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街道多轮并转下活增收棋
近年来,大中街道坚持多轮并转,多渠道拓展富民路子,努力做大增收蛋糕。发展手工经济,助力农民家门口就业。该街道20个村积极与恒丰海绵、小宇手工制品等50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建立集中、分散手工经济加工点250多个,带动1400多户从事手工经济。建西社区党总支对品尚雅居、汇豪嘉苑两处党群议事点进行提档升级,实行一室多用,打造社区经济就业点。社区联合小区手工经纪人,全面摸排全职妇女、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赋闲在家的老人等群体,积极对接有需求的企业,统一培训指导,帮助多家合作企业培植驻学点,手工花制作经济队伍已有60多人,促进赋闲在家居民人均月增收1300元左右。城南社区积极推进辖区“50”“60”人员就业创业,因情施策,积极探索,创设“家门口”零距离的“一社一品”品牌,把生产车间建在小区里,让越来越多的居民实现居家就业。截至目前,社区有海绵、床上用品、手工袋、手工花、毛绒玩具等多个品种手工加工点,带动周边近50位居民就业,实现每户年增加收入达2万元以上。利用自身优势,发展辅房经济促增收。泰丰、泰西、同德、红花等近郊村以出租房屋为主,全街道有1150多户,户均增收1500到30000元不等。自主经营户176户,种植菌菇、萝卜苗或自主经营门店,户均增收10万元以上。大新村2组村民衣召才利用家中50多平方米的辅房,通过网络平台学习,严把育苗光照、水温、温度关,成功掌握了萝卜苗的培育技术,生产的萝卜苗销往周边各大饭店,成为餐桌上八碟用菜之一,日获收入近300元,靠发展辅房经济走上致富路。积极引导村民洗脚离田挣活钱。该街道从事劳务工作2800多人,在城区服务业场所务工1200多人、工业园区务工800多人。泰西、泰丰、红花、光明等9个村成立物业公司,晋丰村成立劳务公司,元丰村成立保洁公司,带动200多人从事环境保洁等工作,人均月增收1000多元。八灶村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优势,为金色农业、种植大户提供除草、点秧苗等劳务服务,农忙时50多人投入田间劳动,人均增收2万多元,村承接沪丰大道两侧绿化养护,50多人参加道路绿化养护,年增收1.5万元以上。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庭院经济促增收。元丰、晋北等东片4个村53多户发展大蒜、小米葱、贝母等特经种植,户均年增收7万元。引导村民充分利用家前屋后四旁地种植大蒜、葱、梨、枇杷等特经果蔬,户均年增收8000多元;发展河坡经济促增收,利民、福丰等13个村栽植枇杷、奶油柿子、梨树、薄荷、无花果。街道林业部门从省农科院引进翠玉、苏翠等经济苗木,在晋丰村830米长的五宝河坡上栽植600株,不仅有效提升河道环境,还推动河坡经济发展,增加集体收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