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亮了!!!古事多多,古韵悠悠。黄河在碛口"造"了...

[复制链接]
查看: 5657|回复: 0

57

主题

10

回帖

212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12
发表于 2018-10-29 15:5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河临县段
由北向南流经第八堡、克虎寨、水槽沟、曲峪、从罗峪、索达干、碛口等7个乡(镇)的46个自然村,至碛口陈家山村出境,全长92公里,平均河宽504米。
黄河是临县与陕西省佳县、吴堡县界河,属过境客水,虽然水源丰富,但因自然条件有限,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临县境内黄河支流主要是湫水河,汉代名陵水,隋称湫水,唐朝称临泉水,元代蒙人入主,又叫吃那河,明清复湫水旧名。其名因河水经山谷低下地带而来。湫水河纵贯县境中部,由东北向西南,流经12个乡镇80个村,至碛口入黄河,全长122公里,临县境内有90公里。
自古以来,临县因黄河而航运兴隆,有长达110公里的航线,据民国年间统计,每年从绥远磴口至碛口的航船不下4000艘。
临县黄河渡口有11个,沟通陕西佳县和吴堡县,1990年时,摆渡船还有18只(柴油机渡船),年摆渡量13.5万人次。
1、黄河边的碛口镇黑龙庙戏台。独特的设计让戏台拥有大音响一样的扩音效果,对岸的人也听得清楚,所谓山西唱戏陕西听。
2、临县伞头秧歌是国家级非遗项目。采访团邀请了高军勤、柳建武在碛口古镇为直播即兴演唱,唱的就是“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
李老汉细说碛口古镇三百年商贾沉浮陈家人详解西湾民居五条街院落玄机
(向下滑动查看内容)
10月22日,14时30分 碛口古镇
李世喜:碛口景区的001号讲解员
千里走黄河采访第五站——碛口古镇,已是名声在外。尽管不是节假日,来古镇旅游的旅行团依然天天都有。碛口位于临县县城南48公里,是黄河上的第二大碛,山西人把这段黄河叫“二碛”——而头碛,就是壶口了。碛是指浅水中的砂石。和壶口相比,黄河在这一段落差不大,相对平缓。
发源于兴县的湫水河在这里融入了黄河的怀抱,也正是因为湫水河的汇入,让这段黄河形成了一段无法行船的“碛”。湫水河全长不过122公里,年平均输沙量却有2400万吨。经年累月,将大量砂石送到碛口,导致这一段黄河暗礁无数,只能水运转陆运。碛口便有了三百多年的商业繁华,有了“驮不尽的碛口”一说。
从明末到民国初年,碛口是一个大批发市场,商铺林立,客商云集,南北货物都汇集于此。河套地区产的粮食、皮毛、火碱等物资大部分从碛口码头经离石彩家庄过王老婆山运往吴城,每日总量有五十万斤之多。仅麻油一项,每天就卸十万斤。“碛口街上净是油,一天不驮满街流”,这也正是“驮不尽的碛口”之说的由来。如今到碛口古镇,一些曾经经营胡麻油的商铺,其大门上、石墙上,以及门柱上还有厚厚的斑驳皴裂的油皮,都是当年背着油篓的伙计用手上的油摩挲出来的。据说曾经有一家冬天一时没了炭生火,便从穿廊下的木柱上用刀砍下一块油皮,扔在火里,噼里啪啦当了炭用。
上世纪70年代铁路、公路运输兴起,黄河河运隐退,碛口再不是繁华的商贾码头,但在碛口古镇的西市街头,祁县乔家、榆次常家,以及孔祥熙家族的商铺和仓库还保存完整,我党晋绥三分区开设的贸易局也在这里。镇上的碛口客栈,曾名“新华商行”,由贺龙领导下的八路军一二〇师开办,由碛口商界名士王子丰任业务经理,生意也是红红火火。
为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采访团做讲解的是64岁的李世喜李老汉。他一出现便夺人眼球:黑色对襟粗布袄,外罩羊皮坎肩,白毛巾在脑袋前面挽个疙瘩,一根铜旱烟要么插在衣领里,要么就搭在脖子里,一头是烟袋锅子,一头是装烟丝的抽绳皮袋子。脚上是手工缝制的白布袜子,外面一双纯手工黑条绒布面的人字口布鞋。这是当年黄河沿岸普通庄户人家的常见装束,今天已很难见到。
这身打扮可是经过特别设计的——十多年前有人特地为李世喜设计了这样一款黄河岸边原汁原味的装束。这一打扮再加上他一脸饱经沧桑的皱纹和深秋时黄土地一般的肤色,让李世喜成为碛口的代言人。除了接待游客,时不时还要去外省外市亮相,所以人称他是碛口景区的“001号讲解员”。
他说如今的碛口古镇跟以往比,并不完整。紧靠黄河岸边的公路以及公路下的河滩地上都曾商铺林立,但黄河水已经将它们埋入了泥沙中,哗哗的黄河浪声替代了曾经的骡马喧嚣。高高盘踞在碛口古镇卧龙山上的黑龙庙就是时代更迭见证者。
黑龙庙是碛口古镇上当年商家们筹资修建的,各家行船前都要来跟龙王爷辞别,许个保平安的愿望。一路顺风,回来便给龙王唱戏酬神。过去碛口镇上400多家有名头的商号,每家唱一天戏,一年365天都不够用。黑龙庙唱戏时拥挤得很,人贴人地往里涌,山下也站满了人,踩掉了鞋是绝对没法弯腰捡,也不敢弯腰。当年有人为了听戏,经常会爬上墙头,越过钟鼓楼,硬挤进去。而今,商铺关张,娱乐方式五花八门,黑龙庙里已经鲜有梆子腔响起。
采访团到碛口时恰逢月圆之夜,清冷的月光照着黑龙庙古朴典雅的飞檐翘角,哗啦啦的黄河水泛着点点波光,沿河的街灯点亮,喜庆的红灯笼亮起,碛口古镇旧日的模样可也如今日一般?
10月23日,8时20分 西湾村
街巷彼此相连,院落各个相通
西湾村距离碛口镇一公里左右。古宅院建在山坡上,高低错落、层次分明,而且院院相通,颇为考究,其建筑形制和风格保存得尚为完整,成为非常有特色的居民建筑群,西湾由此入列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
西湾村的历史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末期,它的起源与水陆码头碛口的兴起有着不解之缘。
相传在明朝末年,一位姓陈的商人从方山县迁到西湾,艰苦创业,以磨豆腐发家,后来其子孙利用黄河碛口码头水运便利搞货物转运,渐成一方富商,于是便在西湾大兴土木。
民国年间,西湾村发展成了拥有几十座宅院的城堡式建筑群。一位美国教授曾经这样评价西湾村,“西湾民居不仅仅是山西当地人民几百年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人类历史上对人居环境所创下的杰出典范。它体现了人与山地的完美和谐,最终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的‘立体交融式’的乡土建筑。”
西湾村的民居建筑虽说是窑洞,但是却充满了机关和玄妙之处,以“金木水火土”命名的五条街巷彼此相连,村内各个院落相通,只要进入一家院落,就能游遍全村。
村内一直以陈姓人为主。今年72岁的陈有兴,就居住在西湾村的财主院里。他说,他家已经在这儿生活了14代。陈有兴居住的院子非常考究,除了门匾保存完好外,还有精美的砖雕、石刻。“当年破四旧,这些砖雕都要给砸掉,照壁上的雕刻也要铲平,我赶紧和泥抹上去盖住,这才保存了下来。”陈有兴很是自豪地向采访团讲述了他的护宝历史。
几年前,有文物贩子盯上了他家的古建筑构件,出价高达50万元,可是他坚定地拒绝了。在他看来,这是祖祖辈辈留下的家业,后人们就应当保存好。
虽说采访团到达西湾村时才早上8点多,但前来参观的游客已经陆续到了两三拨。从昔日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到现在人潮涌动的景区,陈有兴和村民们的生活也发生着改变,现在的他们大多是村内的“民间导游”,当游客参观时,他们从建村历史,到建筑风格内涵,都能完整且清晰地讲解出来。那是充满感情的讲解,渗透了自己对家乡最深沉的热爱。
李家山奇观
层层砖砌窑洞错落青山坡大峡谷妙景叠叠水蚀浮雕峭立黄河岸
(向下滑动查看内容)
10月23日,9时 李家山村
利用生态资源,打造写生基地
1989年,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到李家山采风时惊呼这里像“汉墓”。他说:从外部看像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是很古老讲究的窑洞,古村相对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如今,李家山早已是各大美术院校师生,美术、摄影爱好者采风创作的好地方。
碛口的形象代言人李世喜就是李家山人。他说相传在明朝成化年间,有李姓的人家在此地开荒落户,故取名李家山。
10月23日9点,阳光正好,当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采访团第一时间看到李家山村的全貌时,颇为惊艳——长达几百米斜约40度的山坡上,层层窑洞排列,错落有致且又各具特色。从山沟底部到山顶,可以数到9层之高。据说有风水先生看过李家山的地形,说村内有两条向南流的小沟,在村南汇合,注入黄河,两沟之间的山峁,形似凤凰头,左右两山则是凤翼了,所以李家山村也叫做凤凰村。村内的两大财主,分别在凤凰的左翼和右翼上建造自己的宅院,彼此还暗中较劲,也因此留下了很多精美的石雕和匾额。
顺着山村的石道行走,是一种不错的体验,高高低低地行进让参观者的步伐会变得趣味横生,但是对于村民来说,则是一桩苦事。“以前交通不便,自来水也没通进村里,所以人们都是到沟底下挑水,再挑到家里,特别困难。冬天用柴和煤,包括置办生活用品,也要走山路,从碛口用自行车往回运,再背上山,往返需要一天时间。”
现在李家山村的名号,早已享誉国内外,因为其特殊的建筑风格,成为不少美术和摄影爱好者扎堆的地方。在村里,采访团就遇到了来自安徽和湖南的两所高校的美术生,大约有150多人。
“以前在长沙,哪里见过这样的风景。第一天来李家山的时候,都看傻了,简直太美了。”来自长沙的美术生小范这样说。在李家山的十多天里,窑洞、村民以及远处的山脉都是他笔下最生动的素材。
就在山西晚报记者采访期间,还遇到了几位来自广州的游客,他们是从朋友圈里看到李家山村的美景后特意赶来的。游客林敏告诉山西晚报记者:“以前看照片,总觉得是朋友修图修出来的,没想到来到这里,亲眼见过之后,发现确实很美,眼睛都不够用了。”
随着游客的增多,村民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李海平是该村“西财主院”的居民,当众多艺术爱好者涌入李家山村后,他瞅准了发展机会,率先办起了农家乐,让写生的师生们在自己家里吃住。不仅改善了自己的生活,也让周围的村民们看到了致富之路,他们相继行动起来,这座有着500多年历史的小山村热闹了起来。
14时26分 黄河地质公园水蚀浮雕
波涛为笔崖为布,黄河奇观自天成
在碛口,有一处珍贵的自然遗产,黄河大峡谷水蚀浮雕,这是黄河馈赠给人类最美的一幅画卷。午饭过后,采访团成员们从碛口古镇出发,去赴这场与美景的约会。
经过一个小时的路途,采访团成员来到了位于曲峪的黄河地质公园水蚀浮雕的上船地点。这是采访团在走黄河以来第一次乘船在黄河中行驶。今年的水势比往年大了很多,水面迅猛翻滚着,让人觉得十分紧张。大家乘坐汽艇逆流而上,当行至曲峪镇开阳村附近时,两旁的水蚀浮雕就如画卷般慢慢展开,石壁上时而是惟妙惟肖的动物,时而是笔直挺立的“迎客松”,还有恢弘大气的“清明上河图”……这世上少有的景观,与黄河同行,给人们带来无限的美感和震撼。
负责驾船的曹永红师傅,是陕西人,只要是旅游时节,他就会穿梭在晋陕大峡谷之间,带领游客尽享水蚀浮雕的壮美之处。听说山西晚报记者在“千里走黄河”,要沿途记录自然景观和黄河人家的故事时,曹永红有些腼腆地说:“我是陕西人,我媳妇是山西人,黄河是我们的媒人!”原来啊,曹永红家住陕西佳县木头峪村,他媳妇就住在一河之隔的开阳村,两个村的人经常会乘船到对岸转转,少男少女们也因此相识,曹永红就是这样和媳妇相爱的。“在我们村,有好多山西媳妇呢。”黄河两岸人家,用实际行动演绎了“秦晋之好”的传说。
16点30分,太阳的光芒照射在水蚀浮雕的崖壁上,瞬间为壮美的场面披上了一层金色的面纱。陪采访团一路行走的李世喜带着大家登上了浮雕形成的石龛里。他说早年有船工如果遇到下雨天,或者晚上想休息的时候,就会躲在这里面。许是想起了往事,李世喜坐在石龛里,唱起了一段船工号子,声音响彻云霄。
10月24日,9时临县三交镇枣圪挞村
义居寺里,听大同媳妇讲临县故事
从碛口古镇出发向东北方行驶10公里左右,进入三交镇枣圪挞村,远望汉白玉雕的石牌楼,便知义居寺就在眼前了。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讲解员温冬霞一点一滴地将这座古刹的历史娓娓道来,带采访团探访了这座千年古刹的“三绝”。
义居寺曾名佛堂寺,因历史上所处位置是临县的义居里而得名义居寺。庙里有一通明万历十九年(1591)的石碑记载:“临邑南二舍许地,名义居里,有寺曰佛堂者,创自宋政和年间。”可知这座寺庙已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义居寺是一座坐西朝东的寺庙,在明代增修禅院之前,佛堂寺中轴线上便建有悬山顶中殿五楹,东西两翼悬山顶配殿各五楹,名为诸天殿、阎罗殿;中殿后为中院,中轴线坐落歇山正殿七楹,东西两翼有悬山顶配殿各五楹,为圣境殿、明王殿;正殿后是后院,中轴线坐落着双曲拱顶庑梁殿砖窑洞三孔,名曰庐阁;东西两翼有硬山顶厢房各五楹。后院庑梁殿顶上有藏经阁楼七楹,内套双曲拱顶砖窑洞三孔,砖窑洞背后是石窟洞。从这样的一个规模看,义居寺当年非常之气派。明万历年间又创建禅院,修禅堂五楹、厨室三楹、方丈室三楹及韦陀殿一楹、左右茶菜房。
义居寺中轴线中院中的天王殿是元代遗构,是义居寺三绝之一。根据寺庙内石碑的记载,明清时对义居寺多有修缮,如今遗存也多为明清。在这些石碑中最为珍贵是明万历皇帝亲写的《御敕新刊续入藏经序》。明神宗朱翊钧之母于明万历十四年(1586)三月,将御敕新刊《大藏经》续藏入临县义居寺四十一函,计四百一十卷,朱翊钧为义居寺亲撰此文。
义居寺更为珍贵的是万佛洞以及石窟造像的历史文化价值。在讲解员温冬霞带领下,采访团探访了这些石窟以及万佛洞。据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藏经记》古碑载:义居观石窟“所从来久远,直不知经历几千百年”。这里所说的义居观就是义居寺的前身,正是因为这些不知道“几千百年”石窟的存在,引来一位高僧。
东晋年间,临县来了一位曾西去印度取经的慧达法师(也称刘萨诃),慧达参与了敦煌石窟的修建,回到故乡离石一带后开始弘扬佛法。他早知义居观有石窟,就在其西凿了三个石窟,名曰“佛堂寺”。三个石窟分别为天马行空莲花八卦石窟,窟顶中部有一个直径1.5米的圆形四环石雕彩绘图案:中间是莲花,二环是花草植物,三环是八卦,四环是飞禽走兽。第二窟是七佛小石窟,雕刻有释迦牟尼佛、迦叶、阿难以及文殊、普贤、药师和地藏王站立像,可惜有两尊被盗。第三窟为万佛洞石窟,这一石窟中雕刻有10080尊拳头大小的佛像,布满126.73平方米的墙体。这些石窟便是义居寺的二绝。
温冬霞说,义居寺有三绝,一是天王殿建筑,二是石窟雕像,三是慧达法师的舍利。如今在义居寺的上院中建有四座佛塔,其中有一座佛塔的地宫中便藏有慧达法师的舍利,以及7颗释迦如来真身舍利和五谷金刚砖。
温冬霞的讲解详尽又丰富,细聊才知,小温并不是义居寺的讲解员,她来义居寺做讲解完全是义务行为。她是大同人,曾是中国国旅的导游,在大同云冈石窟做了两年讲解员,后来通过考试,又到五台山做了讲解员,丰富的佛教知识便是从这几年的工作学习中积累起来的。自从嫁到临县,当了临县媳妇,也就对这里的古建筑和旅游资源多了几分关注。
义居寺她来过多次,发现这里的石窟特别精美,她对这里的遗存便进行了研究,并且建议导游一定要为游客重点介绍这些石窟建筑。
闲谈中,能感受到小温对临县文化遗存倾入了感情,尤其是义居寺。她说,临县的文化资源非常多,像紫金山、善庆寺、正觉寺等都值得好好挖掘整理。
碛口抉择要活的古镇还是热闹的景区
(向下滑动查看内容)
临县副县长、碛口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常务副局长张犬照说,临县的旅游就是碛口的旅游。
临县并非没有其他旅游资源。
义居寺的万佛洞石窟据说开凿于北魏时期,和大同云冈石窟同一时代,还有南北朝时期高僧惠达法师的舍利塔;创建于隋朝开皇年间的善庆寺,规模宏大,和义居寺同属临县十三官寺。这两处都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经过整修复建,颇为可观。
以自然风光而论,紫金山山高峰峭,古树蔽日,“紫金瑞云”为临县古八景之首;汉高山三峰并峙,绵延数十公里,还有汉高祖斩蛇起义的传说,县里对它们都有开发的计划。
然而这些名胜古迹散落全县各处,并不像碛口风景区这样景点集中、名声响亮、景区建设相对成熟,也就是说,在将来也许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临县的旅游发展还是要看碛口。
我第一次来碛口,是在2000年左右,算上这次,来了六回,有些时候是因为采访,有些时候是自己来玩。碛口从不为人所知发展到现在闻名中外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我勉强算是一个见证者。每一次来,都能感受到它的变化,大的譬如新修了个广场,小的譬如新开了个饭店,或者是一间老房子整葺一新,虽然不是翻天覆地式的,但总有一个变化让你感到惊喜。我喜欢碛口,也正是喜欢这种岁月缓缓淌过的感觉,就好像旁边的黄河一样,千百万年就那样流过,而非转眼间旧貌换了新颜。
有很多游客迷上碛口,也缘于这一点,不管来几次,任外面的世界风云变幻,碛口却还像几十年不见仍然熟稔的儿时好友。
可是,这对游客算是件好事,对碛口的旅游业发展,却难说利弊。
我们知道,也就是2000年之后的这十几年里,山西好多个景区开始在全国打出了名气,获得了惊人的效益。
平遥古城,历史文化名城、国家5A景区,2017年接待游客1290万人,旅游收入150多亿元。2000年的时候,刚恢复了明清古城原貌,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乔家大院,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景区,2017年接待游客220多万人,营业收入1亿1千多万。2000年的时候,它还不是国保,连4A景区还没评上,虽然因张艺谋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在此拍摄有了名气,但真正迎来旅游的飞跃还是等到2006年《乔家大院》的热播。
介休绵山,国家5A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山、省重点风景名胜区,2017年接待游客182万人,门票收入6557万元。2000年的时候,杂草乱树刚清理完,破旧的寺观刚得到整修,展现历史文化底蕴的传说故事刚编圆。
这些景区,和碛口发展差不多同时起步,景区有大有小,历史有长有短,但是对于发展旅游,条件是同样的得天独厚、不可替代。十几年过去,平遥、绵山、乔家大院已经成了规模,碛口却还是安居一隅。
碛口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旅游科长刘雄飞说,2017年,碛口接待游客60万人——说句沮丧的话,平遥一个黄金周能来比这里多两三倍的人。
张犬照说,“碛口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很滞后”,规划中的直通碛口的高速公路、旅游路、火车站因为种种原因没了下文;进了景区,旅游体验也不是太舒适,游购娱项目很欠缺。镇上的人说,碛口这几年来的人多了,尤其是放假时,车都停不到镇里,排出老远。但如此的说法,本身便显示出了不足。游客来来不了,出出不去,呆在镇里除了看老房子和黄河,也没有别的事好做,旅游体验度怎么能上去,又怎么吸引游客前来?
“碛口旅游的发展很慢”,张犬照说,这不是谦虚。
但根本原因可能是,碛口的旅游走上了一条和其他景区截然不同的路。张犬照说,碛口的发展,“一切服从、服务于保护”。刘雄飞说,碛口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承担的更多的是文物局的职能”。
目前国内类似于碛口的历史文化古镇中,它是很少见的“活着”的古镇,并没有像其他古镇一样,将原住民迁出了古镇,碛口人还是生活在祖祖辈辈生活的黄河边上;它还是一座最原汁原味的古镇,十几年来,碛口街上基本没有兴建那种景区随处可见的仿古建筑,用假古董来冒充文物,修复保护,也最大限度地遵从“修旧如旧”的原则。
张犬照说,搞旅游不是搞破坏。这一路走来,他们也碰到许多诱惑,也受到了方方面面的压力,有些专家给他们建议,“再造一座碛口”,有些规划提出要拆旧建新,他们寸步不让,“碛口不仅是临县的碛口,也是山西的碛口,中国的碛口,甚至是世界的碛口”“黄土高原上能有这样的历史遗存来之不易,一定要让它生生不息地存在下去”。
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发展的案例都显示,保护和开发,两者永远存在矛盾,取得一种平衡就很难了,遑论做到两全其美,而侧重于开发非常普遍,于是就看到了很多大拆大建、过度开发,最后历史文化被淹没的情况。碛口选择这样的思路,坚守这样的信念,那么如今不如别的景区热闹,也是顺理成章的,“求仁得仁,又何怨乎”?
他们打算继续保护古镇,传承古镇的文化。张犬照说,碛口的文化太丰富了,要继续挖掘,诸如码头文化、商业文化、红色文化和岁时节令文化,他们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不能停留在高嗓门、空口号上,要用大手笔做大文章”。
对于真正想体味黄河古渡风情,感受黄土高原气质的游客,碛口,就在这儿。
e,给这个临县小吃名造个字吧?
(向下滑动查看内容)
行至临县,住在碛口,“炒e(去声)”这种地方风味就开始出现在桌子上,看上去很像炒碗托。因为这一风味,发音独特、无字可寻、关注度颇高,让人好奇是最佳推广手段,没有听过这种吃食的自然有一探究竟的欲望。
碛口广场是曾经古镇的中市街的范围,几个游客在简易棚里正吃“炒e(去声)”。
闲问一句:味道如何,吃得惯不?
正埋头吃的人抬头回一句:还行,没听说过,尝尝。有点咸,口味重。
再闲问一句:哪里来的。
“阿拉上海人。”
“炒e(去声)”这种让人好奇的地方味道,就这么被五湖四海的外地游客品尝、传播,叫了个奇怪的名儿,便成了自带流量的外乡人朋友圈里必晒的味道。
探访地方味道,自然还是要走家串户地问问。李家山村离碛口不远,一群美术院校的学生在写生,老乡家里准备了午饭,大烩菜里有e(去声),便与做饭的老乡聊起了怎么做e(去声)。将土豆蒸熟,去皮,用饸饹床子挤压成细条,便于和土豆泥。再往里加入土豆淀粉和少许蒸熟后的胡萝卜泥,揉和匀了,擀成厚饼状,上锅蒸熟,晾凉后,半透明状夹带着星星点点的红色,然后切厚片备用。
再问碛口古镇上的李世喜老汉,他说,这种“素e(去声)”他不爱吃,他喜欢吃荤的,就是土豆泥里和上肉末蒸出来的叫“荤e(去声)”。李老汉说的这种“荤e(去声)”,遍寻街头也没有,只能是自家专门做着吃了。如今,街头就算是“素e(去声)”也极少会往里加胡萝卜泥,几乎都是土豆泥加了淀粉蒸出来的。不过,还有更特别的“e(去声)”,里面加南瓜蒸的。看来在吃上,从来都是创意无限。
不过,遗憾的是这些特别的“e(去声)”,都只能在家中自己做着吃一吃,街头售卖的“e(去声)”,装了密封塑料袋,由集中供货的批发商直接送来,早已省去了加工环节,成了流水线上的产物,比起自家或荤或素,辅料随意自创的“e(去声)”,是少了些风味。
另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咨询了多人,皆对“e(去声)”这个字到底该怎么写,说不出个所以然。有人用“恶”,有人说字库里找不到这个字。这还真是神秘的一道地方风味,那么我们是不是能造一个字呢,就好像陕西的“biangbiang面”。那么,大家一起来给临县这道地方特色造个字吧,如今四处旅游的人们这么多,也能让“e(去声)”有个正经的能写出来的名字,也便于流布四方。
黄河在这里“造”了个镇
(向下滑动查看内容)
到碛口就等于是到临县。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采访路上,能以一地之盛名指代一县的,这是第一家。
黄河一路劈山斩崖,奔流而下,行至此处,湫水河挟泥沙汇入,河道遇窄后使得500米宽的河面上,形成10米落差的暗礁区。沿河套地区顺水而来的船不得不停航靠岸,转走旱地,造就了碛口自明末至上世纪80年代这水旱大码头、商贸小都会的三百年繁华,留下九曲黄河第一镇的威名。
物阜民熙小都会,河声岳色大文章。碛口黑龙庙山门上的楹联,让人遥想曾经的繁花似锦、烈火烹油。商号如云的商业奇观,九曲黄河曾得见。今人来到此处,会有穿越时空之感。
古镇是完全开放式的,不收门票,连标志性建筑黑龙庙都是这样。原汁原味原生态,黄河古镇人家在。连同被艺术大师和文化人群宣传出去的文化名村西湾、李家山,都是这黄土大原上静默又让人心灵震撼的存在。
离镇子不远的黄河大峡谷水蚀浮雕,波涛上看大自然造化神奇万般灵秀;深藏不露的国保单位义居寺,居然有元代天王殿,石窟千佛洞,高僧舍利塔三绝并存。你不得不感慨黄河的偏心。在这块土地上,它留下了太丰厚的一份大礼。
更让人感念的是镇上的人。16年前,因为我采访过老船工李世喜,这次看到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采访团,老李自告奋勇全程陪同,带路讲解,分文不取。分明只一面之缘,却已是莫逆之友。
就连夜里去遛个弯,遇到个坐在屋里唱民歌的,人家都会热情地为你唱了一首又一首。他们待人的心啊,就像古镇夜里那轮皎洁的月,亮堂堂的,让人的心也不由得轻松喜悦起来,一如月亮周遭美丽的月晕,和着碛上湍急的黄河水声,在人心里一波一波地激荡。
第五站,是幸福的一站。
羊皮袄、旱烟袋,极具黄河渡口特色装扮的李世喜,引来许多游客拍照。
碛口古镇,湫水河从这里汇入黄河。
碛口黑龙庙,初建于明,增修于清。
黄河大唢呐非遗传承人刘毅(左)和“001号讲解员”李世喜在李家山来一曲《摇三摆》。
游客体验项目:赶着毛驴回娘家。
采写: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 谢燕 孙轶琼 李雅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