深受父亲司马昭的宠爱,几次想立他为太子。但是,司马攸不是长子,名分上说不过去,因此司马昭最后还是立司马炎为太子。

晋武帝司马炎

当年司马昭的犹豫和暗示,让司马炎承受了无尽的忧惶和惊吓。作为一个“立长不立贤”的受益者,司马衷当然不肯将帝位白白送给这个平生潜在的最大对手,而宁愿将江山托付给自己有些痴呆的儿子。

正是从司马衷开始,之后的历任皇帝个个窝囊,实权旁落,最终晋朝成为第一个被外族灭国的国家。

在现代企业史上,也不乏“传子不传贤”而导致失败的案例。

上世纪50年代,华人王安在美国创办了王安电脑公司。他用短短20多年,就创造了一个价值几十亿美元的跨国企业,让IBM也不敢小视。到了80年代末,王安的个人身价高达20亿美元,成为全球华人首富。

王安

然而,看似固若金汤的王安电脑帝国,却在短短5年内轰然倒塌。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在选择接班人的问题上,王安怀着典型的传统中国人思维,他选择了儿子王烈接班。而王安当时的副手——卡宁汉,原本是最合适的人选。

“因为我是公司的创始人,我对公司拥有完全的控制权,使我的子女能有机会证明他们管理公司的能力。”

可是,王烈对企业管理可谓一窍不通,严重缺乏决断力,导致公司元老纷纷离去。仅仅一两年后,王安电脑就迅速陷入巨亏状态。

1989年9月,病危之中的王安不得不亲自宣布王烈辞职,另请高明。1990年,王安去世。1992年,王安电脑申请破产保护,一个曾令全球华人骄傲的科技帝国崩塌。

不管是对古代的皇帝,还是现代的企业家来说,如何选择继承人,都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需要考虑诸多因素的平衡。

在史学巨著《资治通鉴》中,记载了很多王朝传承的故事,如智氏因选人不当而导致家族灭亡;刘邦欲改立太子却群情难违。

因此,思想食堂特邀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姜鹏开授《资治通鉴》,分析历代领导者的选人、用人之术。鉴古可以通今,读懂这些历史,可以给今日的企业传承难题带来更多思考的角度。

讲师介绍

姜鹏

思想食堂讲师

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百家讲坛主讲人

作为登上《百家讲坛》最年轻的讲师,姜鹏学识丰富,上课旁征博引,深入浅出。高晓松曾赞誉他是国内讲《资治通鉴》最好的人。

课程特色

通过与历史对话,解答企业家们最关心的创业、守业、传业难题。课程共分七个模块,小班教学,保证学员能与老师有充分的互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