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 中街道红花村:“红色动力”勾勒乡村振兴新画卷

[复制链接]
查看: 5474|回复: 0

1185

主题

11

回帖

4032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032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

大中街道红花村曾经是解放战争期间闻名苏皖边区的支前模范村。“张学敦一人招了一个新兵连”“红花村6辆小车一直推到山东碾庄”……村史成立室里,集图片、实物、影像等于一体的展示,生动再现了70多年前那场伟大战争的支前场景和感人故事。

红花村位于二卯酉河以南、子午河西岸,老人们回忆,这里搭着高高的司令台,司令台上张灯结彩,挂满了大红花,沿途十里红旗招展,整个台北县(今大丰区)支前誓师大会每年在这里举行。光荣参军的青年,胸前佩戴红花;运送军粮的牛车上,佩戴红花;河里运送军草的船只也佩戴红花。1947年,台北县总人口22万名,除去儿童与老人,成年人大概13万人,有12万人参加支前。当年红花村这个地方,红花遍地开放,家家有人参军,人人支援前线。土地改革以后,翻身农民组织的当地人民支队直接参加战斗。当年刚强村(后并入红花村)的民兵组织,纪律严明、军事技术好,战斗力强,在全县闻名。老人们回忆时非常自豪:为什么我们村取名刚强村,因为村民们就像钢铁一样强硬。支前工作中,妇女占了半片天,1949年1月,支援大军渡江,台北县一次完成军鞋51800双,红花村东侧的子午河中,装了整整5船。宣传工作也是支前工作的重要一环。红花村村民组织的骆桂英剧团名震苏中,为部队演出不下300场,可谓是“场场不离穆桂英”,当时的《苏北日报》《台北大众》多次报道表扬。近三年时间里,红花村民人民积极支前,为赢得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红花是光荣的象征,是信仰的符号,高耸的支前司令台,是当地人民心中永远的丰碑。如今的红花村口,佩戴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红花,上面写着十六个大字“红色村庄、红色传承,绿色土地、绿色发展”,红花人民意气风发走在乡村振兴的前列。

走进红花村,目之所及是“家家有景、户户有收”的热闹景象。该村有着30多年的苗木花卉种植历史,近年来,因地制宜推动“6+X”富民增收模式扩面、提质、增效,带动更多农民致富增收。与江苏农垦集团新曹农场香料有限公司村企合作,发展玫瑰种植项目,全村种植大马士革玫瑰200亩,带动100多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一座玫瑰园,既能把乡村变美,又让村民增加收入,这朵“致富花”持续绽放,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红色底蕴托起了红花村富民强村的振兴路。该村将进一步推动红色资源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积极探索“以红带旅、农旅融合”的发展路径,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