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 区总工会:创新赋能打造产改工作“丰”景线

[复制链接]
查看: 7489|回复: 0

907

主题

11

回帖

3046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046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要以党建为引领,制度为保障,整体联动、协同作战,形成合力攻坚的整体格局,结成‘产改联动一张网’,助力产业工人由‘工’变‘匠’。”3月21日,盐城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林海调研大丰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时,对该区的创新探索表示高度评价。

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中发挥支撑作用的主体力量,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有生力量。近年来,大丰区总工会聚焦“政治引领、素质提升、权益保障、机制创新”四大维度,持续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推出一系列破难题、开新局的亮点举措,走出了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产改新路径,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能。

党建赋能强根基,构建产改“红引擎”。大丰区总工会坚持将党建引领作为产改工作的“定盘星”,创新实施“四联四带”工作法,在联鑫钢铁、金风科技等重点企业建立“四个双向”机制,实现班子双向进入率60%、党工活动530余场次的双向互动;通过“双培养”计划培育出省劳模肖勇等先进典型,推动30%一线工人向党员转型,65名产业工人当选区级以上“两代表一委员”同时构建“职工大讲堂+班组微分享”思想教育矩阵,开展“中国梦·劳动美”等主题活动300余场,筑牢产业工人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基。

产教融合育匠才,锻造技能人才“蓄水池”。大丰区总工会聚焦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主导产业需求,打造“工匠学院+产业学院”双轮驱动培育体系,依托金风科技7000万元投资的海上风电培训中心,成立大丰工匠学院,创新“理论+实操+认证”三维教学模式,累计培育技能人才13万人次;实施“匠筑大丰·工创未来”技能竞赛品牌战略,举办9场专项赛事覆盖570名职工,推动247名农民工通过“求学圆梦”提升学历,形成“培训-竞赛-晋升”全链条成长通道。

服务创新提质效,织密权益保障“幸福网”。大丰区总工会健全完善协商协调机制,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开展协商民主”的部署,制度化、规范化开展协商民主活动,定期开展集体协商要约行动,印发指导手册2000多册,集体协商指导员常驻基层进行调研、业务辅导;同时依法保障职工权益,开展“尊法守法·携手筑梦”公益法律服务行动,服务小分队常年深入企业开展送法律送关爱活动;做优做实服务品牌,擦亮工会“四季送”品牌,全区15个镇(街道、区)工会先后开展“温暖直通车”“三助”系列活动18场次,发放帮扶资金108.2万元。

机制创新聚合力,激活深化改革“动力源”。大丰区总工会通过建立“党委领导+工会牵头+部门协同+企业主抓”四级联动机制,将产改纳入党建考核体系,实施“政策供给+要素保障”双轮驱动,创新“能级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在博敏电子等企业建立“五小创新”激励机制,取得专利160余项,创造经济效益超亿元。构建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推动95%规上企业建立职代会制度,集体合同签订率达90%,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产改生态。

大丰区总工会全方位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以来,铸就了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动能,在推动大丰区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建功立业,绽放时代风采。大丰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王海涛说,大丰区总工会将持续深化产改“四化”建设,推进政治引领立体化,打造“红色工匠”培育体系;实现素质提升精准化,建设跨企业技能培训中心;创新权益保障智慧化,开发“工惠云”服务平台;完善协同机制制度化,构建产改绩效评估体系,以勇挑大梁的担当擦亮产改工作品牌,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盐城新篇章贡献更多“大丰经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