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归宿,最终都是自己

[复制链接]
查看: 5792|回复: 0

231

主题

98

回帖

892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892
发表于 2018-11-8 18:0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济学有个原理叫“沉没成本”,意思是一种已经不可回收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说得更通俗点,就比如:烂片的电影票、难吃的外卖、艰难维持的事业和名存实亡的婚姻。

    明知道放手会痛快,可总是缅怀于付出:“钱都付了”、“都3年了”、“婚都结了”然后继续痛苦地硬撑。

这些人是傻吗?其实不是。因为人的本性,就是不断地占用、消耗,至于是否值得,往往总是忘记。“如果你有86400元,现在丢了10元。你是会用剩下的86390元,去找那10元,还是拿着剩下的钱继续生活?”这问题不难,相信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后者。但现实是,我们每天86400秒的生活,却经常因为额外的烦恼,而浪费进去。

    很多时候,表面上看着“得到的东西”,都隐藏着“无尽的损失”。及时止损的重点,不在于“止损”,而在于能不能“及时”。最让人肉疼的,不是当下舍弃的小钱,而是长久投入、最后崩盘;更是“早就该这么做了”的悔恨感。

    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到类似的事件:情感早已破裂的夫妻,却不离婚;被公司拖垮的员工,却不离职。那些“肯赌”的人,其实早就看淡了对错,更注重结果。

现实就是这样,你没有底气的时候,只有被选择的权利。是金条或者是荆条,反正好不容易抓住的,死死攥住就对了。表面上是公司不够好,实际上是不确定,自己能不能配得上更好的。

    我们总是能听到:想买的东西要趁早,越早买,以后分摊到每一天的费用就越便宜;想做的事儿要快,机会不等人,别考虑!……但却没人告诉你,想扔的东西也要趁早,要不然日后分摊到每一天的糟心也就越多。更没人告诉你,冲动消费、冲动行动之后的后果,该怎么承担。真正“嫁得好”的人,是那些不需要“嫁得好”,也能过得好的人。每个人的归宿,最终都是自己,这世界上围城很多,没点底气,走不出去。

    该放手时不纠结,该告别时不犹豫,当你不计从前,才能看见未来。西方有句谚语:“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别喊心疼,“舍得”是成长中最大的幸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