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一:捍卫常识 心房颤动的根本出路是防控

[复制链接]
查看: 4273|回复: 0

86

主题

46

回帖

367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67
发表于 2018-11-14 09:4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心房颤动是随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与高龄相关的一种常见心律失常,机制复杂,病因不明。一个年轻无任何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无器质性心脏病的阵发性心房颤动和90岁老人的慢性持续性心房颤动可以视为完全不同的疾病。如果前者发作频繁,病症明显,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可作为一个选择。而对后者,显然不应考虑消融,更合理的治疗是控制心室率和安全有效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特别要谨慎平衡抗凝中血栓栓塞与出血的风险。同时有肾功能明显减退的高龄患者,更应关注管控出血风险。
我早前预测过,射频消融技术注定不是解决心房颤动的主导或主流技术。根治心房颤动仍是一场梦,并且可能梦永远难圆。
该观点与刚刚召开的AHA专家们的所见略同。美国著名的心电生理和心律失常大家Calkin认为导管消融不大可能根治心房颤动。将来的方向可能是第五通路----上游的预防。
他发言中有张幻灯,展示了心电生理和心律失常领域亟待改变的重消融轻防控的错误发展方向,应引起当下我国医学界尤其热心热情忙于乐于做射频消融的专家们深思。
我为什么始终对导管消融根治预激综合征、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充满信心,而对其根治心房颤动一直在谨慎观望?依据什么?常识!白岩松先生40岁人生感悟,第一条就是捍卫常识!
预激综合征与房室结折返心动过速的病因、解剖学基础、心动所速的发生机制清楚,消融方案清晰,成功判断标准明确;而心房颤动机制不明,消融方案不确切,是否成功缺乏明确判断标准。
从技术推广实践来看,前者的经验非常容易推广普及,短短几年内,国内数百家医院都能复制开展,成功率达到95%以上,复发率1%-3%;而后者已历时20多年,成功率30%-80%,竟然这么大的差别!复发率最低估不低于30%,是我从医以来,在临床上看到的复发率最高的技术,而且技术极难复制和推广。
还需要特别关注的一个倾向是,在当下,我国“医学精英”主导医学话语权。医学精英往往重视高精尖生物技术治疗,多在宣讲高精尖治疗技术的美好,不重视低成本适宜技术。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公众和患者误认为射频消融就是心房颤动的主导主流解决方案,一些贫困患者甚至不惜卖房也要接受这种成本极高的疗效不确切复发率高的治疗。这种怪圈下,那些无钱消融、手术失败、术后复发、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往往感到走投无路,精神郁闷,似乎别无出路。
实际上,通过办慢病管理的4S店,组建过好心房颤动俱乐部,通过医患和患患沟通,心房颤动可防可控。
AHA会上提到目前值得关注的预防心房颤动的四个方面:⑴ 治疗睡眠呼吸暂停,⑵控制高血压,⑶预防肥胖和 ⑷限酒。我们心脏预防康复的五大处方就能充分做好这四方面的管理。
药物对控制心房颤动十分重要。主要是做好心律控制和做好危险分层,落实管理好抗凝。
在我国仍应重视华法林和规范化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与华法林比较的一些优势,随华法林规范管理程度提升,优势的空间会越来越小。新型抗凝药价格高,有些地区未进医保,大部分医院尤其二级城市和广大县域医院目前不好获取。不宜不理智地抛弃低成本、行之有效、惠及更广大民众的适宜技术。
一些人认为,用了新型抗凝药,就不需要随访管理了,这是错觉。即使不需监测INR,任何一种以预防为目的的措施,依从性都不会很好。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安全性、有效性与依从性,仍然需要管理随访。办好专病俱乐部,就是最好的管理模式。
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充分落实非医疗干预,全面落实个体化的五大处方——药物、运动、营养、心理睡眠、戒烟限酒。
胡大一健康口诀
饭吃八分饱、日行万步路
胡大一慢病健康的五大处方
药物处方
运动处方
营养处方
心理(睡眠)处方
戒烟限酒处方
胡大一健康三字经
管住嘴迈开腿
零吸烟多喝水
好心态莫贪杯
睡眠足别过累
乐助人心灵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