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zpr 发表于 2019-12-25 10:01:20

沪指3000点上下11次,3000点迟迟未能站稳,说明了什么问题?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6881552116/1000A股3000点,属于今年市场多空双方激烈争夺的位置。有数据统计,自今年以来,上证指数已经11次攻上了3000点,但同时又有11次失守3000点的位置。由此可见,对于A股站稳3000点的难度并不低。事实上,3000点不仅属于近年来多空争夺的敏感位置,而且也是过去十年A股市场的指数运行中枢位置。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与十年前的3000点不同,十年后的今天,虽然市场同样处于3000点附近的位置,但相应的估值水平却骤然下降。截至今年12月23日,沪市平均市盈率仅有14.12倍,而深市平均市盈率仅有25.29倍,这与十年前的市场估值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不过,与十年前的市场环境相比,如今A股市场所面对的问题更多,且更加复杂。在过去,市场处于齐涨齐跌的走势,单边做多成为了资金实现盈利的重要方式。但是,十年后的今天,随着越来越多的金融工具出现,市场资金更注重风险管理,且大资金更愿意参与到股指期货、股票期权等工具之中,并通过这些工具实现套期保值乃至完成各种套利动作。很显然,对于当前的市场环境,单边做多的模式已经不是唯一可选择的盈利方式,对大资金大机构来说,其对风险管理的意愿更加强烈,且套利的工具越来越丰富。受此影响,纵观近年来A股市场的变化情况,一方面是机构投资者队伍的持续壮大,股票市场的机构化程度持续提升;另一方面则是A股市场的“去散户化”节奏有所加快,越来越多的散户投资者无法适应当下的市场环境,有的选择被动长期投资,有的选择离开市场,多年来真正做到持续盈利的散户投资者也是寥寥无几。自今年以来,沪指在3000点上下11次,市场的波动幅度也趋于收窄。对于市场而言,站上3000点并不难,但要有效站稳3000点,却颇显难度。究其原因,一方面需要考虑到市场投资信心的问题,若3000点上方的政策环境有所收紧,则市场资金面也会受到显著冲击,股市很难持续维持在3000点的位置之上;另一方面则是机构投资者的分歧比较明显,当市场运行重心有所回升,则将会面临大基金调仓、产业资本减持等问题,在大资金未能够形成合力推动之前,市场资金还是不愿意大胆进场做多,场外观望的氛围尤为浓厚。归根到底,还是在于股票市场的投资信心以及赚钱效应仍未得到实质性的激活,而对于A股市场来说,本身并不缺乏资金,缺乏的往往是投资信心以及赚钱效应,当市场形成了有效的赚钱效应,那么各路资金也会蜂拥而至,而前几次牛市行情的表现,也是市场不缺资金的真实写照。从中长期的角度出发,随着A股市场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持续改善,股票市场的投资价值也将会得到资金的挖掘。即使站在当前的市场环境分析,当前A股市场的估值环境偏低,甚至处于历史估值底部区域,3000点下方的A股市场本身具有一定的投资安全性。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家庭资产在股票基金身上的配置比例偏低,仍与海外成熟市场存在明显的差距,若未来家庭资产配置的风险偏好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改变,那么将会为股票市场带来可观的新增流动性补充。除此以外,在A股市场加速开放的过程中,伴随着国内金融工具的逐渐完善与丰富,未来将会进一步刺激国内机构投资者乃至海外资金的进场,这将会从很大程度上改变A股市场长期以存量博弈作为主导的资金面环境,而A股市场的长期表现仍然值得期待。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沪指3000点上下11次,3000点迟迟未能站稳,说明了什么问题?