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丰123网 发表于 7 天前

小海镇乡村振兴步履坚实成效喜人

春日人奋进,连日来,小海镇鼎洋农业公司的车间内缝纫机“嗒嗒”声不断。73岁的村民朱春兰戴着老花镜,手指灵巧地翻动着无痕内衣的布料边缘,身旁的竹筐里整整齐齐码着剪好线头的成品。“在家门口做手工,既顾了家,每月还能挣2000多块。”她笑着告诉记者,这样的日子在三年前还不敢想。从零散的手工作坊到规模化的加工点,从“看天吃饭”的传统农业到智慧连片的现代农业园区,该镇正以“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担当,在乡村振兴征程上书写着新篇章。走进唐中村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无人植保机掠过绿油油的麦田,智能监测系统实时回传着土壤墒情数据。这片由“巴掌田”整合成的方整田畴,亩均种植成本下降,农机作业效率提升,成为全省“小田变大田”改革样板。近年来,该镇严格落实粮食安全生产责任制,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7.69万亩次,集中力量攻克水稻机插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难题,完成直播稻改机插秧2.88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898.3亩。在守牢“粮袋子”的同时,现代农业的“新赛道”愈发清晰——全镇立足产业优势,强化农产品品牌培育,绿优占比大幅提升,小尚海农业有限公司成功注册“壹优尚海”食用农产品商标;大丰海农家庭农场获得“大丰海农”牌绿色食品证书;江苏银宝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苏芦一号”芦笋绿色食品申报通过省级评审,江苏沿海开发集团有限公司“鹤丰年”香软米绿色食品申报通过市级初审。市级非遗“小海香肚”传承基地,老手艺嫁接新工艺,真空包装产品通过电商平台走进北上广深商超,年销售额有望突破800万元。产业的转型升级不仅发生在田间地头。在小洋村党群服务中心二楼,30多名妇女正在赶制即将发往苏南的手工制品,缝纫机旁摞着成堆的成品正准备打包发货。“我们村有5个这样的加工点,最远的设在村民杨秀云家厢房里。”该村党总支书记沈爱华指着墙上的产销流程图介绍,通过“村集体搭台、经纪人跑单、农户参与”的模式,与上海外贸进出口有限公司、苏州市服饰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与浙江丽水市内衣厂、义乌服装批发市场等商家联系洽谈,与区内飞虹家纺、美华玩具、荣达服饰建立友好合作,培植手工经济加工点5个、加工坊8个,参与村民达108人,人均年增收2.4万元。这种“小手工大民生”的实践,正是该镇“6+X”富民经济模式的生动注脚。乡村振兴,生态宜居必不可少。该镇规范处置畜禽养殖粪污,设计栏存1000头以上的16家生猪养殖场中15家安装了酵解风屏,1家安装了AO粪污处理系统,目前均正常运行。建立畜禽养殖污染有奖举报制度,发动百姓参与污染防治群防群治,着力破解畜禽粪污运输“最后一公里”难题。完成港中河、密河、龙须河3条骨干河道以及16条农庄河、70条排沟的清淤疏浚及绿化工程;突出农村疑似黑臭水体整治,围绕畜禽养殖周边、农村断头沟渠,先后排查整治各类沟河34条,目前已全部整治结束。稳步推进农村户厕改造和户用沼气拆除,完成新建户厕548座、整改提升102座。积极打造绿色低碳示范,以新型农村社区和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为载体,协同江苏沿海开发集团积极申报产供储销一体化的村镇新能源微能网建设项目,打造生产、生活、生态绿色发展模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海镇乡村振兴步履坚实成效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