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治理中,如何让群众的声音被听见、问题能解决?万盈镇六川村的“小院议事会”给出了答案。这个小小的议事平台,正成为解锁乡村治理“群众密码”的关键,让矛盾在协商中化解,让温暖在沟通中传递。 “你和兴义之间的界址矛盾现在没什么问题了吧。”在该村党群服务中心内,调解主任正对之前调解成功的土地界址纠纷进行回访。这样的场景,是小院议事会日常工作的缩影。 小院议事会的“魔力”,在一件件民生实事里清晰可见。村民陈桂兰家的困境,就通过议事会得到了妥善解决。“我们家小孩在二院治疗是自费,因为没有交合作医疗,费用太高了,每天要300多块钱。家里困难,我家儿子8年多不劳动,靠我们老人养着。多亏书记上心,帮我们到民政申请了4000多块钱。”陈桂兰的话语里满是感激。 矛盾调解是小院议事会的重要职能。无论是邻里纠纷还是历史遗留问题,只要摆到议事会的桌面上,总能找到化解的突破口。该村党总支书记安汉卿介绍,村里新办公室去年10月底搬过来后,截至目前已成功调解5起长期存在的矛盾纠纷。 从家长里短到村里发展,议事会让村民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不仅减少了矛盾隔阂,更凝聚了乡村治理的合力。 谈及下一步规划,安汉卿表示:“我们将联合镇司法所以及区司法局打造一个工作室,专门针对民间调处这一块。” 一张圆桌、几把椅子,议事会里的“家长里短”,藏着乡村治理的大智慧。该村用最贴近群众的方式,让治理有温度、有力度,也让乡村更具生机与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